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七年就是一辈子 之读书摘要

七年就是一辈子 之读书摘要

作者: Sunny_tree | 来源:发表于2016-10-22 18:49 被阅读51次

    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石,持续升级的是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所谓的“独立思考” —— 少有人真正拥有的高级能力 —— 对其最朴素的描述无非是:能够独立地、正确地使用正确的概念。

    可随时调用。

    在任何一个领域,对该领域中重要的概念无知,那就真的与白痴无异。学习就是让自己变聪明的过程,习得那个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琢磨清楚相关的方法论,就马上“不那么白痴了”。

    我们的脑子里 —— 就是我们操作系统里 —— 描述正确的、理解完整的概念和方法论越多,我们理解新概念、新方法论的速度越快,融会贯通能力也越强……理解速度快了,阅读速度放慢一点,效率可能更高呢。

    好书是要朗读一遍的,有意放慢输入速度,让自己的操作系统处理的更从容、更充分。

    聪明人是这样的:他们脑子里有很多很多(起码足够多)清楚必要的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并不见得无所不能)

    固守型的人(Be Good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的表现,更在意外界对那表现的看法;

    进取型的人(Be Better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有无进步,并不在意对外界的看法;只要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更习惯于接受挑战,处理压力,更懂得积累的好处。

    《成功,动机与目标》(Succeed: HowCan We Reach Our Goals, by Heidi Grant Halvorson)。

    只不过是不断清理自己的概念、扔掉该废弃的,不断吸收新的、有必要的概念,并且通过应用不断完善与那些概念相关的方法论。

    巨大压力可能提高高达 43% 的死亡危险……那高达 43% 的被提高的死亡危险,只适用于那些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

    致命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与观念(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甚至致命)的组合。

    不断地对自己所掌握、所使用的概念进行审视,优化,对其更新换代,其实就是在“自主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所谓的“成长”就是操作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

    所谓的“重生”就是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节点;

    所谓的“不断再生”就是我们意识到这些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必要性,于是给自己设置提醒模式,给自己发展自动更新模式的持续动力。

    所谓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描述,就是这样的:

    学会了哪些原本不知道的概念和方法论??

    哪些已有的概念和方法论被进一步打磨了?

    “可量化”很重要,因为量化的结果

    是最好的反馈。成长从来都是需要过程的(常常是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有足够的反馈机制去激励。成长可量化了,它就有了足够的动力。而这本身,也是“成长与重生的方法论”。

    你相信什么这世界就给你什么……

    善恶其实是次要的。所谓“人人心里有杆秤”——那秤称的其实是强弱。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去辩解,而是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强。

    自己错了,就承认,并且想办法承担后果 。

    若是两个人的基本概念是相同的、相通的、或者兼容的,一般不会产生争论。若是产生争论了,常常来自于主次不分。

    讨论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

    争论的目标是为了彻底说服对方;

    弱小的个体更容易闹情绪,若是

    有情绪掺杂,那么言论就越发地不靠谱,不靠谱的言论又掺杂着更多的情绪,恶性循环生生不息。

    也就是说,争论不仅浪费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它妨碍自己成为一个清醒淡定的人 。

    读书相当于你与古今中外各路人马交手,最享受的是,那些人不会跟你动怒,也不会用下三滥的手段激怒你以便让你出丑……

    live with it。

    鄙视与争论一样,通常是自身弱小才更容易产生的冲动,常常是自欺欺人的表现。嗯,被鄙视,其实是自找的。

    其实,很多的时候,所谓的耐心、所谓的沉得住气,其实是学识 —— 学识决定一切。

    为什么会吵架?底层概念差异、主次不分、价值观不同、立场不同、历史不同、无仲裁

    沟通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都是讲道理的人(就是肯遵守协议的人)。

    不要跟傻屄争论,他们会把你拉到他们的世界里,用他们多年的丰富经验迅速捣毁你的一切……他们凯旋不用归,而你就惨了,回不来了……

    保持对异性的魅力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为什么婚姻中普遍存在所谓的“七年之痒”?我的解释是很简单:

    七年就是一辈子,一辈子都过去了,下辈子还要过同样的生活,多腻歪啊。

    夫妻不吵架或者逐步减少吵架频率的方法论无非是:共同创建协议,共同遵守协议,共同升级协议……

    向计算机科学学习思考,等同于向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学习思考……

    1、有规定没问题啊,拿出来给我看看呗……

    2、先说清楚啊,我一会儿哪怕嗓门大了,也不是针对你个人,是被你们公司气的…

    跟商家产生矛盾的解决方法论:首先,不能生气。不生气是很好的武器。发生什么事儿,都没必要生气,生气不解决问题。想明白最重要。想明白会导致性情平和。想想就知道了,生气,是最浪费时间的行为。浪费的不仅仅是气头上的那一段时间,更为可怕的是在气头上做的决定常常连带一个很微妙且又复杂当期影响,最可怕的是,这个影响其实很容易产生“复利效应”,我的意思是说,“负面的复利效

    应”……其次,在不生气的情况下,偶尔可以假装生气,这是工具。偶尔提高嗓门,其实是为了达到效果,因为其实并不是真生气,所以可以收放自如。再次,一定要先表明立场和态度。“先说清楚啊,我一会儿哪怕嗓门大了,也不是针对你个

    人,是被你们公司气的……” 这话非常重要,这是在提醒对方,别把自己卷进来。这句话有神奇的效果,不信你试试。最后,只说道理上百分之百站得住脚的话。只挑重要的说,只说绝对占理的事儿 —— 对方哪里最站不住脚,确定了之后,就只咬住那里不放 —— 直至问题被解决。

    当然,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都一样,只盯着问题本身找答案,只能得到最肤浅的结论。上面这四条,虽然已经是很好的方法论了,但其实并不十分高级。真正高级的是这个:多赚钱,快赚钱,有钱到吃得起亏的地步。

