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能有个明白人长辈是很幸运的,可以让小辈少走很多弯路,能很早认清这个社会的财路和人路,如果没有这样的家传,刨地家庭的一本子二本子们起码要到四十岁才能靠自己基本弄清,已经为时过晚,更何况还有很多人即使到老也没搞清这个社会的运作规则。
咬紧目标,把每一个小事做到实处,就会很踏实。不需要强调自己过去怎么样,如果实现目标的路上,需要调整过去,就调整好了。在行为层面上,人的改变甚至不需要酝酿,就在下决心的一秒钟。我对什么焦虑,就做一点点,做实它。不要怕时间不够,若是被时间的幻觉控制,就会陷入死循环——既然昨天没开始,今天时间不够,明天更加时间不够。时间是够的,自己用决心和行动填充它。一两天不可以,一两个月总行,一两年、一二十年,坚持下来,就是质的不同。你看到那么多人待在原地数10年不变,每天在退化,不要与他们为伍。做一点,就有一点的不同,做很多,就有翻天覆地的可能。
可以从小习惯去做起,例如每天跳一个绳,就一个。
文化和文明是两个概念,文化就是某个地域留存的习惯,无所谓对错与好坏,文明则不同,它是有统一的衡量标准的。
世界是多维的,不是学习成绩就决定一切。
一个切实的心理健康建议是,每天给自己温柔仁慈的十分钟时间。
这是我的咨询师告诉我的,她说,你对自己极度残忍,我很惊讶,你这些年都安然无事挺过来了。
我有个观点,就是人每天必须要转场。
例如你不能一天到晚都在家里。
也不能都在办公室里。
例如可以转场去餐厅,去健身房,去骑车。
环境变了,就等于心理按摩了。
哪怕你跳绳也要去健身房跳。
接受别人的赞美,追捧,同时氛围也好。
对个人能力的打造,本质上终要指向实践。让成功不再是一个随机演化进程,而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果。
这个系统性的结果,指的是自我的目标和实现路径是一个自洽的复杂适应性系统。
保持开放性。如果是资源的问题,不断去补齐,工作做到细处;如果是事理的层面,就要回头审视目标。错了就赶紧迭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