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认识了Tyger老师,一路追随学习拼读、阅读到新概念。老师的课堂气氛很活跃,思路也很新颖。我总感觉一次不能完全消化。记笔记自然是帮助消化最好的方式。
刚开始我当然是找一个精致的本精心记起来。要想精心记必须得认认真真的回听。记笔记很花时间。没多久我就坚持不了,笔记开始到处都有。有的在这个本上,有的在那个本上,甚至直播课我会随手拿张纸就记了。这样记笔记当然就混乱了。所以当老师讲到第19节课时要求交前面全部的笔记,我傻眼了。有的笔记混乱的只能自己看懂。有的笔记已经都找不到了。
这样的笔记我觉得根本没法交,我下定决心要把所有的笔记重新补起来。手写太慢太耗时,所以手写了几课之后我选择用手机的特殊功能,语音转文字的功能帮助我做成电子版的笔记。整整三周的时间,只要逮住空闲的时间,我全部都是花在记笔记上。这次系统的听课也让我隐隐感觉到顺着老师课程记笔记的不足。
老师每次课程都是模块化的。有的模块可以和上堂课下堂课相联系,如果能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看,我觉得会更好更方便。纸质的笔记和我之前大量的笔记根本无法做到这样的修改和调整。这样的笔记只记下了老师英语方面的要点,实际上老师讲到的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做父母的心态,与孩子沟通的技巧都是值得学习的,这些不记到笔记里,不系统整理一下,我也觉得太遗憾了。
所以在交完前19课的笔记之后,我将所有的笔记全部挑出要点,手写归类,最终整理成我前19课的笔记精华《妈妈可以教的新概念》。
这次整理虽然非常的费力,但也让我真正热爱上了学习,爱上了思考。我们平常学到的知识,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做系统整理,早晚有一天还会把它还给老师。
我没想到我的笔记《妈妈可以教的新概念》获得了Tyger老师的认可,并在讲笔记力的那节课上分享了我的笔记。看到一个个学友对我发来的鼓励和赞扬,我觉得特别兴奋。
新概念的学习进入了第二阶段,我的笔记风格也在不停的调整,我现在新的笔记风格同样获得Tyger老师的认可,他鼓励我写成简书,分享我的笔记方法给大家。
我现在的笔记是电子版文档形式,方便打印复习,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的笔记是这一课的重点概要。基本上是我听直播课后当堂的课后评价。
第二部分的笔记是课堂精华。我按模块分类,将老师课堂的每句话原貌复述成文字,老师说一句,我复述一句。这个过程中我会做略微的调整,将它整理得更条理清晰。
按模块分类目的是方便之后的再整理。当老师讲完一阶段的时候,我可以按照重点概要放在一起,理论篇放在一起,讲解课文放在一起,知识要点归类放在一起等等的分类法再整理。方便形成适合自己消化的知识框架。
按原文复述目的是方便复习。
一,方便自己整理和回顾。我之前讲过,我觉得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意。可能老师一句带过,但在之后你会发现它非常重要。比如前19节课里,老师课上说过一句话“语言是用来感受的,不要把它学成科学。”这句话在第二阶段学习从句和语法用处非常大。
二,我有工作,平常时间有限,不能有大量安静的专门的时间听直播回放。做成这样的笔记相当于把老师的课程随时装在身边,查找某个要点很轻松。当时没搞明白的地方,在之后也方便回顾。也有利于孩子学习。
这样记笔记非常花费时间,老师一节课一小时,我记笔记需要花两三天的所有空余时间。但是一句一复述的学习方式所有的要点你都不会错过,而且一次笔记让以后的学习更方便。我觉得这样花时间值!
我的笔记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文档的很多功能我还不太会用。以后我会努力做出彩色,有表格,能加图的笔记的。也希望我的笔记方法能对大家有启发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