    哪里有什么好脾气啊,只有想的明白和想不明白……

    生活中的每个概念都需要审视、清理、升级、再重新审视、重新清理、再次升级的。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的人。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谊的那些人。

    朋友更多是精神上的需求。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

    依附、独立、共生。

    对朋友来说,真正有用的,不是那种肤浅含混的“够意思”,“讲义气”,而是帮助对方成长,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友谊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于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什么叫“闯荡江湖”啊?就是离家走南闯北谋生活呗。那你就是闯江湖的人。走南闯北,要会识人。两种人不能交,第一种,太黑的,第二种,对老婆不好的。

    所谓的大牛,就是那些有能力构建自己的世界的人。

    用嘴道歉的人不值得交往,用行动道歉的人遇到一个就要珍惜一个。

    所谓的情商,指的是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去创造共赢局面。

    两个人交往,也最好尽量避免求人的状态,这样的关系没办法长久。最好是能够创造一个两人共赢的局面,各自都开心。

    不能做朋友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战友的。所以,有潜力可以成为战友的人,和有潜力能作为朋友的人是一样的,需要起码三个特征:一技之长、追求进步、真诚热情。

    朋友变成战友,要有共同目标、并肩战斗、共享成果。

    我有个朴素的经验:哪里不够透明,哪里就可能有高利润 —— 二十多年后,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利润差。

    选择卖贵的东西、或者只卖贵的东西、甚至只卖特别贵的东西,其实是一种策略而已,只因为无论售价、利润高低,维系每个客户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的。薄利多销的一个前提是,那东西质量恒定到客户维系成本极低才行。

    不要跟性格纠结的人来往,他们是别人的“重力加速度”,而且他们特别理直气壮,正着理直气壮,反着还理直气壮,就好像他们有个仓库,里面装着所有地球人每

    人至少一张欠条似的。

    反向筛选,客户以为他们自己在挑货,我却知道我在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方法筛

    选了客户。

    那些买了东西之后就不见了,从来没有再来找过你的客户其实是真正的优质客户,要主动联络他们,要认真对待他们,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才对。

    卖贵的东西,最终其实只有一个负担,就是那东西既然贵,就要真好。

    做出真正好的东西,销售就好像是不存在了一样,放在那里就行。

    把东西做到真好,直至最好,其实是最省心、最省时的方法论。

    这是一个物资极为丰富的时代,这是个任何人都可以光明正大赚到足够多钱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没必要偷偷摸摸地赚钱,没必要昧着良心做事,没必要靠着雕虫小计讨生活。

    终极销售技巧:把客户真的当作好朋友。

    那些酒肉朋友,那些平日里跟你热闹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靠不住的。

    把东西做到最好的人,往往能自然而然地享受这世上看起来最好的一种状态:头上有光环。

    不过,光环效应同时可能是毁人的。光环效应之所以存在,并且能量巨大,本质上就是因为绝大多数人无能力判断,甚至不知道自己其实完全无能力判断。于是,光环效应是迷惑人的,但创造者要抵御这股力量,不能被自己的光环晃瞎了自己的眼镜,灼坏了自己的脑子,要想尽一切办法继续做出更好的东西。

    其实,知识是很难传播的。可以瞬间传播的,通常只不过是段子、谣言和八卦。系统有效的知识,常常被敬而远之,真不知道为什么。

    别闲着没事儿推销知识 —— 那原本是应该先收钱再去做的事情,难倒不是吗?不收钱,还受堵,何必?

    推销知识很难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仅仅说是肯定没用的,得做,不然说没分量;

    做都不一定是有用的,得有改变,没改变不算数;

    有改变也不一定够,得有看得见的改变,看不见还是没分量;

    有看得见的改变还是不一定成功,因为对方可能并不服气;

    改变太大了也不行,因为对方一看,吓倒了,直接放弃了……

    该干嘛就去干嘛,说那么多有什么用?

    做了,就有变化,有变化,自己先开心,别人看不看得到其实并不重要罢?

    少说导致更专注,更专注导致变化最大化,有时候吓到别人,也怪不得自己罢?

    说服他人的终极诀窍:1)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把结论塞给对方。2)自己成为榜样,对方若是认同,自然就会追随。

    践行,才是真正的学习;也只有践行,才可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只有改变,才会成为榜样。若是已经成为了榜样,根本不需要说服过程,用不着费那些口舌。

    有效沟通,真的很难。与其花时间精力推销,还真不如把那时间花在自己身上,默默地成为榜样好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历史上所有的英雄,本质上来看其实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Persistent Problems”(永存问题),指那些持续存在的,反复出现的,好像

    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

    pe rsiste nt : adj. 1) 坚持不懈的 2) 持续存在的、反复出现的

    贫困、不公、疾病、死亡、战争、犯罪……等等,都是整个社会、所有社会长期无

    法完全解决的问题。

    对于永存问题,正确又简单的方法论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暂时)别去解决了罢。面对永存问题,尽力就好。

    有些问题,看起来很重要,实际上却没那么重要(不是不重要) ,把时间花在解决它们身上,实际上是浪费的,效率低下的。

    彻底的完美主义者都是脆弱的。

    只不过,随着能力和实力的提升,有更多机会、有富余的时间精力去关注更为细节的问题,乃至于大师们做事,在细节上比业余爱好者更为精致。这是能力与实力提升的结果,不能反过来看。雕琢细节本身并不能让一个人自动成为大师 ,或者让一个作品自动成为经典—— 因为最重要的东西没做好,细节再好没用。

    主次不分,是绝大多数人的永存问题。我们不能这样。如果有问题非要解决不可,我们一定要分清楚那里面的主次,把最重要的先做好,这个做到了之后,再去关注细节,而这样的时候也确实有能力关注更细的细节,否则,本末倒置,一无所是。

