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踌躇满志。B却在新单位如履薄冰,越来越放不开手脚,焦虑压抑,两个月后就提出了辞职。
是什么造就了职场上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态势?
01
我越来越认清一个事实:在关键时刻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不同的职场走向。
今年年初,以前报社的两个同事同时跳槽去企业。虽然两人职位资历相近,跳槽的走向相同——去企业从事宣传工作,但进入新单位后的职业路径却完全不同。
A去了一家大型民企,由于该企业规模迅速增长,凝聚人心、文化贯宣的需求迅速增大,不仅有报纸、杂志、新媒体等,还新增设了电视台、广播等媒介。业务增大导致人员紧缺,A就此进入该企业。
B则去了一家国企,由于原来的领导调走,新任领导上任后“新官上任三把火“,原有新闻媒介被不断整合,纸媒被压缩,新媒体也没什么起色,原有人员离职,B进入补缺。
结果是,A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进入企业后很快就在各平台上大展身手,领导对其表现也非常满意,A很快在新单位站稳了脚跟。而B则由于发挥空间有限,专业能力无法完全释放,加之人际关系复杂,工作氛围压抑,才去一周就心生悔意。
A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踌躇满志。B却在新单位如履薄冰,越来越放不开手脚,焦虑压抑,两个月后就提出了辞职。
![](https://img.haomeiwen.com/i6266218/795095c97fa3f45c.jpg)
02
或许你会觉得,A和B的境遇不过是个体的禀赋不同,运气不同,造成的结果不同而已。
但A与B不同的职业走向,真得是这些原因吗?现在一路顺逐的A,能在企业顺利地完成职场的完美转型吗?
我们先想想:在报社时,两人都是记者,岗位相同,背景相同,专业能力相差无已,又同样进入企业从事宣传工作,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从“企业给你钱,你给企业创造价值”的职场基本规则下,对于A与B来说,在纸媒不景气、价值感和收入均越来越低的形势下,跳槽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但值得探讨的是,怎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先来看一下A与B可以选择的几种发展路径:
一 新媒体公司。由走衰的传统纸媒转向新兴的新媒体领域,也就是所谓的“顺着风口走”。
二 进入企业,从事企业宣传工作。由大众传媒的报道新闻事实转向以老板文化为核心的企业贯宣。所从事宣传工作“由主营业务转向非主营业务”。
三 其他或转行。
前两种路径,第一种是新媒体公司,与原有业务衔接较深,新闻业务仍然是主营业务,与传统纸媒核心业务相同,不过是换了种形式,这是传统媒体人较普遍的一种“转型“方式。
其次是去企业,但作为新闻专业出身的媒体人来说,去企业很可能在一至两年后就会碰到职场天花板。因为企业核心业务是经营,不能带来直接效益的宣传工作可能只是一个处室或一个部门,也就是说进入企业如果想有更高阶发展,从专业转向管理是必走的一步。但如果想在专业优势上深耕,很快就会碰到天花板。问题是,如果你的优势是专业能力,如果想转向管理,专业优势不在,又谈何竞争力?
具体到A与B,从大方向上来说,两人不约而同选择了去企业,选择路径相同,除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遭遇职场天花板外,两人在选择具体企业上的“差异“,也决定了两人当下完全不同的两种发展态势。
A和B虽然都选择的是大型企业,但A所在民企宣传平台处于扩张状势,宣传媒介增多,发挥的空间增大;B所在国企则由于领导变动,宣传平台处于紧缩状态,发挥空间有限。
对比一下,显然A更有发展优势,不论是在专业上深挖还是以后转向管理岗,站稳脚跟都是当务之急,而良好的业绩也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B则由于平台的紧缩,宣传的工作量大幅降低,因此B即便继续留在公司,发展的空间也十分有限。而且,宣传紧缩也必然会带来人际关系复杂的通病,造成内耗,让人越呆越没有动力,越呆倦怠感越强。
即便是当下一路春风的A,也可能在一至两年内碰到天花板,在这种情况下,你是转向管理岗还是继续在专业上深耕?如果在专业上深耕,企业是否设定了专业职务?这些都是跳槽前需要深思的问题。
只有在跳槽前想清楚你的职业路径,才能避免掉入职场上这些隐形的大坑。
![](https://img.haomeiwen.com/i6266218/138fdabd776d1c25.jpg)
03
成功人士似乎都在说“看清事物的本质”,是比努力、奋斗更值得学习的能力,具体到我们自身遇到的那些关于职业发展、职业选择的问题,其实也可以这样来思考:
一是思考你为什么要发展、要跳槽?是为了拥有更多的金钱,还是更大的成就感,还是社会责任感使然?搞清楚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而不是浮于表面,思考到底要不要跳槽、要不要转行。
二是在跳槽去一家企业,要尽量去关键部门,因为这样“创造的价值“更高。如果你要去做市场营销,去零售企业肯定要比去制造企业创造的价值更大,你的市场价值也越高。如果做新闻宣传,去媒体显然要好于一般企业,你创造的价值也就越高。着想于这一点去做选择,能够让我们的职业发展得更快。
三是确定跳槽领域后,要了解所跳槽企业该岗位面临的内部情况,不要在不了解情况时冒然做出决定。比如,该岗位为何缺人,上升路径如何,是否符合你的未来规划和预期等。
四是从未来发展思考:未来几年里,随着行业、企业的不断更迭,如何打造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被淘汰?无论你做什么职业,除专业知识外,你是否具备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全局观等这些职场通识。如果不具备,我们又应如何提高这些能力?
当我们在职场上遇到问题时,从这四个角度出发,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以便做出更优的选择。否则一路跌跌撞撞,也触及不到本质,不了解现在也看不清未来,离成功的目标必将渐行渐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