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是某人转的,不知道是不是特地转给我看。大致意思是,人的负面情绪,基本上都是闲出来的,如果工作足够忙,就不会去想这些。最近很流行的励志类鸡汤,好吧,怎么看都有点像是在说我,因为我就是一个想得比较多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显然是我闲的蛋疼。
看到这个标题我就有点反胃,然而我还是以一个尽量客观的心态读完了这篇文章,不是没有道理。看起来是个女性写的,甚至可以说,对于某些过于玻璃心的朋友们来说,这可以是一副良药,谁知道呢,也许真的很有效。
但是我会觉得反胃,是因为我觉说出"想得多只是因为太闲了"这种话人,其实是明明什么都不了解,就理直气壮得去蔑视别人的感受。
我发现,人的一生这么长,忙碌的工作又能遍布几个春秋?并不是一旦不忙了,就必然会迷茫、非得去玻璃心吧。那么其实从一开始,导致这些的缘由就不是因为闲。嗯,而是确实有问题。什么问题呢?活在一个不喜欢的生活状态,爱上了一个不爱自己的恋人,做着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都是原因,这才是烦恼的根源,而“忙”作为一个解决方案,并不能就此推论“闲”就是罪魁祸首,大家明白吗?而且顺着这个思路,大家不难发现,“忙起来就不会去想”其实是一种逃避,一剂看似药到病除其实却只是治标不治本的麻醉剂。是的,我忙到没有时间去烦恼了,所以我可以一直忙碌下去,可以这样过好这一生吗?朋友们,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词是“庸庸碌碌”,第二个浮现的词是“孤独终老”。
忙,尤其是忙工作,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点我尤其赞同,因为我就是一个以忙碌为豪的人,我为我的工作感到骄傲,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有时就可以是我的世界。但是,在忙碌的一年一年中,我也逐渐得意识到,这个小世界,其实只是浩瀚人生的沧海一粟,是我跻身于社会广厦中的偏安一隅。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值得追求的东西,有太多太多想做的事情,有太多太多想去见的朋友。于是的于是,我再也不忍一直一直一直一直一直以工作忙为名,去拒绝我的生活。两年前吧,我每天都在加班,真的就是“每天”,我的朋友发来信息“搞起啊!”我回了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依然加班在宫湿”,朋友们不离不弃,我却总是在加班,心里居然还有点踏实和得意。现在想想那段岁月,虽然是我那几年的追求,追求并没有什么错,但我也真的不想再回到那个过去了。
现在的我,一如既往的忙碌,但该玩的时候会玩,该见的朋友去见,该运动的时候再忙翘班我也要去运动,日益规律的生活状态提高了我的效率,积年累月熟练的技巧让我能更快得完成工作,所以其实我也能兼顾工作和生活。对我来说,工作的忙碌,虽然占据我大多数时间,但我却只把它当成是生命的填充物。什么是填充物呢?就是有太多太多精彩的东西比它值得我们去花时间追求,但可以把它积累在脚下,让我们脚踏实地得去追求想要的东西,想要去追求精彩的时候就去追求,没法追求的时候就静下来去积累。土不是我们的追求,水不是我们的追求,空气亦不是我们的追求;但是站在土上就能跑,泡在水里方能游,有空气的地方才能飞,然后我们就能走出自己的小小空间,把整个世界拉近到自己跟前,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情,活想要的生活。
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去让自己忙起来,就不会迷失自己”。也对,每天忙碌工作就这样度过充实的一生也可以是人生理想,人活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无所谓对错。但我只是觉得,人生并不是一场马拉松,并不是所有人都只有一条路一个终点一个流程,如果每个人都套用这一个模式去活着去实现自我,反倒只是一种更大规模的自我的迷失。何不去面对自己的烦恼,面对自己最真实的诉求,然后选择一条自己真正想走的路?
听说,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