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我发展心理学听课笔记2

自我发展心理学听课笔记2

作者: 小菜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15:12 被阅读0次

    第二章 如何启动思维的进化

    认识心智模式:辨识防御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关于它们的意见所困扰。

    意思是说,世界的样子尽管只有一种,但真正如何影响我们,取决于我们的想法。

    例如,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从外部找原因有人从内部,有人习惯找问题有人习惯想办法。

    这就是心智模式,它是我们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心智模式的两个作用

    第一,它塑造了我们的经验,影响了我们的情绪。

    第二,引发行动。

    有效的行动是一种积极循环,拖延则是一种消极循环。

    觉得人好,接近他可能会真觉得好;觉得人差,排斥他,就真觉得他差。

    成长型思维和防御型思维

    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尤其是我们和妈妈的依恋关系。

    自主性体现了对世界的自由探索。

    胜任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体现了不断成长。

    有这三种因素的人,说明是成长型思维。

    反过来,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的人,容易陷入另一种心智模型——防御型思维模型。

    他不愿探索世界,他追求可控,他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一直在不断寻求安全感的循环中无法抽身。

    成长型的心智模式,就是通过改变我们对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角度,发展出对世界更灵活的应对方式,它是人类的智慧之光。

    在行动上,我们要改变世界;可是在思维上,我们要让世界改变我们。不是变得简单,而是变得深刻而复杂。这就是自我发展之道。

    这一章的第一部分,讲防御型思维的三大天王: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第二部分,讲成长型思维的一些特征,以及帮助你从防御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的有用工具。

    最后一节,讨论思维进化的辩证法,也就是成熟的、有弹性的思维是如何进化出来的。

    僵固型思维:为什么你会活在别人的评判中?

    这一讲是防御型思维的第一天王———僵固型思维。

    智商测试会给出一个人的智商。高考成绩决定能上什么大学。有些企业招人会要求985或211高校毕业。

    那么人的智商是否是固定的呢?能力是否固定不变呢?人是否能够根据能力分为三六九等?

    这节课主要意思是说:能力并不能预测一切,而且能力可以改变。

    僵固型思维导致“脆弱的高自尊”

    有个高考考了名牌大学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却开始挂科,然后一蹶不振。

    做心理咨询时,他认为自己考上大学全靠运气,其实自己很水。现在的挂科把他打回了原形。

    这类人遇到一点挫折很容易一蹶不振。他们常有一个共通的特点:他们的“自我”是很重的。

    他们顺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厉害,遇到挫折又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们更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很重的证明自己的包袱。

    陈老师把这种心理状态叫做“脆弱的高自尊”。

    他们在成长经历中,可能并不缺表扬和赞美,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导致如此呢?

    夸孩子“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有一个教育实验:

    被夸聪明的孩子,接下来不愿再选择更难的题目;被夸努力的孩子却愿意。前者更容易撒谎以求表扬。

    该研究的结论是:

    跟我们所想的不同,夸孩子聪明不仅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还会削弱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因为两者带给孩子的心智模型不同:

    被夸聪明的孩子接受的是能力固定思维,他们会刻意维护聪明形象。

    被赞努力的孩子接受的是成长思维:人的能力不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关注自我证明,还是关注能力成长,是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重要区别。

    僵固型思维的人认为努力可耻,就算努力也会偷偷努力;成长性思维的人以努力为荣,认为努力是激发能力的手段。

    僵固型思维的人不愿接受批评,成长型思维的人善于从批评中找到有益于自己的建议。

    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促进自我发展

    僵固型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防御心态。这种人过于关心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却忘记了关注怎么做事。

    他们认为自己的价值是由别人来评价的。这其实也是不安的一种表现。

    我们应该在与世界的真实互动中发展自我,而不是死守着一个僵化的自我概念。

    12 | 突破僵固型思维:如何“正确地”犯错?

    成长性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因此会把注意的重点放到通过努力来获得能力成长上。

    而僵固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会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聪明和维护自己的聪明形象上。

    那么,怎么从僵固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呢?

    改变对错误的认知

    人要成长,只做熟悉的事情,肯定是不够的。能力的成长,来自于挑战。

    挑战意味着尝试能力范围外的事情,即使努力解答问题,也有可能答错,这时环境会反馈给我们。但不管如何,最终结果是对问题有了更深了解。

    所以聪明和能力所形容的不应该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个体和环境的互动方式能否促进能力的成长。

    适应是一种强大的学习机制,僵固型思维的人不敢面对挑战,失去了这种机会。

    克服僵固型思维的核心是:改变对错误的认知。

    面临未知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会犯很多错误,但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机制。越早犯错,越快修正,才成长的越快。

    注意错误不等于失败,错误与能力无关,再厉害的人也会犯错。错误说的是事情的结果,而失败就引向了个人评价。

    管理错误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

    《原则》一书作者所掌管的桥水基金鼓励员工犯错,甚至记下来供别人学习。他们还注重对错误原因的讨论。

    这体现了一种对错误的开放态度。

    阿里云总裁王坚说当年阿里云犯了很多错,但多亏犯的早,能承受的起。他说,学费是一定要交的。

    第二个方法,是突破自己不会犯错的形象。

    新人常不好意思请教老人,他们会觉得可能遭到鄙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问我?

