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作为周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周文化的发展

诗经作为周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周文化的发展

作者: 寐mei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20:18 被阅读0次

          诗经形成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到春秋几乎贯穿了整个周朝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周文化诞生发展再到衰退的时期。可以说,诗经就是周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是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文学巨著之一,更是后世人们了解周文化的重要途径。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分别代表地方民歌、朝远乐歌、宗庙乐歌。其中《风》又有“十五国风”之分,《雅》作大小雅之别,《颂》又有《周》、《鲁》、《商》三颂,内容不一,成书时间也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都受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影响。

          自武王伐纣到春秋战国,周朝时间跨度之长,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它包括了典章制度、礼乐制度、思想道德规范等,是我国古代封建思想,政治基础的源头,在诗经中就充分体现了周文化的内涵。

            诗经大体上可分为阶级压迫、婚姻爱情、征战徭役、生产生活、政治讽刺、记事记史六个部分。其中婚姻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并且也最负盛名,如《关雎》、《蒹葭》,生产诗则记录了周朝人民的生活如《葛覃》、《釆蘋》,而阶级压迫、政治讽刺、征战徭役这几类诗则是周王朝走向衰落时期形成的,如《朔鼠》,《羔羊》、《釆薇》等,都反映了当时政治黑暗人民遭受困难的现象。记事记史诗可以说是最能体现周文化特色的一个部分,其中记载的内容大多是祭祀、礼乐、政事等,对研究周朝历史有十分的意义。

            在西周初成书的《周颂》,是诗经中最早成书的部分,大多是关于祭祀典仪,但诗经中最明显的特点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观念和鲜明的政治目的。如《清庙》这首诗写的是周统治者祭祀文王于宗庙的诗,体现了当时的宗族观念和对祖先的崇拜,但其实也带有统治者的政治目的。

          礼乐文化在诗经中也有重要体现,首先就表现在祭天、祭祖之礼,《大雅》中《生民》、《公刘》、《大明》等都是礼乐的体现,与之前不同的是,这里的祭诗表达的是天人相应的思想,强调教化和理想追求。其次,诗经还推崇“以德配天”的君子人格,有大量篇幅称赞君子人格,《卫风·淇奥》称赞了道德楷模卫武公,《小雅·南山有台》中则用桑、杨来比喻君孑的品格。在礼仪,,风俗方面,诗经也有不少诗体现了对德、善善的追求,如《鹿鸣》、《湛露》、《木瓜》等。

          此外,在诗经中,当时的婚嫁礼仪、殉葬制度、服役制度也有不少体现,诗经不仅较为完整地保存了这些周朝典型制度,更是周文化的缩影。

          而到春秋时期,诗经内容特别是《国风》中就出现更多出现政治生活、阶级压迫的诗,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转型。《釆蘩》、《行露》等诗,虽然描写的是蚕妇养蚕、女子拒婚的生活小事,表达的是对阶级压迫的不满。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对社会现像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崩坏,诗经通过对底层生活的反映其实也是周文化的衰落。

          总体来看,诗经是周文化的一个缩影,以周文化为内涵创作,反映了周文化的发展过程,他们之间的这这种联系,以及诗经中各类文化制度、生活习俗,是后世研究周文化和周朝历史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作为周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周文化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ik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