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和H是高中同学,高二文理科分班以后他们都被分到了理科高二(5)班,他们成了同班同学。除了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两个人并没有其他交集,那时候的男生女生似乎还带着一丁点的泾渭分明,一个班四五十人,许是互相并不全认识。真正的熟识应该是从某次调整座位之后,他们变成了前后桌,一开始也并不怎么说话。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H是个比较贪玩的大男孩,脑子很是灵活,就是不爱用在学习上,上课偷偷看小说,从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就算被老师发现了,他也能气定神闲的装作若无其事,时间久了功课自然就落下了。高中总是伴随着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每当这个时候H就要求助于坐在前面的C同学,一来二往的就这么慢慢的熟悉了起来。
高中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每天三点一线,循环轮播。当然H还是不爱学习,但是他又多了一项乐趣,没事总喜欢欺负一下C同学,甚至把她气哭了,他也还是屡教不改。原本应该讨厌H的C却并没有因此产生厌恶,反而就像众多影视剧里的狗血剧情一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的对H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感觉,想要抓住却又那么的虚无缥缈。
高中是禁止学生恋爱的,然而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岂是一条校规就可以杜绝的。没有明目张胆的出双入对,花前月下的却也不在少数。时间久了,C似乎也发现那不经意的悸动应该就是一丝淡淡的情愫,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开始生根发芽。
时光匆匆,紧张而又躁动的高中生活随着高考的结束也画上了句号,从此同学成路人,各奔东西。C和H当然也不例外,C去了Q市,H则去了H市,开始他们各自的大学生活,两人从此没有了任何交集。C一直到高中毕业也不曾有勇气将这份情感告知H,只是默默地把它埋藏在了心里,只待许久经年,随风飘散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生活就像流水账一样,波澜不惊,按部就班,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大家都行色匆匆,相互擦肩而过,眼神却没有任何焦距。毕业后的C到了繁华而又冰冷的S市参加工作,H回到了家乡J市,两个人的生活轨迹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都不会有交点。
转变发生在某一年的春节,C照例是要回家过年的,在某一天的下午,手机屏幕闪烁着一个陌生的来电号码,接通之后原来是许久未联系的H,惊觉当年那一棵小树苗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腐烂消亡,而是在不经意间已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血脉相通。见面的那一刻,心情是无比复杂的,千言万语竟无语凝噎,只有近来可好,官方式的寒暄。临分别之际,C终于鼓足了勇气把打了一晚上的腹稿用带着半开玩笑似的语气说:“其实我一直都很喜欢你呢!”却并没有得到H相应的回复,也就这么插科打诨的过去了,只留下C黯然神伤。
你是暮年的回首这个春节的小插曲并没有让两个人的生活产生一丝涟漪,然而它却以燎原之势吞噬着C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那之后偶尔也会通过微信寒暄几句,多半也是C先联系的H。某个假日,C再次回到J市,两人相约见面,夜深人静,周身开始流淌着暧昧不明的气息,C想要逃避,却又有着某种期待,H果然还是吻了她。自从高中毕业之后,C对H其实知之甚少,短暂的几次聊天见面,女人的直觉告诉她其实自己只是H闲来无聊时撩一撩的对象而已,应该立即抽身离开,但此刻她的身体却并不由大脑支配,只想就这么放纵一次,H应该是情场高手吧,他的亲吻让C迷醉沉沦,理智终归是败下阵来,伴随着复杂矛盾纠结的心理,C终于还是臣服于H疯狂的索取下。
C的心理是苦涩落寞的,她清楚的知道,H对她是无心的,他甚至不会和她并肩同行,许是担心遇见熟人不知该如何解释,毕竟J市就那么大,他对她有的应该只是属于雄性动物的本能。以往对于影视剧里描述对一个人爱而不得那痛彻心扉的剧情无法理解,原来真的只是没有切身体会,对于未亲身经历的又何谈感同身受呢!整12年的爱(暗)恋是该画上句号了,理智终究还是要控制主体的行为活动的,怎能让不健康的关系肆意滋长,苦痛在所难免,只待时间来疗愈。惟愿你能早日觅得那个甘为守护一生的姑娘,两厢情愿,相伴到老!
人生之幸事莫过于你喜欢的人正好也喜欢你,你所喜欢的正好是他也喜欢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