    演讲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我要有足够好的内容。在讲演的时候,什么是足够好的内容?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他们之前未知的信息?(已知 vs. 未知)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他们之前未重视的信息?(次要 vs. 重要)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理解足够简单应用足够容易的方法论?(简单 vs. 复杂)

    永远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 —— 先去做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事儿,先去解决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问题,至于细节么,那是要等到前面那些事儿做完之后再去做的事情……所以,有些问题不用解决,至少不用在最重要的问题被解决之前解决。

    学习本来是并不困难的事情,但起点上偷懒了,起点上不扎实,后面才因此变得困难起来,问题不断,直至寸步难行。

    国内校外英语培训机构的所有收入都来自于那些“一辈子都没学会主动查字典、用语法书的人” —— 这是个可以生出若干个上市公司的庞大产业,我从来不觉得那是教育,我只觉得那是在欺负人……

    各种庞氏骗局,连绵不断,生生不息。为什么呢?很多人没有过恰当的基础理财教

    育,不懂得 a) 10% 以上的利息就已经开始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不懂得 b) 本金安全比收益更重要(重要很多倍!)…… 就是这么两个基础概念的缺失,造成了一片又一片的受害者,业内叫“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时间就是不可管理的,管理时间的意愿和炼丹求长生没啥太大区别……

    与其控制情绪,不如继续求知,学识才决定人的品行和生活的品质……

    外语发音不好,甚至说不流利又怎样?我使用外语的最大用途是阅读……

    写作技巧都不重要,践行才是创作呢……我就这样把自己活成了行为艺术家……

    想要学什么,我就去教什么,反正我学得快,至少比大多数人的学习经验更多一些,学习时间更长一些……

    谁说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我跑步的时候还听音乐呢,我走路的时候还听电子书呢,我甚至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同时看电影呢!DOS 就是理解不了 Unix 罢?

    法定假日是限制企业的,不是限制我个人的,谁说过年之外我就不能回家看望父母了?

    有时候效率并不重要,长期努力更重要,音乐认知上我有过脑受损,但三十年过去了,不也恢复了不少吗?

    为什么要坚持锻炼呢?答案是: 本金最重要。

    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就是那么一瞬间。

    一方面,专注于自己的进步,让自己成为能解决更多问题、更大问题的人—— 只要时间足够久,进步是一定的;

    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给解决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那些可能解决很大问题的人。但必须牢记,解决那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此人的责任,也不一定是此人能有的运气。

    总结:(一)有些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 (二)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 (三)有些问题可能会自动消失 (四)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 (五)有些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 (六)有些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七)大多数问题需要特定的人解决

    创造惊喜的方法论第一条,就是1.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 2.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3. 保持开放,不要给自己建造围墙。4. 持续学习,学习,从来都是创造惊喜、创造好运的最优路径。每个真正习得过技能的人终究有一天会发出惊叹:真没想到在这里可以用上!5. 创造更多的连接。6. 保留适当的随机,随机就是不讲究因果的,所以,这样的事情需要千百年才能形成学科,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刻进人类的基因。学习的时候不要问有什么用,因为不一定在将来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用到。本质上来看,这也是一种放弃直接因果判断,利用一定的随机性创造惊喜的方法论。7. 多管齐下,齐头并进。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不要做一个低级的单任务操作系统。

    所谓“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其实只不过是打磨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使其完善,乃至于你不大可能去做未来可能产生恶果的事情。

    笃信逻辑,精于推演,是 活在未来的关键。有些事情,有些选择,在做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未来一定会倒霉,这样的事情不能去做。

    学习 就是掌握一系列新的 概念 。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乐观是一种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才能生成的一种态度。

    学习就是反复打磨概念与方法论,等着注定的惊喜注定地发生。

    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多任务操作系统 ,我们的输入设备那么多,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不是多任务操作系统如何处理?别听某些愚蠢的心理学家在那里“有根有据地”证明切换任务多么降低效率……这帮人是属于那种天天做一套却努力相信另一套的人。从小上学,就是第一节课语文,下节课数学,再下一节课生物……我们从来都是一天里处理很多事情,面对很多领域的,你什么时候见到一个学校这样安排课?第一周只学语文、下一周只学数学…… 就这样一路读到博士,竟然写篇论文说切换任务浪费时间降低效率,这也太过份了吧?

    通过恰当的统筹,让自己多开几个进程,齐头并进地去做一些事情,永远是提高效率的基本手段。 而多管齐下,齐头并进,也是创造惊喜的好方法,理由很简单,效率搞了,成果就多了,成果这东西,跟之前提到的“连接”啊、“节点”啊一样,越多越好,这些成果本身也是节点,它们之间也会产生连接,最终一样产生聚变,至于能够获得什么,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一定会有所获得。

    创造惊喜的方法论,有这么七个:

    1.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

    2. 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

    3. 保持开放

    4. 持续学习

    5. 创造更多的连接

    6. 保留适当的随机

    7. 多管齐下,齐头并进

    无论是谁,若是只有一根筋,总有一天会倒霉。

    在我找到“门道”之前,我就是一只苍蝇,乱打乱撞实际上就是最佳的选择、最佳策略。

    找到门道之后怎么办?我会马上把自己调到另外一个模式“蜜蜂模式”。 既然自己已经有了正确的敏感,那就应该不断打磨那个敏感,让那个敏感为己所用,让自己得更远、更高。

    调整焦点: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论

    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转换焦点 :

    不是问自己,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而是问自己,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两个问题的区别在于,第一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自己身上的;第二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大势本身上的。

    把焦点放在大势自身上,而后开始思考,思考的结果常常是一样的:** 必须跨界**

    想到,就要琢磨清楚;搞明白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开始行动,在行动中继续思考,在行动中不断调整,在行动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在行动中主动创造各种好运气…… 这就是所谓的“ 主动选择”了。