    这就是为了维护什么都会的聪明形象,而把自己封闭起来,结果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

    其实新人完全没必要如此。即使是高人,也可能犯错的。而且就是高人犯错,别人也不见得就无法接受。没有人一辈子不犯错。

    第三个方法,是制定犯错计划。

    陈老师竟然建议一位怕犯错的来访者每周犯5个错误。然后记录下这些错误,反思错误的后果是不是真的那么严重,并思考从这些错误中能学到什么。

    当然,有些错误的代价太高,犯不起。比如说有的错误会导致你一无所有、家破人亡,那你就要小心了。这其实是赌博。

    通常,年轻时的试错成本低,刚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试错成本低,所以早点犯错吧。

    要更正对错误的认知,错误是人生的一部分,有时人生会因为犯错而更丰富。有一本书叫《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其中无限的游戏其实就是基于犯错而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我们的人生就是一种无限游戏,错误并非游戏的终止,而是必要的点缀。你甚至可以有意识的犯一些错误,来让人生变得更有趣。

    13 | 对世界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总看不清现实?

    我们常会想改变不符合自己预期的现实:

    父母应该更懂我们,子女应该更听话,读书时应该更努力读书,工作应该赚更多钱……

    这就是第二种防御型思维———应该思维。其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规则,如果不符合就会怨恨、恼怒、焦虑或沮丧。

    应该思维分两种:

    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一种是对我们自己的应该思维。

    这节课先将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消极情绪背后的应该思维

    有个妈妈总嫌自己儿子不够聪明乖巧,然后她就很生气的想矫正,结果关系更僵,儿子更不听话。

    她儿子就一定应该聪明乖巧吗?

    另一位来访者刚换了工作,其他同事都对他表现的很善意,只有一个对他爱理不理,他请教问题时常流露出“这你都不懂”的傲慢。他发誓要超过这个同事。

    他同事就一定应该对他很好嘛?他就一定应该超过同事吗?

    愿望和应该思维的区别

    这两个例子中来访者的愿望都是合理的。

    但是,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应该思维不能容忍现实跟我们的愿望不一致。

    那位妈妈的愿望超过了现实。那位职场新人也忘记了其他的可能性。

    愿望和应该思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我们支配着我们的愿望。

    注意,我们的愿望并不是必须的。那位妈妈的儿子有他自己的个性,那位新人也不用非得超过那同事啊。

    如果说愿望是一个可完成可完不成的东西,不是必须做的,那我们是不是就能偷懒了呢?

    首先,一个人要做到,其实说的是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只是关于他自己的。但他决定不了外在世界,所以努力了做不到也可以理解。但没努力的话,就主要是自己的问题了。

    第二,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成一种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变得更灵活。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世界不是为你设计的,人生就是有很多的苦难和不如意。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14 |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

    第二种应该思维是对自我的应该思维,这是对“自我”的暴政。

    自我烦恼的背后是应该思维

    很多人会有自我烦恼,比如需要准备一项考试,但自己总是拖延,然后又很难改变,因此很讨厌自己。

    他们的背后都有一套思维逻辑:我应该做的很好,我不应该有拖延症,哪怕是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因该全力以赴。

    对此,陈老师说:

    没有什么是应该的,我们关于自己应该怎么样的假设,也许本身就是偏见。

    我们当然应该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但我们要搞清楚,这个更好的标准来自哪里。它来自于你的内心,还是外在的设定?

    真正自然努力的人,他们心里有一个目标,但他们自身其实并不关心努力不努力本身。他们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事情上,而努力是一种自发的状态。

    觉得自己“应该要努力”的人,会根据应该的规则行事,比如读书、听讲座、学习,但他内心并没有真正想做成的事情,他只是想要努力这种状态本身。

    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模仿

    应该思维的本质,是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了我们自发的行动。

    应该思维遵从的是他人的想法和期待。比如偶像们的做法、结婚的时候拍什么婚纱照、平安夜要送苹果等。

    那些“应该”的努力,常常实践起来就像一场行为艺术,买了很多书但是很少看,办了一年的健身卡去了几次就没去了,做了很多计划但没有好好执行。

    从真正的努力,到追求努力的状态,到追求努力的感觉,努力逐渐变成了对努力的模仿。

    应该思维导致非黑即白

    应该思维不止会妨碍我们真实的情感表达,更会影响我们的思维,造成思维上的非黑即白。

    有位来访者自觉很善良,有次碰到一个乞丐没给钱,她就一直内疚,觉得“我没给乞丐钱,我就不善良了”。

    这就好比,被老板批评了意味着自己工作能力不行,失恋了就没人爱,偶尔放松一些就不努力。这是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它忽略了人本身的复杂感受。

    心理学家霍尼认为:

    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从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这理想的自我,当然不是真实的自我。我们常为了保护这个幻想中的理想自我,变得非常死板,排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如何跳出应该思维的暴政呢?

    答案并不复杂,这就是找回自己的感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发展心理学听课笔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tl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