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说小白要走的时候,我正忙着准备第二天的汇报材料。从层层嵌套的文件夹中抽离,略有些恍惚,又有一个伙伴要走了啊。
细细算来,自己入职快六年了,从青涩慢慢变得圆滑,但好在底线还在。度过了2年异地借调的日子,经历着父亲重病康复的困境,生活的色彩在自己心中不再像当初那般透明,会有些浑浊。
可是,经历过至暗的人啊,只要有光,哪怕再疲惫无助,都会抬头挺胸向前走,因为背后有重要的人需要我们去守护。
和小白其实挺有缘分,她晚我一年入职,后来才知道,最初面试的时候,她其实和我一起参加的。因为种种原因,她晚来了一年。当初我只记得与H是一同面试,一同进单位,却没想到另一排椅子上还有一个小伙伴。
所以,有缘分的人,终究会相遇。
可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自己的轨道。
小白入职时,挺内向的,不怎么说话,延续了博士期间的勤学苦干,让我常常佩服不已。我便自我安慰,清华的确实蛮厉害。就这样,我看着小白飞速成长,从当初那个不善言谈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专业素养极强的咨询工作者,大家很明显的看到她身上的光芒在一点点绽放。
一七年我异地借调,便和小白接触少了些,只知道在两年里,她当了妈妈。今年重新调回所里,小白也才刚休完产假一阵子。老友相会,有种熟悉加着陌生的感觉,知晓了她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当妈妈后各种不易。而我,由于忙于照顾家里,心情也一直不太好,工作上的调整让我也有些被动,便与小白更多是寒暄问候。
日子久了,便会常常遇见别离。所里同事,小白不是第一个走的,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三年前开始,领导同事陆陆续续走了五六个,当初对这个集体的感恩、好奇、埋怨,也似乎在慢慢变得习惯。同事Z说,龙哥你已经是超级资深的老员工了啊。
是啊,入职六年,所里人员变化了一半,大家都在过着自己的人生。H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小方姐的朵朵已经上小学了,自己这个新兵也成为老兵了,在北漂中安家落户,经历着生活的风风雨雨。小白从研究员即将转变为高校老师,不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自己想好了就行。
人生的路,怎么走都行,选择了就别抱怨。
小白新单位来政审,让我谈下想法。我说,我们处在三十多岁的关卡,我们珍惜当下的每一次选择机会。35至45岁对于研究人员而言是最宝贵的,不会太冲动,也尚有激情,积累和眼界都刚刚好。虽然生活的压力会很大,但也更加不会轻易摇摆。
别离也好,同行也罢,人这一辈子未知的太多,遗憾也不会少,尽量让自己的每一段旅程满足自己的诉求,并让自己尽量快乐点。
祝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伙伴,都能够不负此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