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说到有一种人能让诸葛亮见到都不得不说一句甘拜下风,而这种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真人。那么到底什么人才配拥有真人的名号呢?简单地说就是说不大师。那么什么叫说不大师呢:不贪多、不懊恼、不求名亦不求利。错过机遇不后悔,事事顺心不骄傲。
也许你会说这算什么真人?这还哪里是人?这不都成仙了吗?是人皆有七情六欲、是人皆羡酒色财气,没错这世间又有几人能破人间七情与六欲,舍弃善恶之心呢?如果真的有,称其为神又有何不可?
其实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这不过是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罢了。正如王维所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正是这种境界的诗情画意吗?同样的这也正是老子所言的无为而无不为。
巴菲特有句话你一定耳熟能详: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句话同样也可以成为解释真人的最好注解。为什么呢?只因他已经看破了贪婪与恐惧的界限,在那处零界点游刃有余,即可抽身而退亦或勇往直前,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说到这,儒家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不也是如此吗?中庸所言: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而不贪多、不懊恼、不求名亦不求利不正是喜怒哀乐未发吗?当然禅宗这时说不定也有兴趣插上一腿。毕竟错过机遇不后悔,事事顺心不骄傲难道不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境的良好注解吗?
这种真人的境界的确令人心向往之,但有没有办法达到呢?修炼办法又是什么呢?庄子说:人们喜欢的是浑然为一,不喜欢的也是浑然为一。自然与人不可能相互对立却又相互超越,具备了这种认识也便初步踏入了真人的门槛。(齐是非)
什么意思呢?红花白莲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无论当初如何分崩离析,到头来还是摆脱不了万物殊途而同规的最终结局。万事万物都只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说到这真人的入门功法就出现了,它不正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所主张的多元思维模型吗:
吸收多学科的知识(不用成为专家,但是一定要掌握基本原理),从每个学科总结出特定的思维模式,融汇贯通,从而依靠综合思维模型框架来进行思考和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