    IP 多维化

    真正的大势,很少频繁出现,尤其对个体来说,能够感知的大势更少。

    选择 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 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更应该关注优点而不是缺点,等等,也都是转换焦点这个方法论的重要应用。

    朴素准确的描述带来清晰准确的理解。

    我们不仅应该优先关注这个世界的未来,也要 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为什么我们这么自信,自信自己可以活在未来呢?理由简单而又清晰,我们是掌握了方法论的人,一旦我们通过研究通过思考,发现某个属于未来的大势出现的时候,我们早已调整过自己的关注焦点:

    不是问自己,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而是问自己,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的,其实是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如果一个系统不能容错,那么它就是脆弱的。因为 任何一个在现实世界里运转的系统所面对的,必然是一个不完美的、不理想的、各种意外频繁发生的现实世界 。有一点错,就直接停止运转,那系统基本上就是个废物。

    没有冗余度设计的系统,通常不够健壮,不够可靠。

    有容错能力的系统更为强壮,有冗余度设计的系统运转更为持久……

    一切更为健壮的都要耗费更多的成本。

    有了容错机制之后,最重要的收获是:学习范围广了,思考更为深入了。

    容错是自己的事儿。

    %为什么一定要自学?%

    “自主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就是反复自学的过程。

    自己的灵魂必须自己塑造,交给谁搞都不可能放心 —— 这事儿必须自己来。

    教,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自学很简单,其实就是不断习得、积累、研究、打磨、升级那些概念和方法论。进一步来看,自学能力是靠积累增强的。

    善于自学的人,最终会形成一个重要的能力:融会贯通。

    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善于学习的人会越来越善于学习,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因为在一个知识点上的感

    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另外一个知识点上发挥效用。知识点(概念与方法论)就好像是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它们自己会发酵,它们自己会相互连接,它们自己会相互碰撞,进而产生出更多有生命的东西。

    学习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必然产生惊喜(意外的好运,Se re ndipity)的日常活动。并且,那些伴随着惊喜的幸福感(多巴胺分泌)就是一直在持续增长。

    自学这事儿,方法并不首要,首要的是态度。

    有一类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了自己而做,即便在某件事儿上做得并不好;

    另一类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了别人而做,即便在某件事儿上做的还不错;

    在这样的理解下,是无论如何都得不出“上学其实没什么用”的结论的。

    在这一点上,人与人之间开始分化,为自己而努力的人逐步变成所谓的精英,为别人对付事儿的人逐步变成所谓的庸众。是啊,为自己做事儿,就肯定更努力啊!为别人做事儿就自然而然地应付了事么!

    “进取型”选手做事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做事的收获,最大的部分不是来自外部的奖励或者赞赏,最大的部分是自己的进步;即便在做得不足够好的时候,甚至外部只有忽视和鄙视的时候,收获依然清晰:无论如何都有一些哪怕看不着但确实体会得到的进步啊!但这也确实是个非常隐蔽的陷阱:

    明明是为了别人而活,却真切地感觉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明明是为了自己而活,却最终不仅显得也确实是“大公无私”。

    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时,基因也会发生变化。

    智商却是可以习得的、可以积累的,又因为这种通过锻炼习得的特性(Acquired Characteristics)竟然是可以遗传的……

    %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

    书大抵上分为两种:虚构类(Fiction),非虚构类(Non-Fiction)。读非虚构类的书籍,是为了获取新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让自己获得进步;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看非虚构类的书籍,从中获得的愉悦,感觉更大,因为那种愉悦通常有更为坚实的支撑 —— 进步。

    遇到好书,我会抽时间朗读完,一本二十万字左右的书朗读完,也不过十几个小时,中间断断续续,也能一个星期内搞定。更多的时候,时间花在那些需要停下来认真思考的部分,需要停下来心平气和地开开脑洞的部分,需要反复搜索寻找更多资料与关联的部分……反正,眼球快速移动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这事儿,慢,即是快;快,便是无。

    完整性阅读,是没办法有功利性的。检索性阅读。这种阅读本身就是功利性的,比如为了支持某个论点去搜索更为精彩、更为经典的事例;又比如为了思考得更为全面,去翻翻不同属性的人群是如何看待某个问题的;再比如,为了以上同样的目的去检索自己已读过的书库……

    信息这东西,必须系统才有价值。碎片化的信息也许有用,但就算完全忽略,也不至于致命。舍了就舍了,没啥。这种勇气其实不少人都有,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害怕错过什么,是一种情绪,来自于空虚的情绪: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就渴望有一点什么,所以就特别害怕错过任何机会。

    一定要读书,而不是把本来只不过是获得知识的辅助手段而已的杂志、文摘、新闻等等当做唯一主要手段。买好书,读好书,读懂好书,然后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

    一头扎入内容之前,最好把这些概念大致过一遍,不理解没关系,哪怕先记住那些概念的名字和先后关系都很有帮助。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整理这些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消化”的必要过程。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后总结,向前预期 —— 这是最基本的理解技巧。

    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下,理解速度会不断积累,最终不断加快 —— 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有共同点:它们不一定能用在哪里,它们早晚必然融会贯通。所以,理解过的东西越多,理解新的东西就越快。说穿了,理解能力差,无非就是见识少,仅此而已。

    我有一个奇怪的本领:就是,把一本书拿过来,我即便读不懂,我也能读得完。

    读不懂怎么办?没关系,只有一个办法靠谱: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反复读很多遍。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本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重要的知识,从来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获得的。一下就能学会得东西,通常上价值不大。

    一定要用起来。 很多有用的东西,之所以最终没用,是因为压根没用过。知识无用,这是二货思维,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哪怕巫术都有用,更何况知识。可是不用的东西,没用起来的东西,还不如虚无 —— 因为读过、学过,时间与精力已经耗费了,这可是最宝贵的不可逆不可回收不可再生资源!

