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这本书与《断舍离》有相似之处,倡导我们清理掉多余的东西,超越物质。《极简生活》则讲得更加详细,往前走了一步。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将是什么?
当今社会,我们大多数人的物质不再匮乏。但奇怪的是,当我们有很多物质财产时,我们依然可能陷入物质之中不可自拔。前几天看TED演讲,有一则说到当我们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会认为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会认为是名牌包包吗?或者香车豪屋?大约没有人会这样认为。而事实上,现如今,很多人都陷入了物质或者消费的陷阱里(或者说大环境为我们营造的氛围里)。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一旦我们清理掉多余的东西,便超越了物质,转向人生中最重要的方面。在这里,并不是讲没有清理掉多余的东西,便没有超越物质。比如文中主人公的母亲去世后留下了很多藏品,其中包括他从小到大用过的东西。作者准备租一个仓库把这些物品放进去,在前一天,想通了这些东西在与不在都不会改变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也改变不了母子之情。转而把这些东西捐给有用的人。作者固然是一位超越了物质的人,你我选择留下这些纪念物也未必就不是超越物质。极简生活的精髓在于我们应把目光转向人生中最重要的方面,即作者所说的:健康、人际关系、热情、成长和奉献。
作者以“极简生活”为工具,“极简生活”也应该是一个工具,我们用它来获得人生的满足感。这里没有规则,我们可以去寻找自己的节奏。比如作者在提到健康时就列举了几种健身活动。还把健身活动的时间定为十八分钟,这些都是自己的节奏,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只为健康。在物质和成长之间,作者把家里的一切能够提醒他时间的东西都断舍离掉了,比如电视、手机,甚至钟表,他希望把自己的时间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成长或者其他四项。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扔掉钟表和手机,我们需要时间提醒我们该上班了。但我们的行为需要为我们人生重要的五件事服务。正如作者所说,他扔掉电视难道就不看电视吗?不是的,当他想要看哪个节目时,会选择和纪委朋友一起观看,我是这样理解的,观看之后可以讨论,不但提升思考力,个人成长了,还会有积极的人际关系,且这个过程中没准激发了我们对于某事或者未来生活方向更大的热情,能否给予他人启迪也未可知,这也算是一种奉献吧?
再回到篇首的问题,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不是香车豪屋,不是奢侈品,不是各色的手提包。我们都明白这一点,却还是常常通过积累更多的财富来寻求人生的意义。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摆脱掉商家或者其他人给我们营造的消费潮流,把时间用在我们真正认为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上。
我和女儿讨论过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什么?她认为是友谊、舞蹈(她一直喜欢舞蹈,从小班开始就学习舞蹈),我内心里认为是我的终极爱好写作、思考,以及帮助更多的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事实上呢,我们除了上班上学,工作日休息的时间大多用来刷手机,周末假期就是外出商场购物,买各种当季的漂亮衣服和各式买回来很久都用不到的小玩意,然后再去上班挣钱……周而复始。你看,我们不知不觉间被带偏了,并没有沿着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方向去走。我们为自己制定了“纠偏”方法。不定时地提醒自己在我们内心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组团抵抗大环境给我们应在的价值观,努力保持自己的想法并按自己的想法去行动。补充一下,我的女儿还有两个月才七岁。所以,即使是幼小的孩子,也知道自己心底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极简生活》提醒我们去除生活中无关紧要的事物,把我们的精力专注于最重要的东西。其中机巧,需要我们每个人在行动中一点点参透。来,一起行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