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大学即将毕业,三九老师的投资课,带给我极大的改变和鼓舞。
下面来跟大家分享我的两个改变:
1.想要钱转变成想要赚钱
三九老师某节课上反复问一个问题:想要赚钱和想要钱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你一定想象不到,我在没有认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是什么样的状态:
状态一:
总以为生活很容易,每个月伸手问父母要的钱,总会提前想好,有了钱,就一定要买的东西;偶尔会利用课余时间去餐厅兼职,基本上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各种消费上的欲望;赚别人钱的时候会害羞,卖东西不敢卖太贵,总之,不敢大胆的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利益……
状态二:
过去的两年大学时光里,我自认为创意无限,其实是不切实际;参加各种青年创新创业培训班,晒和各种“牛人”的合影;喜欢各种文艺、各种卖弄、各种臭美、各种炫,偶尔还觉得自己好牛逼,看很多书,学好多东西:经济学、心理学、金融学还有如何训练自己的演讲能力、写作能力、如何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更好听、如何月瘦XX斤……
几乎每天抱着手机窝在图书馆学习、记笔记,当然,收获肯定是有的,但,毕竟凡事都有两面性,所以,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
001.越学越焦虑。
002.产生学完某个高大上的概念,产生自己就比别人牛逼了的幻觉。
003.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学,没一个学得精。
004.一有钱就想买付费产品,有些买了,压根没学完。
如果任这两种状态持续下去……我会变成什么样?
内心不禁打了个寒颤……
好在三九老师的投资课及时出现。
他那一句:检验成长的标准有且只有一个——赚钱能力是否提升。
可以说,给我的大脑彻底清洁了一遍。
我开始带着想要赚钱的思维去做一些事情,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
比如,我开始带着想要赚钱的思维去学课程。
原来,只是每天跑步的时候会听一听,听完感觉收获很大,过不了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
现在,学习任何一课,对于方法论类,我会去践行,记录自己的践行过程和结果;对于知识类我会思考:
001.根据学到的东西,我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002.能不能写点东西出来?分享出去?
003.我能不能也给别人讲课?
自从有了这些思考,我的学习进度好像变慢、范围好像也缩小了,甚至有时候会感觉无比挣扎,因为写出东西说得简单,给别人讲课,备课这件事也一点也不简单。
但换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赚钱能力的积累,甚至是更高质量的人脉,而不是那种感觉收获很大的假象。
就像现在,写这篇文章,其实也是基于以上的思考,确定自己是可以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悟写出来分享出去的。
甚至觉得,我是可以把我在三九投资学院,学习和践行的收获,用讲课的方式,分享给我身边,一些和我一样没钱,且固守着[没钱所以投资和自己没关系]这一思维的朋友,(目前备课中,预约听分享请加我个人微信。)
带着想要赚钱的思维去做事,就得要求自己必须要有所产出,这个过程很挣扎,就连写这篇文章,我都写了好久,因为写的过程还得再反复的再去听课。
但,也只有这样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很多时候其实只是“知道了”,并不是真的“会用了”。
这个思维的转变,帮了我一个大忙,我从一个想法很多、天真烂漫的“傻白甜”,成为了一个持续行动、敢于追求成果和利益的“女汉子”。
2.关注价格转变成关注价值
转变成想要赚钱的思维之后,我其实还面临一个特别大的考验:彻底根除暴富的“邪念”,全然接受自己当下就是没几个钱的事实,而后把注意力投入到持续提高赚钱能力和训练价值感知上!
你知道吗?
刚进来投资(币)圈的时候,我无比焦虑!
看着某几只股票,或某些币种的价格大起大落……
我可谎了!
我感觉所有人都马上要暴富了!我呢?我在干嘛?!一边在担心饭卡要没钱了怎么办,一边在想着我也想赶紧再买入点EOS,可没钱了怎么办?
相信你也一定看过一些,类似关于某大学生借高利贷炒数字货币,亏损后四处躲债的新闻。
这种新闻乍一听,可能就立马对大学生的无知,表示不屑,但其实,折射出的是投资教育缺失的事实。
三九老师原话:投资是一项技能,必须提前练习,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总会有适当的机会出现。
当我极度认可,并开始练习后,显然,再也回不去那个什么都想要、焦虑、不安、急躁、错乱、容易情绪失控的自己了。
下面直接跟大家分享我(没钱、愿意放弃暴富的机会、踏下心,给自己一年的时间)训练价值感知的做法吧:
首先我给自己绘制了一张流程图(如下图1):

对流程的解读:
001.选品:根据长线选品三原则选择两个自己选定两个币种,我选的是PRS和EOS。(不作为投资建议)
002.记录:选好币种并没有立刻买入,而是先在价值感知小程序中,记录其当前法币价格,并在印象笔记中记录关于这两个币种,当前的项目进展和一些其它的信息(包括自己的思考),记录有至少四次之后才开始阶段性买入。
003.买入:每个月假定自己有1000元闲钱用于投资,其中600元用于EOS,400元用于PRS。
根据小程序中的价值感知训练表,我看到第一次记录的PRS的价格是1.81元,之后价格一直在下跌,从-14.92%到21.55%,再到33.7%,虽然价格在下跌,但从我对项目的持续跟踪来看,当前项目的团队在持续研发和内测,初步判断项目价值会持续提升。
因此,选择在跌到33.7%,也就是在1.2元的价格,买入PRS,200元,总数量为:169.49个;
再看EOS的价值感知训练表,第一次记录的价格是83.17元,之后分别跌6.27%到跌4.71%,又涨过8.62%,之后又是较大幅度的下跌。
选择在下跌40.44%之后,买入EOS,300元,单价为:49.44元/个,总数量为6.07个。
004.制定策略:参考历史价格记录,以买入价格(1.2元)为起点,如果PRS涨15%-20%(也就是1.4元左右)就卖出30%,上涨30%-40%(1.8元左右)就卖出50%。
反之,如果跌15%-20%(1元左右),再买入剩余资金的50%,如果跌30%-40%(0.9元左右)买入剩余资金的100%。
参考历史价格记录,以买入价格(49.44元)为起点,如果EOS涨10%-20%(55元左右),就卖出30%,上涨30%-40%(65元左右)卖出50%。
反之,如果跌15%-20%(45元左右),再买入剩余资金的50%,如果跌30%-40%(35左右)买入剩余资金的100%。
PS:
大多数时候,市场的波动都是不按策略来的,在之前执行第一次制定的策略时,感觉太难了!比如:它总是不按那个涨幅波动,要么离预期的差一点点,要么突然大起大落,要么就在原来的价格上徘徊。
一开始我挺急的,后来,在每周不能看价格的前提下,只规定自己每天花半个小时追踪、分析项目的进展,结合思考,记录在印象笔记中。
久而久之,我好像能够理解到它的涨幅度的“规律了”(当然,有可能时我的错觉),市场瞬息万变,为了应变,我需要有意识的去调整或者重新制定策略,这样一方面执行起来会相对比较容易,另一方面不至于惊慌失措、追涨杀跌。
总的来说,用“赚钱”的思维去做一些事,会发现,其实很多问题很合理;把注意力投入到关注价值(不仅是project的价值,还有自身的价值)上,即使周围的世界“惊涛骇浪”,你也可以“心如止水”。
感谢三九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