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认真想了下,我还是想把自己读完《跃迁》写的30张卡片,每一张都重新写成一篇文章+拍一条短视频,所以接下来会有30天连续日更。。。。。
写作就是一种和读者的对话!
这句话是古典老师在讲到思考方式时提到的一句,作为一名持续写作者,我也研发了自己的零基础写作课,还为想要写出人生第一本书的文友提供一对一私教陪伴服务,对这句话非常有同感。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如果你的文字是写给自己看的,那就无需考虑读者的感受,既然是要给更多人看,就是要有用户思维,考虑自己表达的内容能不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而且如今的自媒体时代,我们和读者随时都能交互,比如古典老师写了《跃迁》,我就能针对书中的点聊自己的感受,而他基本上是同步就能看到,还能给予我们反馈,这就是作者和读者的对话。
而且身为一名持续写作者,当我读到这里,我想的是,古典老师是如何做到,让我只翻了几页,就开始源源不断的想要表达自己联想到的?所谓文字的价值,不就是如此吗?能够引领读到的人,开始思考和自己相关的事。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相信随着我不断深入读这本书,会有更多感悟,目前我悟到一点就是,和读者对话,其实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就是分享的点观点要足够刷新认知,而且要有理有据,这样更容易让人信服,亦或者非常能够让人共鸣。当然这个背后是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深刻思考。
这一点,我觉得刘润老师做得非常好,基本上他每篇公众号的文章我都会阅读,尽管有时候有些枯燥,但因为够系统信息量够大,我都会读下去。
第二个层次:
就是在表达方式上,更吸引用户,这个我在写作课上有讲到,一般我们的开篇就要要特别有代入感,这样用户才愿意继续看下去。
其实短视频和写文章是同样的道理,未来我输出文章的时候,也会考虑如何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和行动,就好比你刚好看到了我这篇文章,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写作,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下,如何才能让读者读完我们的文字,愿意和我们交流讨论呢?
你可以在评论区和我聊聊你的想法,当然,如果你身边也有人热爱写作的文友,你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她,或许也能引发对方的思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