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
《研经日课》Study 7
马太福音Matthew 6:1-18
1. 文士和法利赛人,这里称他们为「假冒为善的人」(hypocrite),他们的宗教生活错误在哪裡?我们的主推荐与此相对的哪一种宗教生活呢?比较耶 17:10。你怎样实行你的宗教生活呢?(1节的「善事」,原文作「敬虔」,泛指这里所说的施舍、祷告,和禁食等宗教行为。——译者识)
2. 在主祷文中,我们从:(a) 所求之事的先后,与 (b) 特地提到的那些事情,可以学到什么教训呢?如果我们用主祷文来祷告,我们:(a) 对神,和(b) 对人的关系就必须怎样呢?
注:
2,5,16各节。「假冒为善的人」一词,即演员,就是扮演一种角色的人。
二、 灵修
(一) 文士和法利赛人,这里称他们为「假冒为善的人」(hypocrite),他们的宗教生活错误在哪裡?我们的主推荐与此相对的哪一种宗教生活呢?比较耶 17:10。你怎样实行你的宗教生活呢?(1节的「善事」,原文作「敬虔」,泛指这里所说的施舍、祷告,和禁食等宗教行为。——译者识)
6:1节说明了整个6:1-18节的原则—应当以正确的动机实践宗教生活。耶稣通过犹太人敬虔生活的三支柱—施舍、祷告和禁食—为例,说明“假冒为善之人”的错误在于试图通过宗教生活来得人的称赞,耶稣则教导门徒要以得神的称许为内在的动机。或者更简单说,两者内心的区别是讨人喜悦,还是讨神喜悦。
实际,这也是前面“胜过法利赛人的义”的延续,继续对比“外在行为”和“由内而外的行为”。
“假冒为善”的原意是“演员”。当人以宗教行为去“秀敬虔”的时候,他们就是“表演者”,通过表演为自己塑造出敬虔的“人设”,并且表演者期待被人关注,向往更大的舞台、更多的观众、更多的掌声和称赞。观众就是他们“敬虔行为”的动力和燃料,没有观众的时候,他们的“敬虔”就不能再火热。
真敬虔却不是这样,他们是“敬拜者”,而非“表演者”,他们所有敬虔行为都是为着神的荣耀。真敬虔本于神的荣耀,依靠神的荣耀,也归于神的荣耀。神的荣耀是他们敬虔的燃料,当他们认识神的荣耀,真知道神在基督里的赦免、拯救、爱和怜悯的时候,他们的灵魂里的爱和感激就燃烧起来,驱动他们单单为神而活,单单讨他的喜悦,单单愿意他得着荣耀,单单从他得好处。这正是主祷文的精髓,为着神的名、国度和旨意而活,单单从他得供应、赦免和得胜的资源。
虽然耶稣不断强调真敬虔的动力是为要得神的赏赐、报答和荣耀,但这绝不能理解为纯粹的功利,谋求属世的回报。例如“奉献越多,回报越大”,“施舍越多,加给更多”,“神给的利息更高”,等等。我们可以将耶稣说的“赏赐”理解为“不求从人得好处,单求从神得益处”,因为表演者的动机是寻求从人而来的好处,敬拜者则知道神就是一切的益处,所以他们单单敬拜神,讨神的喜悦。
简单说,我们的敬虔不是另一种更智慧的交易,把跟人交易变成跟神交易,而是知道“你是我的主,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单单追求他、敬拜他、荣耀他。耶稣对报答的内容没有细节的描述,正是不让人产生某种交易的错误动机,用泛指的报答指向神主权的赐福。
1. 施舍
一个表演者施舍的时候,期待“秀”给更多的人看,所以他们在会堂和街道上公开施舍,好让更多的人看见他们的慷慨和怜悯,使荣耀归给他。一个敬拜者施舍的时候,期待神得着荣耀,所以他暗中施舍,好使蒙怜悯的人心中只有神的怜悯。
我们不要成为“陈光标”式的基督徒,吹锣打鼓地奉献,好让别人都知道自己是“善人”,那样神的荣耀就不在我们中间了。教会也不要了解信徒奉献的状况,免得分门别类,将某些奉献多的人视为“金主”,将他们请上高位,导致教会里出现用奉献来贿买地位的恶行。奉献也好,施舍也好,都应当尽量“匿名”,免得落入“秀敬虔”的试探,也免得神的慷慨和怜悯归于自己。
耶稣也给单单为神荣耀,讨神喜悦去奉献的人应许,他们必得报答。这报答是神随己意赐下的,并非我施舍金钱,他就回报我更多的金钱,也不是我施舍金钱,他就一定给我某种相应的属灵赏赐,我们对赏赐的内容应该保持“神秘感”,相信“神必赏赐”就好,避免交易的心态。
