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你还好吗?
想起一个月前,随着防疫政策的层层减码,我们还是与新冠短兵相接了。放开后的热闹稍纵即逝,经历了囤菜防封控的三年,我们又开始囤药等发烧。一时举国同病相怜,不是已阳患阳便是似阳非阳,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奥密克戎的味道。
如果传说中的“90%无症状”是真的,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应该照样吃着火锅唱着歌才对。然而,并不。太多人经历了吞刀片、斩腰身、啃骨头等“十大酷刑”。
当病毒像潮水一样缓缓退去,我们十分忐忑的是,它们的扫荡到底对肉身已造成怎样的破坏?我们更加忐忑的是,下一波攻击何时随风潜入夜?遗憾的是,对于新冠,全世界还没有一条绝对精准的预言,更没有一粒保证治愈的神药。
所以,尽管我们已经长途跋涉兼竭力攀登,但谁也不知道是已接近山巅,还是刚到山腰。
有意思的是,即使发着烧,还有人在为清零和开放唇枪舌战,他们必将是最后走出新冠阴影的人。其实,经历过剔骨之痛之后的我们应该愈发明白,无论封控或开放都是一种守护,而每一种防疫政策都有代价。现在真正需要解决的是,怎样缓解医疗挤兑的问题、怎样管理药品供应的问题、怎样保障重症救治的问题等等。
听说十天以后,国家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改为“乙类乙管”。辞旧岁迎新政,我们终于可以自由出入小区,随时买票回家。只是,当城门洞开,别忘了自己给自己穿上铠甲。
自从人人当上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更加关心奥密克戎是不是“大号流感”?感染新冠会不会留下终生后遗症?什么药可以吃什么药不能吃?未来,渴望走出围城的我们需要真正“以良知渡众生”的专家来指引。光在何方,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不知道,就先调查调查研究研究……
从甲类到乙类,一次改名代表我们对待疫情治理的态度,并不代表病毒已经丢盔弃甲。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奥密克戎可能还会卷土重来,甚至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但是,我们决不能永远被围困!蛰伏三年,打过疫苗,呵护绿码,不就是为了在一个岁末寒冬突围出城吗?
此时此刻,致已经安渡的你以及正在历劫的你——不要害怕,再挺三天两夜,新年的第一束光就会照在我们脸上。你听,城外百花待放,一切都是为了迎接我们早日阳康,再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