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读《宋词故事》,这本书开篇讲的是北宋隐士林逋,他的爱好有两个,一个是是养仙鹤,一个是种梅花,而且终生未娶,他称自己以梅花为妻,以仙鹤为子,这才有了“梅妻鹤子”成语的来源。
此外他还喜欢写字,诗也写得特别好,这些诗被他的门人子侄收集起来流传后世。
其中有一首十分著名的咏物词《点绛唇》。
点绛唇
金谷年年,
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
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译文:
金谷年年生青草,年复一年,每到春来,长势繁茂,乱生的春色谁是它的主人?枝头残余的花朵在蒙蒙细雨中凋落一地。又是离秋,黄昏时分,送行的人在这里话别。远游的人已经走了,芳草萋萋生满前行之路。
这是一首赞颂春草的词,以荒园暮春为背景抒写离愁别绪。故人远去了,唯有满地春草还在原处,似乎寄予着说不尽的离愁别绪。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离愁常用芳草比喻,芳草萋萋往往象征着离恨悠悠。一是因为春草标志季节的更替,春色容易引起游子怀乡的感情;二是芳草繁茂伸展天外,最能表达无穷无尽的离愁情思,正所谓“离恨恰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
此外,林逋也曾写过一首咏梅的诗,名为《山园小梅》,备受后世称道。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百花落尽后只有梅花绽放得那么美丽、明艳,成为小园中最美丽的风景,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黄昏中浮动飘散。冬天的鸟要停落在梅枝上先偷偷观看,夏日的蝴蝶如果知道这梅花的美丽应该大概会喜爱至销魂。幸好可以吟诗与梅花亲近,既不需要拍檀板歌唱,也不用金樽饮酒助兴。
其中最有名的是第二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诗,历来被读者誉为咏梅的绝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