    暂时用不起来怎么办?教!我总是重复这句话: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把你学到的,总结好的,琢磨清楚的那些知识(不是胡说八道的那些东西)传递出去,分享给你身边的人。“教”,不一定非要像老师一样在课堂上给一帮学生讲(还不允许他们打断)……“教”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分享”,就是“教”的一种形式。

    分享,不仅需要能力支撑,也是培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知识分享,没有成本,只有收益 —— 双方都有的收益。

    分享的技巧很简单:1. 真诚,只分享自己确实觉得好的东西;2. 也是真诚,绝对不能居高临下地装蛋;3. 还是真诚,对方完全有可能不理解你。

    这个概念、这个方法论、这个道理、这个知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与喜欢学习的人泡在一起 。寻找那些终生学习的人,把他们当作朋友,把他们当作榜样。

    一般来说,大量阅读非虚构类知识性书籍的人,阅读数量会比普通人大出好几个量级,因为他们除了研读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阅读: 检索性阅读,就是为了检索某个理论或者实例甚至只是为了获取一个数字而去快速浏览…… 所以,这些人除了大量研读书籍(还不包括必读的一些论文、杂志文章)之外,还读过大量扫过一眼或者扫了一遍,做过摘要的书籍。

    对于那些真正渴望知识,尊重知识的人来说,不让他读书是最大的惩罚。而对于另外一种人来说,书完全不是必需品。

    每个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是那些关注自我成长的人的最低要求。 这个要求其实并不低,因

    为要读的是“好书”,而不是随便哪本书;必须是那种读过之后能给自己带来改变的书 —— 又因为要靠践行来判断是否学到,所以阅读成本其实非常高,所以才更珍惜。

    有繁殖力的知识,引发思考,引发行动,引发改变,形成新的局面,并且,那些有繁殖里的知识,还会帮助你吸收、理解、运用更多有繁殖力的知识。再比如说,概率、统计,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个世界之外,甚至可以直接用来赚钱……

    若是我们习得创造美妙曲调的方法,我们就也可以创作。

    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1. 可以积累,因为它有积累效应

    2. 必须应用,因为它有指导意义

    3. 值得传播,因为它可造福大众

    在硬盘越来越大越来越便宜,云存储满天飞的时代里,“博闻”更重要,“强识”却早已不再是什么优势了。

    把大量用来“牢记”的时间,直接输入到“践行”之中,好像更为牢靠,更为划算。

    保持好奇心很重要,但若是竟然养成了猎奇心理,那就算是掉进坑了。

    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切换模式,否则就事实上完全无法面对、彻底无法研究。

    我们接纳任何新生事物,都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它相对更好而已。在面对、或者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它的优点,而不是它的缺点。

    类比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新生事物的;

    类比不应该是我们用来定义新生事物的。

    投资必须自负盈亏,所以只能、且必须靠独立思考;

    只有投资未来才有真正的胜算,投资的收益才可能大到有意义的地步。

    学习就是用自己免费的时间与精力再加上少量的金钱去投资自己的未来。 有人开玩

    笑, 人丑就要多读书;事实上,我认为没有巨额继承资产的人就应该多学习…… 可惜,大多数人被“ 重力加速度”限制住了,因此,在他们的世界里,反智才是主流。

    要做正确的事情,哪怕很艰难也要做;错误的事情,越容易越不应该做。

    超越绝大多数人的窍门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办法活在未来。准确地讲,活在不久的未来。

    笃信逻辑。用逻辑去判断明天会发生什么。

    如果我们判定这是个知识变现越来越容易地世界,难道你不能预测这样一个结果吗?你的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将来的收入就会越高。

    凡事都可以预演。做事之前常常要在脑子里预演至少一次 。

    做好你的功课。 (Do your homework.)

    花一点时间,想象一下几年之后的你,你希望到那个时候,你自己是什么样子?然后,倒推回来, 提前按照那个标准学习、工作 。

    按照未来的你所需要的标准去学习、去工作,将会构建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

    提前成为未来的你。

    多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未来的样子,多花点时间预演一下,多抬高一点点的标准,多做足一点点的功课,就这样,差异应该就一点点地积累形成了。

    这世上其实没有圣人 ,顶多只有强者和弱者。而那些强者并非完美无缺,只是由于有更多弱者存在,才因此显得好像“完美”。所以,若是非要准确地描述的话,

    这世界根本就没有强者,其实大家都是弱者 —— 只不过弱的程度不一样而已,或者弱的方面不同而已。

    所谓的原罪,很可能只不过是没有学会学习的结果……

    若是今天的我们身上有这些特征的话,基本上都是不尊重知识、放弃了进步的结果。 核心理由在于,我们天生都是无知的,我们需要挣扎才能进步 ,若进步是有可能的,那么我们终将变好,不是吗?

    傲慢是因为认为别人不可能进步,以为自己的优势永存;

    嫉妒是因为认为自己不可能进步,以为他人的优势永存;

    懒惰是因为相信自己不可能进步,所以干脆放弃,一了百了;

    暴怒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可以进步,所以弱者永远患得患失、永远输不起、吃不起亏;所以强者一旦发现自己的地位可能被动摇就自然而然地勃然大怒;

    贪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进步效果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可能出现的复利曲线,所以才生成的不切实际的欲望……

    所有人都有进步的可能,只不过是有没有放弃而已,若不放弃,那最多是进步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未来,每个人其实都是透明的…… 保护隐私其实是做不到的。只不过是你不知道而已,运营商手里有几乎你所有的数据,除了你每个月的话费是多少,给谁打过电话、发过短信之外,你去过哪里,你常住在哪里,你有哪些信用卡,你的信用额度是多少,等等等等 —— 还有很多很多你以为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这个时代的恩惠在于,普通人不必一定大富大贵,老老实实学习、老老实实成长、老老实实工作,做个中产阶级并不是很难 —— 早已不再是“必须你死才能我活”的时代了,真没什么必要欺世盗名的。

    无论学什么,都可以同时向多个人学习(就好像可以多买几本相同领域的书一并阅读一样);只要满足一定条件的人,都可以成为学习对象(就好像挑书那样,设定一些基本条件);总是可以在这个人身上学到这点,在那个人身上学到另外一点;

    甚至可以从烂人身上反向学习如何才能避免变成那种烂人?

