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泰州老东站对面有一个花木市场,市场上有几个旧书摊,在家住东大街的老李的摊头,看到一套木刻版的《汉宋奇书》,价不贵,欣然收之。然而回家细看,全套应该是24卷,老李卖给我的只有23卷,询问老李,有没有遗漏最后一卷,老李给予否定的回答,我心中就有些失望,知道要配齐这样一套木刻版,难之又难。20多年过去,卖书的老李已不在世,这套书也一直独缺最后一卷。从前的旧书店,也一家接一家的关门歇业,想从旧书店配齐这套《汉宋奇书》几乎不可能,于是寄望与互联网。先是在“中国收藏热线”搜索,居然发现一家店在上拍《汉宋奇书》零本,其中就有第24卷,毫不犹豫地参拍,这册零本的竞拍者只有我一个,最终没有悬念地被我拍得,然而付款后,对方一直没有发货,过了两个星期,对方居然发起退款,我想要跟对方联系,系统反馈该店涉及多起纠纷问题未能积极配合,商店正式关闭。失望之余,转而到“孔夫子旧书网”碰碰运气,这回运气的天平终于向我倾斜,有一家店也在卖《汉宋奇书》零本,第24卷居然在列,迅速订购、付款,第二天看到对方货已发出的消息,心中仍有忐忑。经过几天的等待,收到快递,打开包裹,寻找了20多年的第24卷终于捧在我的手上,一套《汉宋奇书》终成完璧,这个时候,居然想起当初卖书给我的老李,那个对脾气不投的人,即使有书也不卖的老李。残书终全,然斯人已逝。
这套《汉宋奇书》,确实有值得称奇之处。“汉”代指叙汉朝事的《三国志演义》,“宋”代指叙宋朝事的《水浒传》,全套就由这两部书合刊而成。每页上栏刊《水浒传》、下栏刊《三国》。为什么两书合刊,《汉宋奇书》卷首有雄飞馆主人熊飞在“弁言”中的解释:“《三国》、《水浒》一传,智勇忠义,迭出不穷,而两刻不合,购者恨之。本馆上下其驷,判合其圭。”由此观之,《汉宋奇书》合《三国》、《水浒》而为一书,一是因为两书均反映英雄豪杰的“智勇忠义”,二是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两刻不合,购者恨之”,于是“本馆上下其驷,判合其圭”。我买的这套书版心刻有“兴贤堂”,是为金陵兴贤堂本,这套版本刊刻于清代,它翻刻于明代崇祯年间雄飞馆的《英雄谱》版本,兴贤堂本的刊刻参照明代雄飞馆本,连序都是照搬明代雄飞馆本的序,不同处是雄飞馆本的《水浒传》有110回,兴贤堂本的《水浒传》有115回。
有学者已经就这两个版本做过认真研究,我没有明代雄飞馆本,无从比较,但从熊飞的“弁言”分析,明雄飞馆本精于清兴贤堂本,熊飞对他的刊本做这样描述:“回各为图,括画家之妙染;图各为论,搜翰苑之大乘。较雠精工,楮墨致洁。诚耳目之奇玩,军国之秘宝也。识者珍之!”而我收藏的兴贤堂本刻版比较粗糙,但从书前的木刻绣像,仍可管窥明版刊刻的用心和精美。
兴贤堂《汉宋奇书》第一卷有40页80幅木刻图,其中“三国”40幅,“水浒”40幅,每幅一个人物绣像,线条流畅,生动刻划出人物神态举止或基本个性特征。有一幅鲁智深绣像,秃顶带发,满腮胡茬,袒胸,大腹上托大念珠,右手持棒于后,左手在前,撑掌欲动,手臂上筋肌暴张,蓄势待发的样子跃然纸上,在绣像旁有行书图题:“杀人放火,饮酒食肉,是何因缘,非僧非俗,现军官身,本来面目,放下戒刀,立地生佛。”
其他绣像亦每图一题,各题遍用篆、隶、楷、行、草书,图、题、书相映成趣。在《三国》中,人物图题均采自历朝历代对该人物的诗词文章评语,对昭烈帝刘备图题取自杜甫诗:“复兴留长策,中原仗老臣,杂耕心未已,呕血事酸辛。”
对曹操图题“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对孙权图题为:“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在《水浒》中,宋江的图题是:“一代大侠,起刀笔吏,畴驱迫之,纵横若是,或曰奸民,或曰忠义,青史不诬,付之公议。”林冲的图题是:“一闻豹子头,千军皆辟易,何不斫高俅,君真不解事。”这些图题,均是对绣像人物性格或命运的贴切写照,最有趣的是孙二娘的图题:“吁嗟母夜叉,闻名无敢哗,不为狮子吼,而类鸠盘茶。”
图题中提到的“鸠盘茶”,曾经有过一个相关的旧笑话:从前有一对夫妻恩爱无比,一次丈夫归来,见妻吹火做饭,就赠诗一首:“吹火朱唇动,添薪玉腕斜。遥看烟里面,恰似雾中花。”这件事被邻家女人看见,该女等到丈夫回家,说:“我常见邻居家夫妻恩爱,刚才他家丈夫回来,看见妻子在吹火,还作诗赞美,你就不能学学人家?”丈夫说:“他的诗里说些什么?”妻子就把刚听到的诗念了一遍。丈夫说:“你也去吹火,我也为你作一首。”其妻便吹火。丈夫看了,作诗道:“吹火青唇动,添薪黑腕斜。遥看烟里面,恰似鸠盘茶。”
“鸠盘茶”是佛教中恶鬼的名字,笑话中的丈夫说妻子“恰似鸠盘茶”,有打趣她“东施效颦”的意思。《英雄谱》绣像图题也说孙二娘“而类鸠盘茶”,可绣像中孙二娘的形象却是一梳鬓女子,端坐一石,左手捏针,右手穿线,神情专注的样子,与“鸠盘茶”绝不相类,这应也是画像者对孙二娘的一个打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