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缓慢受锤,瞬间长大

缓慢受锤,瞬间长大

作者: 不不晚 | 来源:发表于2022-06-17 12:47 被阅读0次
《friends》

工作进入到稳定期,就是基本内容做的比较熟了,暂时也没有被开除/公司倒闭风险,人的心情就会慢慢稳定下来。

刚毕业的迷茫、对别人工作的艳羡,基本上在工作稳定期都消弭了。

想起成长路上一些“壮志未酬”的片段,我可能真的有一些变化吧。

高三那年,300分的理综,我依旧稳定在160,总分530,就这我也敢把自己的目标定为分数线在630以上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而且我是发自内心的觉得,一年可以提高100分,但很显然,高考前的三次模考我的分数都是不偏不倚的531。从高三开始到高三结束,我稳如老狗。

高考前100天的誓师大会上,我还异常勇敢的上讲台喊“我要上华科”,这件事经过时间的流逝,我也算拿的起放得下,但被我妈想起来就要嘲笑一下…….

第三次模拟考531的时候,其实大概已经能估出来我高考和这个分数也不会差太远,后来果然我高考的分数就是531……

但我真的是个神人,我考完在理综生物大题依旧不会做的情况下,坚持不对奶奶的《楚天都市报》上的答案,并且坚持的认为,奇迹会降临,没准我考了600分呢?

包括后来我去了我的实力该去的大学,依旧觉得是自己来到了配不上自己的地方,大一的时候还拉着朋友去武大骑车缅怀“我本该来到的青春”,郑重其事的收藏了一片樱园宿舍前的落叶带回去,在心里跟武大告别。

当初有多郑重其事的伤感,我现在想来有多觉得自己搞笑。

530分的人干啥去630的学校说“我没来过但我爱你”呀!

高中就不该天天看那劳什子《哲思》、《破茧成蝶》的故事,天天用“苦读一年年级倒数高考逆袭”的鸡血麻痹自己。

分不清别人的鸡血和自己的现实了属于是。

但我第一次考研的选择,也说明了这种“盲目的理想主义”在我身上的作用。

我想考翻译学,基础条件是过了四六级,词汇量6000,只会应试英语;但我选的是什么大学?

英语专业学生都不敢选的北京外国语大学。

这么说吧,拿高考来比较,这就相当于考分400的学生想考一个650分的大学。

而且我选的学硕,学硕还要考第二外语,也就是说我得在一年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英语从400提高到650分,还要从0开始把日语学到60分。

稍微心里有点数的人,都劝我再想想,换个学校。

我说我不,我要考就考最好的!

……

结果我毫不意外的没考上,并且差80分。

有意思的是我当时的男朋友考的也是一个够不着的大学,他差100多分。

所以他非常真挚的安慰我:可以啊,差的不多,再接再厉!

我真的想起这件事会笑死。

心里没点AC数,在我高考和考研这两件事情上体现的比较明显。这也造就我一直以来的性格:对事情的结果永远持“可以改变/可以一试”的态度。

这种性格的弊端在于,我看不到自己真实的能力和想要匹配事物的差距,所以需要花很长时间走出自己的(因为认知有问题、选择有问题导致的)“失败”。

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会用别人的优秀和成就惩罚自己:Ta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行?

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是因为TA可能本来能力就比我强,二是因为Ta没有像我一样出现认知偏差,选择合理。

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我现在发自内心的认可,每个人真的是不一样的。

也说不清楚是我读的哪些书、环境中的哪一部分让我会在一些方向性的选择上如此盲目,所以我要承担盲目带来的失败、落空和打击。

也正是因为从这些盲目中吸取了教训,我才能学会实际,正确评估自己,给自己设立“够一够可以够到”而不是“飞起来还摸不到边”的目标。

但也是因为这些盲目,让我在被打击到时,仍然保有“再试试,多坚持一会,下一次我就能翻盘”了的心,所以我心态和行动又总是积极的。

当我那些脚踏实地的定了合理目标,现在在更好大学读书的朋友们已经在接触更广阔的人、事和机会时,我也会想:如果当初我理智一点,或者把“幻想”的劲用来切实提升自己,会不会能有一个更漂亮的现在呢?

这个问题我想我能给出答案:不会。

我根本当初就不可能理智一些,因为我是我,所以我会做一系列的选择。重来一次,我依旧是我,我还是会因为当时的盲目去做相同的选择。

我也不是不会有后悔和埋怨自己的瞬间,但从未想过变成另外的人:保研的团支书、创业优秀的学姐、技能满点的口译,我都没有因为别人优秀,而想置换人生。

我所有求不过是体验、经历,犯错,吸取教训,然后用心、认真的体验每个人生阶段,每个此时此刻。

我喜欢我自己,我也喜欢我的生活,哪怕走了弯路,哪怕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有出息,我依旧诚恳的在浇灌每一天的生活。

并且我现在保留了原来那种“可以一试/可以改变”的想法和心气,只是比以前要实际一些。

比如我清楚的知道,现在我不可能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我目前可以追求的目标是月入6000;计算机专业、985/211出来的人工资高,与我无关,那已经是不属于我现阶段的叙事。

刚毕业第一年,说,接受自己平凡,多少还带着点不认命、不甘心。

现在我偏向于认可自己就是个平凡普通的人,但认真、积极,能把平凡的生活建设成自己想要的、喜欢的样子。

不管是向往武大、还是向往北京外国语大学,本质上我是向往更好的东西。在学生时代实力不足以支撑野心的时候,我尚且敢去想、去试。

何况是现在能自己赚钱自己花的工作时代,我又有什么不敢去向往和创造能力内的更好呢?

黄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那一天我21岁,在我人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但是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缓慢被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那些奢望也就一天天消失了,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不是的,我24岁,我也挨锤,但我依旧有奢望,想爱,想吃。

好的坏的,皆是风景,我爱自己一切的经历。

———————————————————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地铁生态观察家,菜鸟翻译。

第N次减肥中,轻度努力人格。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

相关文章

  • 缓慢受锤,瞬间长大

    工作进入到稳定期,就是基本内容做的比较熟了,暂时也没有被开除/公司倒闭风险,人的心情就会慢慢稳定下来。 刚毕业的迷...

  • 缓慢受锤

    那一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

  • 缓慢受锤

    王小波说:“人生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深以为然。 其实每个人在最初时都有无限的可能,但是活着活着就会越来越逼仄...

  • 2018-12-26

    纵使知道生活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但仍然想吃,想爱 偶尔想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纵使知道长大后不会再看见龙猫...

  • 在"缓慢受锤"中坚挺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

  • 人这辈子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王小波说: 人这辈子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锤来锤去,全都锤成俗人。 大体就以四十岁为界。 三十多岁,还有很多桀骜...

  • 发现了吗?不快乐的背景音

    王朔曾经说过,成长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痛快,随着慢慢长大,我们对自己开始有了多种多样的期待,自己给...

  •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今天看了好几篇纪念王小波的文章,在王小波《黄金时代》中,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想想真...

  •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底过程

    夏天来了,心情却没有随着夏天而热烈起来。 最近特别丧。盼了三个月底佣金到手也没多少,房子越来越难卖,以后佣金只会越...

  •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今天吃午饭的时候又重温了老电影「3 idiots」,熟悉的音乐和似曾相识的场景,但带来的感触比以往那种血气迸发的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缓慢受锤,瞬间长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vc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