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人晚上好,你的老朋友宴群,
本周我们的分享题目《父母真的皆祸害》?
为什么提到这个主题呢?
因为一个庞大的豆瓣的小组,他们在互联网上有12万人。
12万人成立的一个小组,名字就叫父母皆祸害。
父母皆祸害,这句话是出自于英国作家,霍恩比的,一部来自《自杀俱乐部》的小说
它里面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小姑娘在姐姐出走以后,她神经质的母亲,和她任教部长的父亲,关系很紧张!
那个女主角在总结自己失败的青春的时候,说:父母皆祸害。
可以猜测,父母皆祸害这个概念会在网上流行,应该是有大量的人,都有相同的观点,
他们认为说,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他们觉得,父母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伤害和控制!
因此他们非常憎恨自己的父母,想要追求自己的独立,想要追求自我。
在父母皆祸害的小组里面,他们也做了很多的总结。
他们把来自父母的伤害分成5种类型。
没有办法令他们释怀。
其实去看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样的伤害。
第1类的伤害是,直接的肉体的伤害,比如说遭受过一些打骂,一些惩罚。
记得有位同学曾经告诉我说,他爸爸觉得他不听话的时候啊,用皮带抽他,甚至呢就把皮带抽断了好几条。
就这么一想都觉得太恐怖了!
当时这位同学说的时候说,他知道他爸是为了他好!
有的人,每每回想起父母打骂他的样子,就会下意识的浑身发抖。
其实你去调查,肉体的责罚,是中国家长教育孩子,很常见的一些方式!
甚至有一句老话,棍棒下出孝子,
这句话仿佛是在说,孩子不打不成器,
打了反而是一种爱,是对孩子好!
这是一种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方式,
同时也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我记得之前风靡一时的,
网上之名的家长叫,狼爸.虎妈,他们曾经讲过一句话说。
狼爸说,打…是家庭教育当中,最精彩的部分!
狼爸的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很好地总结第一类伤害,
也就是通过肉体的惩罚,去传达父母的意志。
第2类是间接的人格伤害,
比如说辱骂孩子,侵犯孩子的隐私啊。
我个人认为,对人格伤害的影响,远远比肉体伤害要更加深远,
有的时候父母,会去有意无意的去耻笑,侮辱,削弱.孩子的力量。
但我们知道,在我们童年时期,我们像快海绵一样,无意识的吸收,
接触到的一切,在潜意识里,我们没有强大的信念,和强大的自我,来判断后再接收,
这些信息!也不知道是否对自己有害?
所以那些在人格精神上的伤害,是很容易被我们接受下来,并默默积累下来的。
比如说最常见的一类。
抱怨父母,或者是怨恨父母的人,
这就是缺少.来自父母的表扬和认同!
第3类是,家庭状况所造成的情感伤害。
比如说父母之间的冲突啊,
父母相互争吵,相互诋毁,有时还要让你站队伍?
父母在家里大大出手啊。
父母的婚姻破裂了啊
或者是婚姻破裂了以后,一方走了。
或者是双方都不管孩子了,
甚至把抛弃孩子,或送给别人去抚养!
对孩子的冷漠,不关注,
孩子就容易造成情感上的伤害!
第4类是来自父母控制的伤害!
这也是现在许多80 ,90后抗疫的
那就是父母的管束太多了,
现在父母觉得孩子们太重要了,
父母担心孩子的生活,担心孩子们的命运,
于是,父母们要无微不至的,在各个方面去控制孩子的生活,
控制他的工作,学习,婚姻,情感,等各种事情……
甚至在孩子结婚后,也要去介入他的家庭!
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仿佛从来没有做过自己任何的决定!
好像自己的想法.都没有被同意过!
这样会让孩子非常的窒息!
就这样这些怨恨的种子,变埋下了。
第5类是更加严重一点的伤害,比如更严重猥亵啊(xie),精神的伤害啊,性别的歧视啊等等…
很多孩子会抱怨,父母对他们不公平,更加偏向于喜欢弟弟,或喜欢姐姐等等…,这些都属于其他类型的伤害。
在父母皆祸害里边,也有一些经典的语录。
最大的谎言:是没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这就是最大的谎言。
第2个谎言就是,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第3个谎言就是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
他们很多的时候把孩子当成一个物,而不是一个人。
让孩子们,最简单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逃走,到外边去。
不要让他们给你一些伤害的机会。
所以就用反抗.逃离.抗拒的方式。
去摆脱那些以爱的名义给予的控制。
这12万的灵魂,他们所抗议的是对的吗?
从某些角度上来说是对的,这一切的确是他们在原生家庭当中受到的痛苦!
那…用这种方式.可以解脱这种痛苦吗?
