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淇

“最近好吗?”闺蜜发来暖心问候
“还好,喜忧参半。你呢?等方便时请你喝咖啡。”我回复着,心没有波澜。
都说2022年,兔子克太岁,年初到现在,意识到其厉害之处。精力渐衰,咬紧牙关负重前行。
却褪去青涩,磨平棱角,历了时间的洗礼,智慧提升,渐成熟稳重。
于是乎,知中年后,不仅要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要通晓比五官都重要的“新三观”。
今天来讲第一观
年龄观——心不老 岁无伤
12年一个轮回,到了36岁,家庭,工作,生活趋于稳定,人也截然分两种:
一种是重复着36岁;另一种就是开始寻找新的人生。
绝大部分人死于36岁,不是肉体的死,是倦怠、焦虑、沉默,对于生活没有热望。”
这是导演王潮歌的演讲,每次听我都感触颇深。
人生的下半程,增加的是年纪,减少的是勇气。
太多人用年龄“框”住了自己,不敢尝试新鲜事物,逐渐丧失生活热情。
觉得人到了某个年纪,就只能俯首称臣,混吃等死,再也没法儿从生活的大山下翻身。
而有些人,却从未被年龄限制对生活的想象力,把日子过得一直热气腾腾。
黄永玉被称为“现实版的周伯通”。50岁学驾照,70岁出国游学,80岁拍封面,90多岁了,还开着辆霸气的红色法拉利去飙车。
在别人看来早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他却一路突破,越玩越嗨。90岁那年,黄老爷子还画了一副自画像,乐呵呵地称自己为“90后”。
喜欢窦文涛的一句话:
“老不是年龄问题,也不是生理问题,而是认知问题。”
时光使面容起皱,但人只要心怀热忱,就永远年轻。
王德顺,49岁北漂,80岁登上国际时装周
我才80岁,如今我仍不断追求自我。”
76岁学画画,93岁登上《时代周刊》的摩西奶奶也有句名言: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真正高级的年龄观,是无论多少岁,都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事物保持好奇,永远不乏从头开始勇气。
欣赏电影《重返二十岁》,70岁的奶奶沈丽君,机缘巧合下恢复了20岁的容貌。想起一生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她决定重新做一回自己。
玩乐队、谈恋爱、追梦,她在“偷”来的20岁里,活出了自己不敢想象的模样。
人生不是电影,时光无法倒流。这不妨碍我们活好每个当下,为生命注入一次次惊喜。
不管我们几岁,只要信仰年轻,就依旧年轻;人老了不是最惨的,心老才是下坡路的开始。”
所谓青年,中年,老年,不过是概念,过好自己才是正解。
心年轻,每天都是黄金时代,每刻都摇曳生姿。
第二观是什么?你猜猜!
我们明天继续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