2. 祷告
一个表演者的祷告要“秀”给别人看。当时的犹太人和今天的穆斯林一样有到点祷告的传统,在设定的祷告时间段,无论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来祷告,这给表演者创造了舞台,他们刻意掐着时间公开地忙,然后公开地停下来祷告,就显出他们的“敬虔”,例如恰好走到十字路口。当然,还有更“敬虔”的“秀”,就是那个时间一定会出现在会堂里,全年无休,雷打不动。
除了时间、地点可以“秀敬虔”,祷告的方式也可以“秀”。教会不乏“秀祷告”的现象,例如:私下祷告非常简短粗糙,一旦公开祷告就冗长精致,修辞精美、饱含深情,甚至刻意伪装哭腔,为的是让别人觉得他属灵;私下祷告的时候很随意,公开祷告的时候刻意引用和背诵大量的圣经,目的是让别人觉得自己更属灵,更爱神的话;或者私下祷告没问题,惧怕公开祷告,因为他怕丢人,怕“秀”不出来。
除了秀祷告,还有一种更可怕的祷告错误—操控神,觉得用“重复话”就能让神垂听。例如认为不断为一件事迫切祷告,神就一定听;或者用某些话不断重复,就能达到某种咒语式的果效,好像佛教念经一样。曾经有信徒跟我说他一天背诵“20”遍主祷文,觉得这样更加蒙神赐福,这正好违背了耶稣的教导。
“重复话”不是说不能重复,要点是不要试图操控神。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三次重复,但是他不是要操控神,而是表达自己的渴求,确认神的旨意。我们当然可以为一件事迫切地重复祷告,但要避免操控神。
耶稣教导我们祷告应该在“内室”,这里的要点不是“物理空间”,而是“灵性空间”。我们毕竟在很多场合需要公众祷告,但在公众祷告的时候我们的祷告对象唯独是神,在我的灵性体验里,仅仅是我个人与神的关系。哪怕在千万人中,为千万人祷告,我心中只有神一位。
也因此我们的祷告除了不要“秀”,也不要“教导”,有时候我们会在祷告的时候教导会众,把平时想要教导、不敢教导的话通过祷告教导会众,这意味着我祷告的形式和对象都错了。
耶稣教导我们“我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这是解决操纵父的良方。父的供给早已经预备,他是我的父,他全知全能,他知道我所需用的一切,也必供应我所需用的一切,所以我不用通过某种祷告,或者某种宗教礼仪、行为去操纵神给我益处。我们的祷告不是为要强行获得某种利益,而是表达我们的渴求;不是操纵神,而是为了让自己信靠和交托神。
3. 禁食
也有人“秀”禁食。禁食怎么能“秀”呢?脸上挂着愁容,把面色弄得难看,好让别人看出自己正在禁食,在别人眼中塑造敬虔的人设。
教会里也有人秀禁食,平常不禁食,一旦到有公众聚会的时候,他开始禁食,等着别人问他:“你咋不吃饭?”他好回答:“我今天禁食。”他乐于享受这种问答中的美妙。甚至还有更可怕的现象,就是可以在公众面前禁食,等着别人问他为何禁食,然后他把自己的难处说出来,好寻求别人的帮助。
在旧约中,禁食是为要向神表达自己的罪,寻求赦免,或者在重大的事情上表达自己的软弱和无能,寻求神的拯救和扶持。讽刺的是,秀禁食”的人要“秀”的是自己的义和敬虔。
耶稣教导我们禁食的时候不要让人看见,和平常一样梳头洗脸,喜乐的生活。因为禁食正是我格外寻求神的赦罪和帮助的时刻。越发认罪,就越发经历神的赦免之恩,就越得着喜乐;我越发承认自己的软弱无能,越发确认神的权能,就越发有盼望。
耶稣以犹太人三项最重要的敬虔行为作为代表,教导我们应该以神为我们一切敬虔行为的动机。所以我们在任何的宗教活动中,都要省察和追问内心的动机,问自己:“我在秀吗?”
我讲道的时候,是在“秀口才”、“秀知识”、“秀逻辑”、“秀敬虔”、“秀真情”吗?还是单单为了彰显神在基督里显明的恩典的荣耀?
我在主持敬拜的时候,是在“秀”吗?我是“表演者”,还是“崇拜者”?我在展现我精妙、美丽的串词,还是我在真切地敬拜神?我在“秀”我的歌喉,还是在向神发出赞美?
我公祷的时候,是在“秀”吗?我在祷告给神听,还是祷告给人听?我在意我旁边的人听见我的祷告吗?我在展现我祷告的长度、修辞、热情吗?还是我心中只有神,唯独向他祷告?
