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这篇文章的结构并不难,可分为叙事(12段)和议论(34段)两大部分,我们来逐段看一下。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想象把文字视觉化,让扁平的文字变得立体,把看文字变成看电影。你在看电影时,是不是毫不费力地就记住了故事情节和画面了呢?同理可得,我们若能把文字视觉化,顺着作者的笔触去看那一幕幕镜头,自然也能轻松记住内容。
如本文第一段讲了阿房宫的建筑之宏伟,分为外景和内景两部分。外景是鸟瞰式大全景,在蜀山那个地方,有一座阿房宫(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阿房宫占地面积极广(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了宫墙(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看完了外景,接着到阿房宫里面看看内景吧!好家伙!亭台楼阁一座接一座,那走廊百步九折!各自依着地形,四方向核心辐辏,又互相争雄斗势(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总的来说,这些楼阁有什么特征呢?楼阁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接着又看到了楼阁两边有长桥,複道,高高低低,让人看花了眼,转晕了头!(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複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哎~耳边传来了音乐声,原来宫殿里正在载歌载舞呢!(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这些歌舞给人什么感觉?歌声使人觉得温暖,舞蹈使人觉得冷清凄凉,作者感叹(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就这样,第一段描述阿房宫建筑的段落不就背下来了嘛!
外:建筑外景:
【地点】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面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方位】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水源】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内景:
【楼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特征】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桥道】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複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舞】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特征】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第二段主要铺叙了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分为美女和珍宝两部分。
内:生活美女:
【来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打扮】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开镜→梳头→涂脂→焚香)
【盼幸】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结果】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于是啊,这些可怜的女子每天精心地打扮,一早开镜,梳头,涂脂,焚椒兰,满室盈香,期盼着能被皇帝看中。偶尔听到宫外有车马声,“会在我宫门口停留吗!”,不一会儿,轰轰声远去了,“皇上会到哪个妃嫔那里呢,”美人儿望着远去的背影,神情落寞,忍不住轻声叹息。这样呢,第二段美女部分的思维导图也做好了,背的时候最好能把自己代入到里面去,这样记得更牢,理解得也更深刻。阿房宫不仅建设豪华,是个超级大别墅,里面还住着成百上千的美女,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这些珍宝是怎么得来的呢?秦始皇掠夺来的呗,天下都是他的了,那六国的珍宝也都是他的!物以稀为贵,当珍宝倚叠如山时,自然也就不值得宝贝了,随便扔,随便用!
珍宝:
【来源】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过渡】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弃掷】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第三段为抒情议论,揭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
亡国原因:
第三段为抒情议论,揭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亡国原因:【抽象】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具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举例】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这里用了很多对比,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比较难背,其实只要你找到背后的逻辑线,就不难背了。我们想一下,古代的房子是不是由柱子、梁椽、钉子、瓦片构成的?这就和原文使负栋之柱、架梁之椽、钉头磷磷、瓦缝参差对应上了。再想想,一个家庭里面是不是有夫妇、大米、衣物?所以前后半句又可以对应上: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皇宫除了房子之外,还建建了很多乐队,天天吹拉弹唱,对应文中的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结果】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最后一段是总结教训,很简单就不啰嗦了。亡国教训: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好了,全文就这样背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