(邕宁区第二小学 五年级5班 陈奕嘉)
在国庆假期里,我翻看了《红色家书》这本书,读了董必武写给女儿的家书,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俭节约,不谋私利、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清代教育家朱柏庐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我们说:无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我们家也有勤俭节约的传统。我的外公有一双变废为宝的手,他连几根木头都舍不得丢。他将木头周围刨得光光滑滑,涂上油漆,就变成了可爱的凳子。
爸爸妈妈也教育我要勤俭节约。休息日里,我妈总是早早把我赶起来,喊我去买早餐,去锻炼,她对我说:“做人要勤奋,不要懒懒散散。”平时,我妈叮嘱我,要好好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具,没坏就继续用,不要随便换,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书包。我的书包从一年级起到现在没有换过,每到新学期我妈都会叫我洗干净,能用就继续用。
以前我吃饭经常剩下很多,鸡翅鸡腿也不啃干净,还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我的爸爸妈妈就经常要求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不要浪费。父母给我的教育,让我明白了:节约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厉行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价值观。
《红色家书》里董必武写给子女的家书,更是加深了我对勤俭节约这条家训的理解和认识。
虽然我们的生活慢慢富裕了,但是不能忘了传统,要明白食物钱财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知道节俭。而我作为青少年,将从《红色家书》中汲取力量,用实际行动杜绝浪费,把勤俭节约这一条家训牢记心中,做节约美德好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