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补药之前清扫内环境的二陈汤,祛除痰湿的经典方

用补药之前清扫内环境的二陈汤,祛除痰湿的经典方

作者: 中医微尘 | 来源:发表于2024-01-19 13:56 被阅读0次

今天来说说二陈汤,二陈汤只有简简单单的四味药,但却算得上祛除体内痰湿的名方。有些人身体很虚,一吃补药却立马上火,这个时候就可以先吃几天二陈丸清扫下内环境,再吃补药就不会上火了。

那接下来,就来解析下二陈丸吧,首先为什么叫二陈,二陈就是陈皮、陈半夏。陈就是越久越好。

半夏是化痰的,其性是温的,故是温性的化痰类。它最擅长化什么呢?第一个是湿痰,第二个是寒痰。湿痰的特征痰白、量多,强调量。寒痰的特征痰白清稀。其实分不清无所谓,反正湿痰也好,寒痰也好,用的都是温性的化痰药。

陈皮归类是行气类,是行气健脾,燥湿化痰。它也是偏温,是微温。故二陈的基调就定了,化的是寒痰湿痰。

茯苓什么作用呢?茯苓健脾祛湿。脾为生痰之源,健了脾,就是治了生痰之源。

甘草是调中扶正的,这二陈汤中的甘草是炙甘草,生与炙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生甘草多是清热解毒的,炙甘草具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效果。

不是说二陈是四味药,怎么还会有个生姜?生姜是制约半夏的毒性,它们是天然搭配。去药房或医院配二陈方时,是不会给你生姜的,这个生姜一般是回家后自己切几片加的。

生姜与炙甘草不一样,炙甘草是调和诸药,是中和毒性,假如解毒的话,它不专门,除了解附子毒比较专门。但生姜对半夏就是专门,我就干你,我这专门制约你。所以解毒还解的不一样。

有痰不是容易呕吗?所以煎时回家加几片生姜,生姜是止呕圣药,而且生姜也是温的。生姜还有一个很好的作用,止咳,它止寒咳几乎是首选。寒咳的特征是什么呢?晚上加重,还有一个特征,咽喉痒。

那我们能不能说咽喉痒都是寒咳,不能,但确实咽喉痒寒咳的概率比较高。这个就如说江浙多美女,但你能说是美女就是江浙的嘛,肯定不能啊,一样的道理。

咽喉痒时一般多会点游走感的,因为风偏凉。当然,我们不能说都是寒,因为风它可以兼寒,它也可以兼夹热,我只能说咽喉痒,寒咳的概率高,最有效的是生姜,因为生姜可散寒。

一个人痰湿重了,会因为痰湿停滞而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平常若痰多易咯多是湿痰,湿痰的咳嗽有个特征的,它是痰涌上来导致咳。有些人是因咳而痰,有的人是因痰而咳,湿痰的多半是因痰而咳。

痰堵了,就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这也是要加生姜的原因,生姜是呕家圣药。既可以解半夏的毒,又可以止呕,更可以散寒,所以虽然方中没有,其实是必需要加的。

二陈汤,简简单单四味药,但组方精炼,半夏化痰,陈皮化痰兼行气,痰化后,气机能动起来,茯苓去健运生痰之源,阻痰的源头,既化了现有的痰,也阻了痰的来路。甘草调和药性也健补脾胃,生姜解半夏毒,也散寒止呕等。

相关文章

  • 咳嗽痰多怎么办?了解一下祛湿化痰“二陈汤”或许能帮到你

    咳嗽总是嗓子痰多怎么办?了解一下燥湿化痰第一方“二陈汤”。 1.想化痰湿就一定要知道痰湿是怎么来的?痰湿来源:脾运...

  • 关于理痰汤

    原理,摘录如下: 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 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何者?痰之...

  • 二陈汤

    《方剂学》“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一节燥湿化痰剂 燥湿化痰剂,适用于湿痰证。代表方如二陈汤、温胆汤等。 二陈汤 《太...

  • 中医原理

    肥白人多痰。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宜二陈汤加参、黄芪,当归、白术、银花、连翘之类治之 气虚不...

  • 祛除痰湿终极篇

    痰与湿 要说痰,先说湿。湿气是我们摄入的水分,身体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全部运化,无法排出,结果潴留在体内,成为了影响...

  •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 利气调中兼祛湿,一切痰饮此为珍。 导痰汤内加星枳,顽痰胶固力能驯。 若加竹茹与枳...

  • 中药减肥

    人肥的是痰湿、水饮、积滞。 所以,二陈汤乃化痰神剂,也是化油脂的妙方。 二陈汤加瘦三药:苍术10克鸡屎藤20克 泽...

  • 湿痰

    《医学入门》卷五:“生于脾,多四肢倦怠,或腹痛、肿胀、泄泻,名曰湿痰。”当予化痰利湿,宜山精丸、三仙丸,或以二陈汤...

  • 痰湿体质:养生重在祛除湿痰,畅达气血

    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大肚腩是痰湿体质的标志 根据《黄帝内经》,肥胖者可分为三类,即脂人、膏人和肉人。其中脂质人四肢...

  • 二陈汤

    二陈汤及其类方的化裁与应用 二陈汤出自《和剂局方》是由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四药组成。原方用生姜、乌梅入煎,近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补药之前清扫内环境的二陈汤,祛除痰湿的经典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qj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