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不可多得的bg恋词。
内容扩写:
北朝晋国文宣帝时期,宣和元年春。
他,是御封的车骑将军。她,是扬州某家的孤女。
此时,天下太平,他与好友结伴游玩扬州美景,途中走散。于是一人继续前行,晌午十分因一路困乏,故而寻水解渴。因他游玩之处地势偏远,住户不多,他就近走入一户人家。篱笆外,他看见这座小小的院子里种满各种花草,此时正值初春,百花争艳、景象一片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心下甚是惊喜若狂。情不自禁之下紧扣几声爬满藤蔓的花篱笆。她,闻声而来,隔着花栅栏,她看见一位风度翩翩的儒雅男子,温文尔雅地向她道明缘故。
初相见,正豆蔻年华的她就这样被他的气质迷恋。随即含羞地请他入内。
院里有片盛开繁盛的青梅,她顺手折了一枝,向他掷去,瞬间羞红了脸,低首不时偷瞥他的眉目。
小女儿的心思昭然若揭、直白而直爽。
而他,亦为她道不尽的女儿娇羞媚态所倾倒。于是自此算是结识,一来二去,良缘既定。他与她,日间吟诗作赋、夜里对酒当歌。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好不欢乐。
然而天不遂人。数月后,已是宣和元年秋。帝王急召,北方匈奴来犯、边关告急,命他火速领兵救援。
身为大将的他,不得不前往战场上阵杀敌,只得与她忍痛道别。
临行前夜,她挑灯加急为他缝制衣物,怕的是,边疆夜里天凉冷寒,他无衣可加。
他坐在她身边,看她千针万线染着她因心急而刺破指尖的血珠为他缝衣制服,心中难受万千。
当西风吹过门帘,已是宣和元年冬。
至他离开已是三个月之久了。
她轻柔地抚摸那架他曾教她弹奏的凤首箜篌,往事一幕幕翻涌。
他与她曾一起在院里外共同栽种的半里路花,也渐渐枯萎凋谢。但是花儿谢了明年还会再开,只是种花的人呢?。。。
春去春回,又见美景良辰。只是良人,却在多年前,被她亲自送走。十里长亭,一步一步,是她惶恐的离别。她怨他、怪他,甚至无理地责怪那无辜的雁儿,为何总不替她捎来他的消息?
一年又一年,她在等待中日日作诗寄情、夜夜以酒长醉。直到五十个春夏冬秋都已过去,她从一位如花少女变成色衰的老妇人。心中还在期盼良人归来。。。
却不知,日夜思念的他早已战死沙场、埋骨他乡。
他与她,尘缘终尽,再也无人如他这般,宠溺地笑说她傻瓜。
看着香囊里的那颗红豆,是他临行前赠与她的信物。如今红豆都已腐朽了。她呕气这代表相思之物的红豆耽误了她的青春年华,却终还是狠不下心,还是小心地收好香囊,放置怀中。
铜镜里,是她白发苍苍的模样,若他回来还能认出自己么?她轻叹了口气,想起送他离开那日,她沿路数次为他折下的柳条,当时的她,其实是说,柳者、留也。
她淡淡一笑,缓缓起身,她的行动早已不便。但还是慢慢挪至床前,然后和衣、静静睡去。。。
若还能,听你再扣一次院里的篱笆声,我便此生无憾。。。
念白:
旧梦无续五十秋
芳华辞谢肯白头
不问前尘未归人
独看织女笑牵牛
A:
心上秋 拆字解说有离愁
鸳鸯楼 垂眉回针情意绣
西风奏箜篌 曲过留声似念旧
花半里 凋谢一季再重头
千金酒 今宵不醉誓不休
半人问 花弦月满归来否
柴扉无人扣 时过境迁五十秋
花容瘦 赋词千首解风流
相思扣 扣不住偕老白头
前尘梦 泪眼湿透又几宿
魂归故里 凭谁把白骨收
尘缘尽 笑骂痴儿与谁说
B:
花满楼 如此美景胜不收
月如钩 夜夜良辰又奈何
陌上人已走 十里长亭还依旧
女儿怨 归雁总不传问候
红豆朽 一物相思误白首
不归路 为谁折尽杨关柳
低首青梅嗅 那时抬眸把脸羞
掷花丢 情意昭昭尽看透
相思豆 愿得一人共白首
和衣休 恍若前世相爱过
若还可 见你借水再路过
尚无憾 下穷黄泉上碧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