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校园是美丽的,甬路两旁的树叶经历了秋霜的洗礼变换出生命不同的色彩,在向渐渐远去的秋季致以最后的敬礼。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即将到达下班时间,我和办公室的同事走在甬路上,身边是络绎不绝的学生。我一边走一边和同事聊天,这时身边走过了一位高高的男孩。男孩是计算机班的,平时上课经常和同桌说话,有时候我会找机会和他聊几句,鼓励他听课。他答应着,但是经常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和同桌的友好交流之中。
他走到我们跟前,先和我的同事打招呼,“老师,你出校门啊?”
“是的,下班了!”
“老师,我跟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
“你能把我带出校门吗?”
“那我可不能做,这是违反学校规定的事情。”
“没事,老师,你就说我是你弟弟。”
“这个事情我真的不能帮你,我不能替你说谎。你要想出去就和你班主任老师请假吧。”
高个子的男孩看到同事态度比较坚决,就不再说话。跟在我们身后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小声地和他身边的同学在商量办法。
忽然我听到他大声在我身后说,“你看,我和英语老师的鞋子是一样的。”
我回头看了他一眼,果然我们两个脚上穿着同样的白色运动鞋。他继续说,“老师,你看咱们两个的鞋是一样的。”
我笑了,“孩子,咱们两个的鞋也不一样,不同的是你的鞋子比我的鞋子要多用一些材料。”
他也笑了,不再说话。
我一边和他一起往前走,一边又唠了几句。走到门口的时候,我看到他和同学停在了校门口。我和同事互相互相挥手分别向家里走去。
走到家里,我的头脑中还是刚才那个孩子和我说话的情景。我禁不止想,当他说他的鞋子和我的鞋是一样的时候,他心里真正想说的是什么呢?我为什么要说我的鞋子和他的鞋子有不同的地方呢?难道他是看到了他和我有共同的地方而感到开心吗?那样说来他是愿意看到他和我的共同之处的吗?那是他渴望表达和老师之间有联结的一种方式吗?想到这里我忽然有点感动,我没有听出孩子言语之外的意思,我没有听到孩子的心声,我也没有听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情感。为此,我感觉有点遗憾。我意识到当我在和孩子对话的时候,我自己一直处于主观的自我投射和封闭状态,所以无法感受到孩子的深层意思。我为什么要表达自己和他有不同的地方呢?因为我是害怕他让我带他出校门吗?所以我的回应中有拒绝和否定的含义。我的回应里面有刻意保持的距离,是在逃避他,避免他向我发出帮助他做一些我不能做的事情。而他心里并没有让我带他出校门的意思,看来是我小心眼了。想到这里,我笑了,感觉自己在那个孩子面前像一个比他还小的孩子。
如果重新回到我今天和这个孩子对话的那一刻,我会怎么回应呢?我希望自己是这样回应他的。“是的,果然我们的鞋子是同一个款式的。你的观察力好强,如果你不说,我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老师特别开心能够穿和你这样有审美能力的孩子一样的鞋子,说明我跟上了年轻人的时代步伐,我感到有点小激动。谢谢你提醒我注意到了这一点。”我想要告诉他我内心的声音是我感谢他的看见,我感受到了我们彼此之间通过这种方式的连接,我很开心他告诉我这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