    好书永远存在;

    经典书籍永远不止一本;

    经典书籍也有可能被颠覆的可能;

    新的好书永远源源不断;

    众多好书都各有千秋……

    不能改变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不愿意改变。

    改变是个过程。

    改变最初的时候很难显现。

    改变需要足够的时间,所以也需要足够的耐心。

    改变结果出现的时候,已经耗费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很多耐心。

    看到自己的改变,会给自己更多的自信;改变是过程,获得、积累自信也是过程。

    看到别人已经改变的时候,不会盲目地羡慕,因为真正改变过自己的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刚开始用力过猛,就基本上注定会失败。

    “如何解决麻烦”,通常是个伪问题,因为麻烦已经发生了,后果已经造成了,所以其实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解决方案的…… 真正的好问题其实是:如何才能避免制造麻烦?

    不制造麻烦的人不用解决麻烦。

    多观察、多研究、多思考别人的失败与麻烦。

    We'll do what every else doesn't think we could do.

    …… 我们要做所有人都认为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他们就是很有才华;才华这东西,一点点不够用,必须很多很多;

    他们因为有才华而更为勤奋,更不愿、不敢、不甘浪费一点点生命;

    他们热爱家庭,那是生活的希望;

    他们善待朋友,那是他们生存于世的关联与证据;

    他们专注于做能做的事情,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最好;

    他们与之斗争的,不是哪个人、或者哪群人,而是那个把所有人都变成受害者的历史漩涡;

    他们最终从逆境里走了出来……

    理财是人生最重要的技能—没有“之一”,可大多数人就是不会。很多人想学却没学明白,有人干脆拒绝理财—觉得费那劲根本没用。全球都一样。

    所谓的理财,理论上并不应该狭义地理解为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存钱、做预算、控制开销、赚更多利息、赚利息差、正确使用信用卡、购置不动产、投资一些多少有风险的标的,这些都是理财活动。所谓理财,这个定义比较合理、准确:

    如何有效管理现金流—— 这其实与钱多钱少关系不大。

    贫穷与自制力差有很大的正相关。

    年轻人相对是穷的,于是,相对来看需要更多的自制力才能抵制诱惑。这其中的重要因素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时间的感受不同。对一个 5 岁的孩子来说,等待 1 年,相当于等待他已经感受过的“一生”的 20%;对一个 50 岁的人来说,等待 1 年,相当于等待他已经感受过的“一生”的 2% .

    基于以下几个常见的理由,大多数人并没有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理财:

    父母本身很可能没有足够的理财知识和理财活动;

    基数太小的时候,利息什么的看起来很没劲—即使上学的时候学习过复利计算;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体验结果—对年轻人来说,等待的时间显得更长;

    诱惑就在眼前,且显得更大;

    更多的情况下,大多数年轻人对“理财”的定义理解错误,以为理财是需要去银行排长队才能干的事情,而不是“如何有效管理现金流”,于是把一个原本从很早就应该开始做的事情当作无所谓的事情处理了……

    投资理财的成功与否,从本质上来看,与一个人是否聪明的关联是最小的,因为事实上理财需要的知识相对简单,会加、减、乘、除,会做简单的调查比较即可。

    理财最难的地方有两个:对自我的把控、对风险的把控

    这两个都是可习得的,且习得之后不可逆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都是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习得的技能。

    转移注意力是抵御诱惑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手段。

    理财这件事肯定是越早开始越好。年轻的时候理财虽然难,但即便发生风险,损失也不会太多—因为本来就没有太多。等可管理的财富多了才开始学习,一旦损失,就肯定惨重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可怕的是—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这样告诉自己,可能更容易成功:“我得存钱,我才不想跟那些笨蛋一样呢……”

    一个人的自控能力是总量一定的,某些方面的高度自控,会导致在其他方面的失控。所以,在一些事情上适当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其实是健康的,反过来才是有害的。

    海量阅读心理学书籍。

    给自己培养一个不那么费钱的兴趣爱好。

    “节流”固然重要,“开源”才是正途。

    现实是这样的: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整体上来看是会越来越好的,可每个个体的状况却不一定。很多人越来越糟,没有人会自动变好,只有行动才会带来变化,期望本身在没有行动支持的情况下只能变成自我欺骗。

    成年之后,生活的一切几乎都是选择的结果。

    给自己一个机会,在 5 年之后体会一下突然可以动用一笔闲钱的机会。

    赚钱的最正确姿势是躺着。

    普遍来看,普通人的赚钱能力在越来越快地提高;

    普遍来看,普通人在生活必需上的开销所占比例正在缩小。

    在现实中,暴力越来越不值钱了,智力的折现能力早就超越了暴力。

    收入其实分为两种: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

    不管你处在什么年龄,从现在开始刻意寻找那种可以一次性付

    出却能够长期获得收入的事情去做。这种事情不像看上去那么难,甚至有越来越简单的趋势。比如,过去只有靠写书被正式出版才能拿到版税,现在很多人写写微信公众号文章就可能获得读者“打赏”,收入甚至比写书高一点,这就是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刻意”的力量还是挺神奇的,最终那些听起来像是胡说八道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其实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现象。

