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伴随着石臼港的开港开放,我们举家从遥远的东北搬到了日照。那一年我才三岁。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是在港一区里度过的。我的同学基本上和我一样,都是典型的港二代。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父母是港口最早一批的建设者。这里是我们的根,这里是我们的家,这里是养育培养我们的地方,我们就是土生土长的日照港人,没有谁比我们更爱这个地方。
2017年,我的父亲即将年满60岁,今年3月初,随着集团改革调整,父亲提前退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了30年的工作岗位。但是他的心确始终没有离开这里,因为他的儿子还在这里工作。儿子在工作中的表现,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令老人牵挂。
如今,父辈们渐渐老去,逐渐地离开了他们为之奋斗一辈子的地方。而我们,还在继续坚守着父辈们的梦想。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背负着太多老一辈港口人的寄托和希望,我们的责任任重道远,我们的压力更应该转化为矢志不渝地动力。
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想经历过这次改革的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言论。命运本不公平,何必计较太多。港口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爹妈面前受点委屈算个啥?大丈夫能屈能伸,相比较父辈们的奋斗经历,每一段挫折和历练都是一次成长,在爸妈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好样的!在老婆孩子眼里,我们就要做顶天立地的真汉子!
2017年,是我来港工作的第11个年头,也是我在油品公司工作奋斗的第8个年头。人生就像是座过山车,跌宕起伏。从基层到机关,再从机关再回到基层。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境遇。这一年,我34岁。
回到基层,我就想扎根基层,也许这里的土壤更适合我。回到这里,我不想去做一个消极抱怨的人。我是一个真实、感性、乐于分享的人,在这里,我希望和大家一起为公司的发展建设增砖添瓦,我愿意用“宣传”这把利剑去捍卫职工的权益和真实的心声,传递更多有利于港口发展的正能量。
改革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一线大有可为。不能简单的理解成,一线涨工资,机关减工资,这样肤浅的价值观。在这里,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能在这个岗位上赚到多少钱,我们更看重的是在这里的职业发展前景以及个人的发展前途。简单的说,就是认同感。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港口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挖掘培养适合的人才?留住那些真正想要的人才?仅仅是靠提高薪资待遇嘛?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职工职业规划发展体系,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土壤,让职工立足一线,安心工作,循序渐进,稳步提升。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我们能否在党员培养、职称晋升、干部选拔等方面,倾向于那些有一线工作经历,在基层有所为的人。让职工从思想上意识到,没有在基层三五年的工作历练,不要总想着“找关系”提拔。
在这里,我们不仅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还得放下包袱大胆干。与其说是体制僵化,不如说是思维固化。思维要与时俱进,不能总是停留过去。创新挂在嘴上就是口号,只有落实到行动中才是生产力。在这样一个言论自由的互联网时代,千万不要忽略职工群众的“智商”,否则打脸的就是自己。
维护港口的形象和良好声誉,我们人人有责。关键是要从“根上”铲除毒瘤,净化不良风气,营造出好的环境土壤,让职工收益,企业才能盈利,让职工拍手点赞,企业才能健康发展,让职工不断成长,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只有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主人翁的精神,职工才能从内心深处“爱港如家,兴港有责”。
“爱港如家,兴港有责”。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不要忘记父辈们艰苦奋斗创业的历程,就是不要忘记作为继承者的我们所要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不要忘记我们的家庭与港口的命运是一脉相承、悉悉相关的。当我们的父辈以我们在日照港工作为荣的时候,也希望,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子女长大成人后,也能为他们的父亲在日照港工作为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