我在回应讲道和查经发言的时候,我是在“秀”吗?我在“秀”讲道和查经之外的内容,好显得自己有更多的学识吗?我是想要“语不惊人死不休”,让别人看到我独特的视角吗?还是我忠心于神的话,真实地回应神的话?
(二) 在主祷文中,我们从:(a) 所求之事的先后,与 (b) 特地提到的那些事情,可以学到什么教训呢?如果我们用主祷文来祷告,我们:(a) 对神,和(b) 对人的关系就必须怎样呢?
1. 所求之事的先后
主祷文中所求之事的前三项关乎神—“名,国度,旨意”,后三项关乎人—“生活需用,赦免,试探”。这个先后次序显明我们的祷告应当“以神为中心”,神的名,神的国度,神的旨意高过我们的需要,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属灵争战。
2. 特地提到那些事情,以及祷告使我们对神、对人的关系怎样?
关于神,特地提到神的名、国度和旨意,这应该是基督徒在地上的追求。
第一项祷告关乎神的“名”,即神的荣耀被彰显出来。神那样荣美,神的救恩那样奇妙,神的恩典那样丰富,我们已然经历和品尝了,我们就期待全地的人都能认识他,尝到他恩典的滋味。为此我们要祷告神,求神开人的心和眼,使他们能看到神的荣耀,并且我们也要传扬神的名,传扬他的荣耀。
第二项祷告关乎神的“国”,期待神的国度临到,施行他公平公义的掌权和统治。天国“已临未来”的特征意味着他国度临到的两个层面:今生他国度的临到,他的掌权和统治是在人心,他的国的临到意味着他借着圣灵使更多的人归服他的王权;来世他国度的临到意味着在新天新地实施他彻底、完全的公平公义的统治。为此我们对国度的回应也有两个层面,第一是求他拯救更多的灵魂,把他们带进天国,第二是愿他快来,实现他公平公义的统治,成全他的国。
第三项祷告关乎神的“旨意”,期待神的旨意成全,包括期待他救赎计划的完全,以及他在我身上的救恩的完全。期待他救恩计划的完全,我们就需要传福音,履行使命;期待他在我身上救恩的完全,就需要我顺服他的旨意,即他在圣经中的命令,信他叫我信的,行他叫我行的,过成圣的生活。
第四项祷告关乎“生活需用”,把我们生活所需用的一切都交托他,把我们的未来交托他,把我们对未来的忧虑交给他,相信他的掌权和供应,并且满足于当下的供应。我们都喜欢积累财物来维持我们内心的安全感,这样实际是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积攒的财物上,信靠财物。但耶稣让我们求的是“日用的饮食”,就是每一天的需用,这是考验我们相信神真实的同在和供应。我若相信他每天与我同在,供应我,我就可以不为明天忧虑。所以人生的前景、婚姻的祷告、孩子的将来、家庭的财物等等重担,我都应当交托他,喜乐、安息在他主权的供给中。
第五项祷告关乎“人际关系”。毁坏人际关系的核心原因是“不饶恕”,计算别人的恶,计算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和亏负。夫妻关系因为不饶恕而崩塌,孩子数算原生家庭的伤害而怨恨父母,教会肢体间因为偶然的得罪、冒犯而彼此疏离,等等。
饶恕对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所以耶稣在主祷文中提到饶恕,又在主祷文之后单独将饶恕挑出来讲。耶稣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这不是在说我们可以用对人的饶恕去换取神的饶恕,而是强调我们的饶恕和神的饶恕之间紧密的关联。耶稣曾用赦免银子的比喻来说明这种关系,被饶恕五千两银子的人必然能饶恕别人五两银子。若我们真确认和经历神在基督里对我们积累的重重罪债的赦免,真确认基督竟然为我们的死在十字架上,赦免和饶恕我们,真经历圣灵在我们内心的感动,那么我们就能够饶恕别人。
第六项祷告关乎“属灵争战”,我们的生活充满魔鬼的试探,他如同吼叫的狮子,四处游走,伺机攻击我们。耶稣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包括了保守我们不遇试探和帮助我们胜过试探。我们自己是属血气的,在魔鬼的属灵权势下毫无能力,必然失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祷告寻求神的保守、扶持和坚固。耶稣基督已经胜过魔鬼,他道成肉身,以和我们一样的完全的人生经受试探,但是他却没有犯罪,于是我们可以寻求他的帮助,他的能力。除了祷告,我们也要积极地远避试探,积极地悔改、信靠基督,寻求圣灵的帮助,使我们能够胜过试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