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于趣味》05 美术和生活

《生活于趣味》05 美术和生活

作者: 刘小麦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11:12 被阅读0次

关于写做和诗:

1. 写文章,尽量少用“的、了、么、吗、呢”

我常说,“做白话文有个秘诀”,是“的么了哩”越少用越好,就和文言的“之乎者也”,可省则省,同一个原理。现在报章上一般的白话文,若叫我点窜,最少也把他的“的么了哩”删去一半。

2. 诗分两类:一类玩味天然美,一类写社会现状,不管那类都要诉诸真情实感,只要有真情实感就能出好诗。

就以中国旧诗而论,那几位大名家所走的路,并没有错。其一,是专玩味天然之美,如陶渊明、王摩诘、李太白、孟襄阳一派。其二,是专描写社会实状,如杜工部、白香山一派。中国最好的诗,大都不出这两途,还要把自己真性情表现在里头,就算不朽之作。往后的新诗家,只要把个人叹老嗟卑,和无聊的应酬交际之作一概删汰,专从天然之美和社会实相两方面着力,而以新理想为之主干,自然会有一种新境界出现。至于社会一般人,虽不必个个都做诗,但诗的趣味,最要涵养。

美术和科学

1. 问美术的关键在那里?限我只准拿一句话回答,我便毫不踌躇地答道:“观察自然。”问科学的关键在那里?限我只准拿一句话回答,我也毫不踌躇地答道:“观察自然。

向来我们人类,虽然和“自然”耳鬓厮磨,但总是“鱼相忘于江湖”的样子,一直到文艺复兴以后,才算把这位积年老伙计认识了。

2. 真正的艺术作品,最要紧的是描写出事物的特性,然而特性各各不同,非经一番分析的观察工夫不可。

3. 认识自然,不是容易的事,第一件要你肯观察,第二件还要你会观察。粗心固然观察不出,不能说仔细便观察得出。

4. 美术的任务,自然是在表情,但表情技能的应用,须有规律的组织,令各部分互相照应。

美术和生活

5. 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换句话说,是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受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明白这种道理,便知美术这样东西在人类文化系统上该占何等位置了。

相关文章

  • 《生活于趣味》05 美术和生活

    关于写做和诗: 1. 写文章,尽量少用“的、了、么、吗、呢” 我常说,“做白话文有个秘诀”,是“的么了哩”越少用越...

  • 2020-08-26

    生活于趣味 书法在美术上的价值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美术。 美术,世界所公认的为图画,雕刻,建筑三种。 美术,...

  • 生活于趣味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科学精神是什么? 句话要分三层说明 第一层,求真知识。 第二层,求有系统的真知识。 系统有二:...

  • 生活于趣味

    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同...

  • 生活于趣味

    讲到波澜壮阔,在前则有文艺复兴时期,在后则推十九世纪。两者同是思想解放的产物,但气象却有点根本不同之处。前者偏于乐...

  • 生活于趣味

    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爱好是天然”这句话,真所谓为爱美而爱美,从前没有人能道破。写女...

  • 生活于趣味

    古乐府《孔雀东南飞》,最得此中三昧。兰芝和焦仲卿言别,该篇中最悲惨的一段,他却悲呀泪呀……不见一个字。但说: 妾有...

  • 生活于趣味

    今天又复盘了一下整理情绪的力量,最近身边负能量太多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开心☹️。看了梁工给孩子们写的家书便觉得释...

  • 生活于趣味

    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

  • 生活于趣味

    凡一民族之文化,其容纳性愈富者,其增展力愈强,此定理也。 海纳百川是中华文化之突出特点,兼容并蓄才是其不断繁荣发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于趣味》05 美术和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iq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