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对“低级快乐”成瘾!
人性有一种基本特征,就是对感到“爽”的东西产生依赖。
“爽”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大脑里有一种叫多巴胺的东西,当人被外界刺激感到愉悦时,多巴胺会大量分泌出来,比如一个拥抱、一句赞扬的话,一场游戏……都会引起多巴胺的升高,人的身体就会涌出一阵阵“快感”,令人陶醉。
爽的浅层次体验有笑话、美食、挑逗、赞美、看热闹,甚至惊恐(不少女孩喜欢看恐怖片就是这个原因);中等层次的体验有抽烟、游戏、整容;深层次体验有性爱、鸦片、豪赌、毒品,就是俗称的黄赌毒。
对比这三者,如果说sex能让多巴胺含量提升100%,则可卡因能提升350%,冰毒则接近1200%!
然而,上帝作为整个宇宙的设计师,他最精巧的一个设计,莫过于让人类自带一个枷锁:凡是能让你“爽”的东西,也一定能让你“痛苦”。
比如美女、美食、美言、美丽的罂粟花,都能让人“爽”,但都会给人带来伤害:美食让人发胖/失去健康;美言让人迷失自我脱离现实;美女让人产生欲望,失去理智。这就是《道德经》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当某种感觉到达抛物线的顶端时,也意味着接下来就走向它的反面。比如吸毒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极大的空虚和消沉。所以,极致的爽快也会带来极致的痛苦。
关键的问题是,人们对快感是会“脱敏”的。也就是说,快感的阈值是会不断升高的。一个人要想一直获得快感,就得不断加强刺激的程度。他需要更持续、更强烈的刺激,才能继续获得快感。
比如有的人抽烟,从刚开始的两天一包,到一天一包,再到后来要一天两包,最后甚至要两根烟一起抽才有感觉。鸦片、赌博、吸毒、色情、嚼槟榔等等,都遵循这个逻辑。
有这样一个实验:在小鼠脑中埋个电极,让小鼠踩踏板放电,每踩一次,电极就会刺激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兴奋。结果小鼠以每分钟几百次的速度踩踏,直到力竭而亡……
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可以被无限满足,促使他无止尽地去追求更刺激的欲望,那么他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有人会说:鸦片、赌博、吸毒、嚼槟榔等东西离我们太远,反正我也不会染上这些恶习。
但这种“上瘾”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其实一点都不远!就以“刷短视频”为例,它跟以上行为其实是同一个性质!
当我们刷短视频时,新鲜和刺激的内容就会让大脑得到刺激,从而产生“快感”。这是现代人寻找快感最低廉的一种方式。
我们刷到的绝大多数爆款视频,都是专业团队不断的钻研观众的喜好,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各种雷人的表演、夸张的表情、各种反转的故事等等,这些内容在平台算法的帮助下,精准的推荐给每一个符合其口味的观众,让我们大笑/爽/刺激……
随着一条又一条短视频被我们划过,我们大脑也需要得到频率更快、更刺激的内容,才能让大脑持续保持愉悦。
想一下我们现在的现状吧,无论是朋友圈还是短视频,我们需要不停的点开“下一个”。这就是潜意识在引导你:下一个会更刺激。这种感觉似乎可以缓解我们的焦虑,但是当我们点开了一个,就会期待下一个。于是就不停地刷新下一个内容……
每次刷完短视频,打完游戏,看完刺激的电影,反而会让我们感觉更焦虑,充满了无尽的空虚……
最可怕的是:这种“爽”的感觉,可以被“算法”设计出来。
“算法推荐”是一套非常高明的推荐机制,它不停的收集我们的数据,站在高维解读你、透视你,审视你,挖掘你内心深处的癖好,知道你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然后无限满足我们的喜欢,你越喜欢什么,就反复给你推送什么,让你无限沉溺其中。
因此,刷短视频的时间越长,你手指就会划得越快……直到你的大脑内存变满为止,此时内容已经无法输进你的大脑。
这时你不仅没有了快感,而且会对外界的一切都打不起精神,对人生也失去了兴趣。消沉沮丧,一切都索然无味。所以每次刷完短视频,我们都会感到失落和空虚。
最大的危害在于:一旦你习惯了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你就很难去做那些“高投入,慢回报”的事情了。比如读完一本书,完成一个工作目标等等。这种事当下的刺激很少,但却有长远的回报,可是我们却对这种事缺乏兴趣。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不能拒绝短视频?因为人性使然,我们都会倾向于那些低俗的刺激,而本能地回避高深的内容。
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正走在大街上,这边有个哲学家在做演讲,那边有两个女人在打架,你愿意去看哪个?
毫无疑问,绝大多少人都会被女人打架吸引,尽管她们扯衣撒泼,粗俗不堪,照样会被人围观。而无论哲学家的演讲多么昂扬,多么有水平,也鲜有人问津。
这就叫人性。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活在“内容茧房”里,一个大约五平方米的笼子里,饿了可以点外卖,无聊的时候就看综艺,玩游戏,刷短视频,或者抢购廉价产品,每天忙的不亦乐乎,还误以为自己是小资。
未来绝大多数人都将像宠物一样被圈养起来,沉溺在各种短暂的刺激和快乐中,被各种互联网内容和廉价的食品填饱,并且乐此不疲。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既然凡是让你感到爽的东西一定会让你痛苦,那么凡是让你痛苦的东西,也一定会成全你。
人生,先苦就后甜,先甜就后苦。这也是世界的平衡法则。
真正看透这个世界的人,都是主动去体验各种“痛苦”。越是能让你在当下感到痛苦的事,越能让使你获得长足的进步,比如晨练/运动/阅读/健身/瑜伽等等,比如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等等。
但这些都需要一个人有强大的上进心,和克制力。你训练的时候很累,你早起的时候很痛苦,你努力的时候很煎熬,你听真话的时候很不舒服,但恰恰是这些让你感到痛苦的东西,才能让你出类拔萃,超凡脱俗!
有一种快速修行的方式叫”苦行“。修苦行的苦行僧必须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事,如长期断食、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忍受酷热严寒等等,以此来锻炼忍耐力,修炼出离心。
痛苦,是一个人觉悟的最快方式。只有用痛苦不断地触及一个人的灵魂,他才能顿悟。
世界上的快乐分为两种:消耗型快乐和补充型快乐。
越是低层次的人,越喜欢用消耗型的方式来寻求快乐,比如娱乐节目,网游,短视频,直播等等,他们是多巴胺的奴隶。
越是高层次的人,越善于用补充型的方式来寻求快乐,比如跑步、读书、学习、静坐、打太极、结识高人等等。他们善于制造内啡肽。
消耗型的快乐唾手可得,可以让我们获得满足感,让我们被舒适圈包围。这时稍微有难度的事,你都不想尝试;而稍微努力一下,你就以为自己在拼命。
补充型的快乐却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刚开始时会觉得很不适应,因为非常反本能,但一旦过了临界点,就会形成一种习惯,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因此优秀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结果。
5000年的中国文化,说白了就是两个字:克己。
克己的本质,就是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价值。但是现在主动克制自己欲望的人已经很少了。当绝大部分人选择被麻醉的时候,只有极少一小部分人选择精进。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觉醒,然后不贪图短平快的刺激,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内不断去深耕、精进。
希望,每一个人认真读完此文的人,都能做到克己,精进。将来那个优秀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克己精进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