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年一叹》2

作者: 明日之月 | 来源:发表于2020-07-10 06:10 被阅读0次

文/明日之月

看完《千年一叹》以色列这章节内容,我对犹太民族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这是怎样一个民族,经历怎样的磨难,走到现在。

犹太人在历史上不断的被洗劫、被屠杀,他们有个观点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书,只要有书、只要有智慧,智慧在大脑里是无法被剥夺走的。都说犹太人是智商最高的一个民族,他们重视阅读、重视教育。

犹太教的“安息日”是他们重要的节日,每周六这一天他们是不工作的,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陪子女聊天的重要日子。这也正是对子女最好的家庭教育。

他们接着来到了耶路撒冷,这里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圣地,相传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默罕默德由此升天,基督教的耶稣在这里背着十字架替人们赎罪,还有犹太教著名的哭墙。

这堵哭墙曾是犹太王国第二圣殿围墙的一部分,罗马人在毁城之时为了保存证据,故意留下。以后千年流落的犹太人一想到这堵墙,就悲愤难言。

耶路撒冷留有各种遗址、古迹,它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

以前在书店看到过一本书《耶路撒冷三千年》,好厚的一本书 ,当时一点想看的兴趣都没有,但是现在有点点想看那本书,对耶路撒冷很是好奇,想去图书馆借来看看。为什么不买呢,还是觉得可能不一定能看完,周末想去图书馆借书。

我的关注点不在为什么“见到长城,我们不哭”,而是以色列的沙漠滴灌种植,他们的地理环境逼迫他们通过科技改变生活。

他们大部分面积是沙漠,只有一个湖,还是个咸水湖,所以严重缺乏水源。

这两天新安江水库开闸泄洪已经开到了九孔,下游许多地方已经被洪水淹没,我们这边是洪水泛滥而他们是严重缺水。

只能通过滴灌种植,才能保证植物充分吸收水份,减少水份的蒸发。还要研究海水淡化用于灌溉种植。

地球上有百分七十是海洋,那又有多少是沙漠呢?我不知道。

这些沙漠要是都能被利用起来那该多好呀!

努力多走路,多收能量,多种树。

相关文章

  • 读《千年一叹》2

    文/明日之月 看完《千年一叹》以色列这章节内容,我对犹太民族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这是怎样一个民族,经历怎样的磨难,...

  • 读《千年一叹》

    书中说的是余秋雨在一次叫做“千禧之旅”的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本次旅行的基本路线是“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

  • 读《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记录自己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经历的日记。 他的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

  • 初读《千年一叹》

    我第一次读余秋雨的书。 高中时学过《道士塔》,可惜当时我的语文老师和我一样不喜欢他,觉得一个文化人整日出没于青歌赛...

  • 读《千年一叹》_自序

    刚好有时间,跟着余秋雨的脚步,丈量及心路体验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 《千年一叹》就是这样一本奇异旅程...

  • 读 千年一叹 有感

    这是读完之后的立刻就想写下的冲动,所以言辞混乱。多处直接用余秋雨老师的原话,勿介意。 已经很久没这么边哭边笑的读完...

  • 读《千年一叹》之感

    在前段时间读文化苦旅之前,对于余秋雨并不那么感兴趣的,只是最近突然回忆起大学时代,一位要好的同学,从她的书架上拿出...

  • 读《千年一叹》1

    文/明日之月 《千年一叹》是我看余秋雨的第二本书,之前看过他的《文化苦旅》,感觉很喜欢的就接着又买了《中国文脉》和...

  • 读《千年一叹》有感

    闲来无事,翻开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我的手就好像抚摸到了文明的碎片,历史的车辙。历史是沉重而沧桑的,每次回顾都...

  • 读《千年一叹》一:选择荒凉

    这是一次人类文明的探索,这是一场追寻祖先的旅程。 穿越了万里的荒原野路,徜徉在古老的两河河畔。 一叠日记,一本游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千年一叹》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ps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