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的生死
地铁里,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白衣男子,在通着电话,我无意偷听电话的内容,但是他不停的咳嗽和打喷嚏,让我不得不注意起来。
电话传来的那种故作镇定,却让我内心不平静,估计是电话那头在问你妻子的病情如何,他说,她的病情很奇特,是罕见的病例,现在还没有医治的可能,他不停的强调病情的独特,近乎失声;接下来他又陆续接听了另外几个电话,有一个电话的复述是,哪能怎么办,我挺好的,对方家人能说什么,就说他们会是我最后的后盾,哼,就那样呗,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我回忆我在母亲病危的那个阶段,似乎也是如此亢奋,什么道理都懂,别人的安慰也充耳不闻,还好有教会的姊妹细心的关怀,不然我无法面对人生的几次大的分离集中来袭。
失去了一段关系,意味着你失去了一个自我。这种失去又不像从一块完整的饼里掰下一个块那么简单,它同时会改变剩余的部分。
有人说,从爱一个人到不爱一个人,就好像原来那个人浑身上下都被光笼罩着,现在,这个光没了。
大概是,它还会在我们的心里生起一些虚幻的希望,我们借由它来对抗孤独。而承认了结束,就是从心底承认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所爱的人。
心理学家库伯勒·罗斯(Kübler-Ross model)曾经研究过一些重症患者的心理。她说,这些重症的患者接受自己生病要经历五个阶段。
其实,这五个阶段也适用于接受像分手这类关系的结束。
第一个阶段,是否定。我们不相信关系真的会结束,还以为只是跟过去一样吵架而已。
第二个阶段,是愤怒。觉得自己被欺骗、被抛弃了,哀叹为什么是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我们会不停地指责对方,就好像对方不仅没有永久地离开,还会回来接受我们的指责一样。
第三个阶段,是讨价还价。想着也许对方会改变,也许我们可以等待,也许我们还有机会在一起。
第四个阶段,是抑郁。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迷茫期。
第五个阶段,我们的心才会慢慢重归平静。
再次看到这四个阶段,我回忆起我接到病危通知书的时候,似乎在电话里也给安慰我的人,说,我明白要经历四个阶段,竭尽亢奋,还好我现在这五个阶段都经历了,回顾过往,唯有承认接收,才能面对放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