其实这样做的话.是没有办法解脱的,
因为和父母反抗,痛苦其实是巨大的。
痛苦和抗拒的背后,
是想要一对完美的父母。
希望,被精心爱护的对待。
最麻烦的是,当我们和我们的父母去反抗,
去斗争,去抗拒,去搏斗的时候,我们会变成命运底下的斗士和烈士!
讲个案例,
安妮很早就体会到了,作为女孩在家不受重视的感觉,
因为她自己就深受其害,她觉得活着真累,母亲从未想过要接纳他成为家庭的一员。
母亲,永远都在耳边重复,女儿早晚是别人家的,不如不养。
除此之外,母亲还逼迫她尽早结婚,仿佛一股什么力量,驱使母亲将她越推越远!
安妮到了婆家,她并不满意这段婚姻!
老公不理解他,婆婆也处处刁难她,
甚至比母亲更加强势,在娘家和婆家似乎都没有自己的位置。
安妮的防泻机制,总是把它层层包裹,生怕下一次伤害。
这其实就是一种把自己放在受害者位置的典型案例,随着展开,大家也会听到详细的解释。
心理学里,有一个模型叫做。
加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成三角关系,这个模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时常上演!
我们会认为,在我们童年的经历里,父母就是那个加害者,他总是控制着我们。
总是指责我们,抱怨我们,没有给我们爱,没有给我们关心!
不给我们足够的认可!
他们掌控了我们的命运!
我们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比如我为什么会无能?我为什么会不自信?
我为什么不能发展的更好?
都是因为父母,没有正确的对待我!内心觉得你们根本不配做父母!
内心埋怨,你们不知道怎么做父母,就开始来做父母。
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创伤,暴力,冷漠,你们没有给我一个完美的家庭。
你们两个人就那个样子,做了那么多不好的事情,不对的事情。不忠诚的事情!
暴力的冷漠的事情!
令人羞愧的事情!
你们把这些痛苦.把这些结果.最后都是加到了我的身上。
是你们把我的命运。把我的人生给毁掉了。
觉得自己过不好,这一切的责任.都是她人的问题!
这是受害者角色的一些想法!
大家也去感受一下!
因此在这个模型当中,很多人倾向于,认为说,父母就是加害者,
那自己理所当然的她就是那个受害者,
受害者的内在声音是,
我好可怜,我是无辜的,我是没有责任的,
这都是你们的错,
我没有办法做决定,
我现在没有力量,
这是因为你们曾经这样对待了我,
你需要为此负责,
我不需要负责,我是无辜的,你需要为此来买单等等……
因此有的人觉得自己谈不上恋爱啊,找不到工作,或者有挫败,都是父母的错,
会觉得是因为父母当时干预了我,
父母当时没有给我这个,没有给我那个,父母做了错误的事情,或者是父母没有做,我认为对的事情!
而实际上持续的抱怨,原生家庭曾经发生的经历,并不能解决关键的问题!
这才是关键!
因为我们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角色上。
在网上也看到过,这样的案例说,
有个男生小张,跟女朋友分手了,
分手的理由很简单,
当他想给女朋友买礼物,父母不给钱,他身上的钱,又不能够买到让女朋友满意的礼物,
她带着怨怼和懊恼回家,于是这位男生就觉得我找不到女朋友,都是父母的错。
都是你们不同意我跟她交往。导致我现在,交女朋友心里有阴影。
这其实不是一个笑话,这就是受害者心态。
这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你觉得父母是加害者,
而你是受害者的时候,这个受害者很多时候,会变成一个隐形的加害者。
再举个例子,
既然我是受害者,我必须要去维护,受害者的地位啊。
因此我怎么可以允许自己成功呢,
如果我的婚姻很好,我的情感很好,我的事业很好,我一切都很顺利,我还有什么理由,去维持这个受害者的地位呢?不行吧
所以在受害者的潜意识里面,并不允许自己成功。
因为受害者是可以放松的,
受害者可以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对方。
当受害者熟悉了自己这个角色以后,潜意识会让他维持在,受害者的优越感当中,
因此他去会破坏自己的成功,
破坏自己的未来,
这样可以让他的父母去承担过错,去受害!
