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读书
言“记”实非“记” 云“忘”岂能“忘”——品肖培东老师《孔乙己

言“记”实非“记” 云“忘”岂能“忘”——品肖培东老师《孔乙己

作者: 道之可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13:41 被阅读12次

    观肖老师《孔乙己》一课实录,心中所感恰如“浅浅小语”:“灵感,如猫的细步,只在你安静的心里蹑过。”此课设计之高度,惟“灵感”可抵。

    以“记得”贯穿全课,肖老师切入角度之新之准之“狠”令人拍案叫绝。思路自然从善如流,由内容感知而重点研讨至主题探究,然问题之设计方见大家之功。

    一、 一“记”识人  引生入境

    “你们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这个问题的设计,在此环节主要体现为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然而肖老师的“不走寻常路”却使这个看似平淡的环节熠熠生辉。教师以数个关于“记得”的问题引学生走入文本:“你们记得孔乙己的生日吗?”“你么记得孔乙己的名字吗?”“你记不记得孔乙己家里的人?”当学生全部否定之后,教师有意创设的矛盾微显,孔乙己其人的“多余”性初露。

    于是,肖老师“转轴拨弦”之效已达,他自然走向下一步:“读了这篇小说,孔乙己这个人物一定会在你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那么,请你告诉我,这个连名字都不被人记住的孔乙己,你在阅读小说后,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阐述。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可以是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也可以是表示境况的形容词,当然,也可以是表示性格的词。”肖老师对于此问的设计指向性是很明确的,以各种类型的词语作为自己概括的内容,既是提示,也是限定,更是一种指导,还是一种训练途径。这个问题的提出顿时使学生的思考更深入一层,学生回答的角度多样,而实则概括的皆是自己印象中的孔乙己。平常教学中,我们自然也会涉及到此,分析人物形象,但肖老师的问题让学生更能内视己心,观人于自己情感最真最浓处,此时提炼出来的人物形象或说孔乙己印象才是汁水淋漓的,才是立体饱满的。这就是问题设计之于文本解读的引领效果。

    学生提炼的词语很多:“可怜”“守信”“迂”“骄傲”“阔气”“悲”“落魄”“长衫”“贫穷”……如果单从学生概括角度而言,已是全面,但教师课堂引导之功则使文本风景层次愈深,美感愈强。如由“落魄”而追问,学生的认识从最初概括的“颓唐不安”显示的对词境的曲解至“他自己在仕途上的不顺利”,完成了对文句的真正理解,教师顺势而结:“这就是孔乙己一生中最大的落魄,最承受不住打击的伤痕”。再如教师在学生提炼出“贫穷”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一生中最大的贫穷是什么?”学生顿悟:“科举考试没有获得功名”。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适时追问,直击靶心,由此,学生对于孔乙己的“记得”中便多几分思索,多几分清醒,感性之情渐揉入理性之光。

    可见,设计背后是教师的独具匠心,是教师对小说解读的精准透彻,唯此,方能从一个“记得”开始让学生迅速入境。

    二、 二“记”品咂  似淡实浓

    肖老师在重点研讨部分设计的主问题是:小说中的其他人最能“记住”孔乙己的又是什么?在第一“记”关注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程度的基础上,教师以此问引导学生再入文本,考查学生从小说细节品咂中探讨重点的功夫。

    学生回答着眼于“伤疤”“考不中秀才的耻辱”“被吊着打”“还欠十九个钱”“暂时记在粉板上”“店里的笑声”等,肖老师在这种“独特”的记忆中让学生懂得这些记得的意义。如何读懂?以“读”品,以“读”悟。既是记得“伤疤”,教师便让学生齐读描写“伤疤”的文字,在“又”“新”“叫道”等词语运用上做文章,凸显记忆之深,嘲笑之狠。既是“被吊着打”,那便还原语境,在分角色朗读中感受小说中其他人对于孔乙己的“记得”所指向的变态的心理满足。期间,肖老师从标点入手,让学生反复朗读不同标点表达的情感的差别,体会人物对于孔乙己之所以深刻“记得”,并非关心,而是猎奇。一个“哦”字在标点的变化中展现不同的声音面貌,而对应的人物的情感也便清晰可闻。那个粉板上记下的名字,学生找到了情节,而肖老师找到了灵魂:“孔乙己被大家记住,只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生命,是他的离奇曲折的某些故事,是他伤疤残腿的伤痕累累的谈笑,不关乎生死。”这句话对于孔乙己被“记得”意义的概括极为深刻,让学生体会文字由“淡”而“浓”,感情由“浅”入“深”,源于“记”,而不止于“记”。整个第二部分,我们会发现所有的“记得”不过是为了更好地伤害,这种平庸之恶将千万个“孔乙己”送上了未知的“不归路”。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从最细微的地方品咂文字的味道,不断贴近人物的内心,让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词语、标点在教师高超的点拨艺术下有了强悍的生命力,从而召唤学生去感受,去领悟。

    三、 三“记”揭秘  言“记”非“记”

    最后一“记”,高潮始至。肖老师问题一转:“你觉得这些人真的记住孔乙己了吗?”学生由孔乙己对于其他人的“可有可无”“无所谓”,发现孔乙己其实是一个“被忘掉的人”。这实在是神来之语。原来,所有的“记”都是为了这一个“忘”,肖老师用“记得”教学生读懂“忘却”,教学设计的深意在此显露“庐山真面”:“是的,这是一个被忘记的人。他们记得的只是孔乙己伤疤中的片段,是打折了腿的那种情状,和被打折了腿的讥讽,那是他们的笑料与谈资。但他们忘记的是孔乙己的灵魂、他的内心世界、他痛苦的表情、他悲惨的命运。被人屈辱地记着,被人残酷地忘记,这就是孔乙己!”

    至此,学生读懂了孔乙己被人记得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被人忘记的秘密。而这种忘记,意味着什么?于是,主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学生从孔乙己周围的那些“看客”身上看到了“社会的罪恶”,看到了“人们的冷漠”,看到了孔乙己留给世人的“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的背影中写满了冷冷的悲凉和无声的控诉。

    “记住这个背影,也让它留给当代社会去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人。”肖老师用最后一个“记”字,结束了此课,却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命题:社会与人生。

    言“记实非“记”,云“忘”岂能“忘”,这就是肖老师发于“灵感”、引于“艺术”、归于“思想”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完美结合的绝佳课例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言“记”实非“记” 云“忘”岂能“忘”——品肖培东老师《孔乙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qg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