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简书上看了一个人写的关于民国女性的系列文章,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却有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故事。
譬如石评梅,我一直仰慕她与高君宇的爱情,源自当年央视曾经播过的一部电视剧《生死之恋》,但在真实生活中,石评梅倾心的第一个男人是有妇之夫,导致她决心独身,认定男人带来的只有伤害。高君宇对她的话语“你的所愿,我将赴汤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愿,我都将赴汤蹈火以阻之。”虽然打动于她,却不能撼动她内心的坚持,因为高君宇当时,也有一个妻子。最终石评梅26岁卒,死于脑膜炎,并未实现高君宇与其结婚的愿望,但临终前依然带着他送的白色戒指。
还有张幼仪,一直只知道她是被徐志摩抛弃的发妻,却并不知道她离开徐志摩后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打理徐志摩的身后事,帮他照顾父母,甚至给陆小曼邮寄救济金。与张幼仪相比,于凤至显得更痴情但也更无助。她死守着“少帅夫人”的这个名头,34岁后苦等50年,也未能与之再见一面。孟小冬为了那份爱情,舍弃自己辉煌的舞台生涯,甘心委身于梅兰芳为偏房,却因为种种原因惨被嫌弃,后嫁于杜月笙,但自此世上再无“东皇”。
看民国时这些女子的经历,总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痴情女多、深情郎少。这里面超脱的恐怕只有林徽因,她拒绝了风流多情的徐志摩的求爱,选择了踏实可依靠的梁思成。而其他众多女性,或多或少都被情所伤,为情所困,坎坷半生却总是看不开。
这让我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爱情到底该是个什么模样,曾经的山盟海誓甜言蜜语真的那么禁不住时间的考验吗,而被我们曾经传颂的那些爱情故事背后,又有多少伤心女的眼泪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爱情恐怕是那一刹那的吸引,在眼神间、在言语中所感到的那种心灵之间的悸动。民国时的那些人大多是忠于爱情的,但却不一定能忠于婚姻,因为他们要的那种火花般的感觉,是平淡婚姻中无法获取的。现代社会,很多男男女女的结合,恐怕爱情的成分已经很少,更现实的理由把他们捆绑在一起。爱情仿佛成了一种奢侈品,只存在于小说中、影视作品中,供人观赏、唏嘘。
很多女生开始选择不婚,因为爱情的模样已经模糊,少了那份悸动,为什么要给自己一个捆绑,早已过了女性要依附于男性的时代,对于自由的渴望甚至超越了对于爱情的期盼。
但哪怕我们不选择婚姻,我们依然相信爱情。哪怕自身找寻不到爱情,但依然能够去欣赏那些相濡以沫的感情。其实爱情,并不只关乎那一刻的悸动,长久的相守才能将这份爱持续保鲜下去。记得《奇葩说》里曾经有一个辩题,“要不要给婚姻设定一个7年的期限,7年后是和是离,可自由选择”,设定期限,无非是觉得7年后爱情不在,依恋不在,放彼此一个自由。但爱情,初恋时轰轰烈烈似油烹火,难道就是为了等燃尽后的烟消云散吗?
其实写这篇文章时脑子是混沌的,只是在想,爱情,本不该那么短暂,也不该那么容易游离。时光荏苒发酵的,不止是感官和肢体的吸引,更多的是对彼此的理解与包容。当然,如果发现不爱了,那就及时放手吧,学学张幼仪,开发属于自己的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纬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