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方方用她冷峻的思考和温情的笔触每天在武汉发表一遍日记,“武汉日记”一发表立即就受到热捧,一时间“洛阳纸贵”。阅读“武汉日记”成为武汉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慰藉。然而,令人诧异的是那些平日“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之士,那些“理论功底深厚”、“分析问题鞭辟入里”的“作家”和“砖家”们集体“缄默”了!若是江郎才尽,安心“宅”在家里逗狗撸猫,不够国家添乱也就罢了,却偏偏要假装“伸张正义”,“见好就收”、“浅尝辄止”,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即就“四散开去”,逃得无影无踪了,更有甚者,直接到国外度假旅游,美其名曰“寻找创作灵感”,真让人啼笑皆非!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为新中国成立来所罕见,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打赢这场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军队、公安、医护人员、有志之士火速支援一线,慷慨赴死、共克国难,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和坚韧,涌现了不计其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或推迟婚期或抛下妻儿双亲或驱车千里或跨洋而来或忍受各种心理生理不适,依然坚守在战斗一线,很多人已经为此献出了生命,更多的人视死如归,写下战书和血书,疫情不退誓不退……
秉持人道精神,是我们最基本的常识。一个作家,一个有良知作家的笔触不是应该关注这些战“疫”一线的英雄,揭露批判那些在国难当头“奇货可居”、“造谣生事”、“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丑嘴脸”,关注在黑暗中呐喊、亲人离散的痛苦吗?怎会“江郎才尽”没有“灵感”,又怎会远离故土去他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着实让人费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