    慨叹一句:所谓的创作,从某个角度上来看简直就是“无中生有” —— 一种成本长期趋近于零,收入长期趋近于无限的活动。

    未来是不可知的(The Future is unkownable),意味着我们对未来毫无办法,正如我们对过去无可奈何一样。

    未来是不确定的(The Future is uncertain/random),意味着我们对未来有一定的概率可以成功预测。

    科学的敌人并不一定是宗教,科学的敌人一定是那些不愿意改变自己既定人生观、价值观的人。

    因为绝大多数人真的不认为科学与自己的生活有太大的关系。

    学识使人坚毅。

    每个人在各方面的学识不同,于是,在各方面的坚毅程度也不同。

    求知就是求富。因为知识变现不仅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重复的、枯燥的工作应该自动化完成。

    读不懂原理但敢于应用结论的家伙 —— 这也是一种聪明,起码是中等聪明。很多人之所以渐渐笨起来,是因为读不懂原理的话他们是断然不敢应用结论的。

    在一个普遍认为人们其实没有选择的世界里:用以学识支持的坚毅认定其实选择是存在的,并且是可追求的,是有很大相对优势的—— 就是这样。

    知道收入分为两种,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而后更重视被动收入,这也是选择,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更是一个改变未来的选择,不是吗?

    什么是财务自由?被动收入略高于支付足够高品质的生活必需支出所需要的金额。

    有钱不一定幸福。(但没钱更不容易幸福。)

    那么拼有什么用?不还是得了乳腺癌?(不拼的人也有很多得了乳腺癌。)

    我很穷,但我有骨气!(说得好像富人没有骨气似的。)

    正因为富有,他们的勤奋才更容易达成目标,或者反过来,当他们的勤奋没有直接、快速的回报之时,他们也更不容易着急,而是显得更有耐心 —— 时间久了,耐心就真的有了。

    事实上,致富失败的人更容易放弃勤奋,而持续勤奋的人最终不可能太穷。

    有审美意识,有审美能力,有为自己创造美的意愿和动手能力 —— 这是长期培养之后习得的结果。

    审美认知、审美能力,大多数情况下真的与金钱无关,因为更多更重要的审美体系,需要的不只是某一个器官的感受,而是系统思考的能力。比如,除了美食、美景、美人之外,还有很多事物都是美的。

    新颖的蛋炒饭:(1)打两个鸡蛋; (2)放一点葱花; (3)撒一点咸盐; (4)把剩饭放进去拌匀; (5)在平底锅里放一点油; (6)点火; (7)油开之后把拌好的米饭鸡蛋糊倒进平底锅; (8)细火,像煎葱花饼一样煎透,使米饭鸡蛋糊呈金黄色; (9)放到盘子里,用刀切成长条; (10)用手抓着吃。

    教育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拥有更高级、知觉更丰富的器官。

    审美意识的开化和审美能力的积累,自始至终都在影响人们的理财过程。

    高品质生活不一定要等到未来,也不一定要有钱才可以拥有。但未来因为现在开始理财成功的你,一定会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千万不要胡乱从小刻意灌输理财观念,尤其是大多数父母的观念还是错的。要从更本质的地方开始:开启孩子的审美意识,刻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理财也好、投资也罢,要抛弃勇气,注重学识。

    在理财与投资的起点就要明白:成功与所谓的勇气无关,靠的是足够的衡量风险与收益的能力 —— 这才是成功的智慧。智慧的特征是,可习得,可积累。

    风险永远无所不在,真正的问题在于你如何识别它们,如何衡量它们,当有收益可能的时候如何计算风险是否可以接受,以及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承受。

    万无一失且又有收益的事情,没理由不做 —— 其实,学习就是这种事情。

    仅仅能够感知风险的存在,清楚地知道风险有多大,大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大量观察、大量思考才能真正习得的能力。

    我的自我训练是这样完成的 —— 在一段时期里,只要有空就用搜索引擎搜索以下若干关键词的组合:理财 纠纷 投资 失败 自杀 跳楼

    像做剪报一样,把那些新闻、评论等搜集起来,反复读、反复看。前前后后攒了几个月,看了几个月,风险意识就有了很大的改观。

    安全,要靠避险,而不是冒险;要靠小心,而不是勇气。

    历史上,股市(即所谓的二级市场)上的分布大都是这样的:

    ¹⁄₁₀₀₀₀总是赢,且赚大钱;

    ¹⁄₁₀₀₀赢多输少,也赚了不少;

    ¹⁄₁₀₀经常输,也赚一些,但没想象的那么多;

    ¹⁄₁₀到目前为止还是赚的,多少不一;

    剩下的嘛……前仆后继地“被赚”。

    风险与收益一直共存,并且,风险的大小是可以通过对它的了解和学习而被控制的 —— 这是人类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但显然,它不会自动消失,或者自动配合人们的行动。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与它共舞。

    这一代的年轻人和上一代人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最不同的应该是他们所面临的几乎是另一个世界。他们的平均寿命更长了,他们可以掌握的技能更多了,他们的技能变现机会更多了,他们能赚钱的时间更长了……与此同时,他们的生活必需开销比例更低了……还有更重要的:科技的进步正在某个层面抹平贫富差异所造成的生活质量差异。

    买书的钱不能省:在追求学识的过程中,免费常常是陷阱。因为,我们的时间并不是免费的,同时会随着我们自己的学识变得越来越贵。

    买工具的钱不能省:一切工具,其发明与使用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 提高效率。花一点钱提高效率,赚大了;为了省一点钱,却要忍受长期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 —— 只有“屌丝”才会觉得没问题。

    事关安全的钱不能省:家里的电源插座之类的东西,绝对不能图便宜,因为这涉及安全。

    事关终极体验的钱不能省;

    终极体验的特点是,当前的享受不可能用未来的享受替代。

    知识产权的钱不能省

    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让那些有能力创作的人获得“被动收入”、获得财务自由的基础。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有能力创作的人就只能“无产”了 —— 还有什么是比这更阴暗的未来展望呢?