也就是说,受害者会变成一个隐形的加害者。
你看我现在一无是处了吧。
你看我现在穷困潦倒了吧
你看我多么的失败。这都是你们的错。
因此当一个受害者变得更加失败的时候,他的潜意识里面会带着快感,
这是潜意识的一种隐形的报复,他会觉得很舒服。
而这种失败。
这种报复
正是,让他的父母产生受害,愧疚,自责的动力。
所以,受害者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清白!他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加害者,
同时当这个受害者,想要用这种方式去惩罚他的父母的时候,他自己的人生其实已经被毁掉了。
在很多的时候,他也不光是受害者,他也想成为拯救者。有的孩子很想要去拯救父母,尤其是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
孩子很想要卷入其中,
这里有个案例
项立的父母一直很懦弱,至少这是项立的看法,因为从项力懂事起呢,他的父母就一直依附着奶奶,也就是父亲的母亲生活。
现在我们把这种人称作为宝妈男。
父亲不想上班,懦弱愚笨,也没有什么脾气,项力的母亲却不同。母亲强势,情绪不稳定,脾气也非常的大,年幼的项力常常觉得,父母生活的并不好,
身为儿子的他长大成人后,项力很强,却毫无办法,
尤其是当他看到懦弱的父亲,心里总是想,有朝一日,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来替父亲扬眉吐气。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能够看出,很多的时候,孩子也不一定是受害者,他也想要成为拯救者,有的孩子很想要去拯救父母,尤其是当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孩子很想要卷入其中,想要去维持平衡,努力让这个家庭完整
避免家庭破碎,不想失去父母任何一方。
这样的孩子会带着拯救者的关系来到他的生活当中,
因此他也会找到一个新的可以拯救的人,
怎样才可以拯救呢?
他有可能会选择去拯救自己的一段很艰苦的婚姻,
很艰苦的事业,
一个永远不能够认同你的人,
因此,当你有拯救者的情节的时候,这类故事,也会在你的生活中上演。
重点是.
我们并不关心,在你童年到底是谁对谁错?
我们关心的是,我们怎样可以不做那个命运的烈士。
我们可以把那些恩恩怨怨呀,先放一放。
有人这样说:为人父母竟不用经过考核,就直接上岗,我们也试着想一想,
人类繁衍到现在,哪里有所学校培育,人,如何当父母的呢?
我们虽然知道原生家庭的影响很重要,但是我们却没有学过如何做父母。
我们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称职,
他们给了我们许多不好的回忆,父母没有经过学习,但是我们自己学习过吗?
我们不也是稀里糊涂的,手忙脚乱的,就成了别人的父母吗?
如果我们想要成为别人家里的保姆,我们也需要很多正规的培训。
但是我们想要去做别人的父母,你会发现我们不需要任何的培训。这难道不是一个很讽刺的事情吗?
记得有一部韩剧里面的一个情景,
有位女孩在家里是老二。
就连过生日,都得和老大一起过。
一个蛋糕上面还差两个蜡烛。
那个细节,让他非常非常的愤怒。
他向父母去哭诉,去说出了他的感受。
他的爸爸听到了他的心声,爸爸快速去给女儿单独买了一个蛋糕。
然后向他道歉。
爸爸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说: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做爸爸
爸爸也是第1次做爸爸。所以也请你能够体谅。
的确每个人当父母的时候,尤其是第1胎的时候是零经验的
一点经验都没有,就为人父母,当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尤其是在孩子0~6岁的时候,这段时期的信息价值观,自我的定位,自我的身份,自我的判断,会逐步的定型,可想而知,有多少的问题会出在原生家庭!
所以不完成父母的功课,不完成原生家庭的功课的人,她只能成为命运的烈士。
今天我们内容中啊,有几个重点,
我再向大家重复一下,
1.受害者模式
当受害者熟悉了自己的角色以后,
潜意识,会让他维持在受害者的优越感当中,因此呢,他会破坏自己的成功,破坏自己的未来,这也可以让他的父母去承担过错,
也就是说,受害者会变成一个隐形的加害者,因此当一个受害者,变得更加失败的时候,他的潜意识里面会带着快感,
她会觉得,这是潜意识的一种隐形的报复,
而这种失败,这种抱负,正是让他的父母产生受害.愧疚.自责的动力。
第2重点,我们并不关心在你的童年到底是谁对谁错?
我们关心的是,我们怎样才可以不做那个命运烈士。
3.尤其是在孩子0~6岁的时候,这段时间孩子的信点啊,价值观呀,自我定位啊,自我身份的判断,会逐步的定型,可想而知有多少的问题会出在原生家庭,所以也不完成父母的功课,不完成原生家庭功课的人,只能成为命运的牺牲品。
今天的分享又接近尾声了。
我今天要送给家人的礼物是。
去反思一下,在原生家庭当中,你是受害者,是加害者,是拯救者的哪一个,或者是多个角色?
作为受害者,你的愤怒的理由是什么?
作为加害者,让你最想付出的代价,有怎样的结果?
作为拯救者,你又想去拯救谁的命运?
想过后请在本群写出来
好了家人们,咱们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这些你的聆听!我们下堂课再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