    节省肯定没错,但节省肯定不是创造未来的主要方式。铺张浪费肯定不对,但在一些地方对自己好一点。

    通货膨胀是最可怕的被动支出。

    越有钱的人当时的损失越大,因为他们的资金基数大,所以,同样的比例,

    他们损失的金额要比资金基数小的人多很多。这很容易理解。但反过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越有钱的人,“恢复能力”越强,就好像受了同样的伤,身体强壮的人相对更容易复原一样。

    利息对借款者来说也是很可怕的被动支出。

    生活必需品开支其实是一种被动支出。

    甄别“必需”和“必虚”

    所谓“必虚”的意思是说,虚荣心使得那个东西看起来“必需”。

    尽量剔除瘾性消费

    只能靠自己去判断。

    人一辈子基本上要靠3种力量:体力、智力、财力。

    有两个自然规律在人类史上从来都没有变过:只有第一被重赏、财力积累无上限。

    自然规律就是“老大通吃”,发展到今天,这个趋势越来越夸张。创投圈里流行一个朴素的认知,其是古老的自然规律:这个世界,只有老大,没有老二。

    长期积累本来就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事情。积累就是难得的习惯,且要长期,这就难上加难。即便有人做到,历史上也有观察 —— 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为什么呢?只因为积累教育实在太难了!但这确实是唯一靠谱的途径。

    只有养成积累的习惯 —— 无论是在哪方面 —— 才是抵消被动支出的最有效手段。

    周期是理财投资活动中最为关键的考量因素,是开始实践之前必须学习、研究、掌握、遵循的理念和现实,可惜总是被忽略。周期也是市场上大多数理财书籍中干脆不提,或者放在最后一笔带过,实际上却是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知识点。

    不深入了解周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判断,整个理财投资活动基本上就等于是没有判断的行为,甚至比不过两个人抛硬币赌博。而在这样的时候,墨菲定律一定会显灵:如果一件事可能变坏,那么它一定会变坏。

    关注周期,以及多个周期背后显现出来的真正趋势,会给你一个全新且更为可靠的

    世界和视界。进而,几乎一切事物,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都有它自己的周期。而他们的周期不大可能一致。

    每次巨大技术变革出现的时候,都有一批投资者死在路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看到了所谓的“趋势”,却忘记了或者不知道真正的趋势需要 1 个以上的周期才会真正显现。回顾一下历史吧,互联网、NetPC(后来所谓的“云”)等都是如此。再

    如,我相对比较了解的比特币,现在在这样一个阶段:比特币正在引发很多人的愤怒。

    对周期的深入理解,甚至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在我看来,所谓的不屈不挠,所谓的坚持不懈,更多的时候,只不过是因为对自己身处某个周期的某个位置非常了解,所以才更容易作出的决定。

    真正专业的理财师、保险师最终都是从你的情况出发,即从你身处的生命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具体节点出发,制定你的理财计划。

    繁殖能力强是王道。拿到理财与投资里说,就是存的越多越好。

    可越是重要的东西,说出来之后越是简单到令人不由自主地轻视。

    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的价值观决定的。而所谓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人分辨好坏主次的思维体系。

    审美能力让我们分辨美丑,价值观让我们分辨好坏。于是,正如审美能力能够影响生活品质一样,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价值观影响选择,选择影响行动,行动构成命运。

    不做没用的事,这也是一种价值观导致的选择 —— 因为无用功是一种浪费,是不好的。不淡定没用,淡定却好处多多 —— 起码不影响心情,也不影响身边的人的心情,不是吗?

    每一次愤怒的背后,都有价值观的操纵,对错、好坏、是非的混淆 —— 最终就这么点事。而这样的观察和思考又进一步使得我没办法乱生气 —— 有什么值得生气的呢?都是想不开造成的。平时人们所说的“想不开”,其实无非就是“价值观混乱”。

    是什么影响价值观呢?我觉得与影响审美能力的因素是一样的:还是学识。

    这个时代的好处是,学识相对容易获得,而且越来越容易获得。读书其实越来越便宜,早已不像过去,只有贵族才有资格读书;正规教育体系固然有很多问题,但毕竟义务教育真的普及了;人们讨论的问题越来越开放,而拥有健康好奇心的人刨根问底也越来越方便 —— 若是能读懂英文,再加上 Google,那简直没有边界。

    一个人的性格是长期自我选择积累的结果。

    “险盲”是我借用“文盲”这个词的结构杜撰出来的一个词汇,是指那些不了解风险,不知道如何回避风险,更不懂如何控制风险的人。

    风险教育应该是理财教育,甚至应该是整个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要平静地接受第一个事实: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第二,一旦未知存在,就有风险存在。第三,衡量风险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赌注的大小。第四,抗风险能力的高低本质上就是总赌本的大小,尤其是在面临同样概率的风险的时候。第五,冒险没问题,但尽量不要被抽水。

    假设有两个人玩公平的抛硬币赌输赢的游戏,规则是:赌注大小恒定、直至一方输光游戏才能结束。请问,最终决定输赢的是什么(单选)?

    A.手气 B.谁先抛硬币 C.抛硬币次数 D.总游戏时长 E.以上皆是 F.以上皆不是

    动不动就把自己的全部赌进去。赌注太大,则意味着结果无法承受。

    赌注相对大的时候,智力会急剧下降。为什么高考的时候总有一些人考砸?就是因为赌注(未来一辈子)太大,以致压力太大,进而无法正常发挥。

    历史上所有成功的庞氏骗局都有一个普遍的重要特征,那就是“加入费用惊人地高”,因为只有这样,进来的人才能普遍不冷静。

    所以,人真的不能穷,不能没有积蓄,否则真的会在某一瞬间突然变傻。另外,永远不要“All In”。这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空话,真的需要放在心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年就是一辈子 之读书摘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th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