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想成为强者的心,没有哪一个学生甘心做倒数几名,而不想成为班级前几名。
只要这个学生有一颗不甘人后、想要变强的心,就有机会实现逆袭,成为一名优等生。
但是,倒数几名想要成为优等生,就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汗水,这绝不是嘴上说一说就可以成为现实的。那么,需要那几个步骤呢?
一、树立明确的目标
目标——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而明确的目标,就是在我们前进的方向上点亮的探照灯,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
1、设立终极目标
我们在设立目标的时候,需要明确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例如终极目标有可能就是登上年级第一的宝座,或者是想要进入某个学校。这个目标一定是明晰的,一听就明白。
比如:
我想要考上一个重点中学。——这个目标就不够明晰,无法在大脑中形成目标影像。
我要考上人大附中。——这个目标就非常明确,可以在大脑中形成明晰的目标影像。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当我们将人大附中的照片打印出来,并且张贴到自己的床头、洗手间、书桌旁等一切可以看到地方。当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就会明确自己的目标,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激发无穷的是斗志。
2、设立阶段性目标
刚才我们树立的是一个大目标,但在大目标设立的同时,也需要给自己设置若干阶段性目标,这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关键。阶段性目标的设定,需要遵循两个原则:能力强度和循序渐进。
1、能力强度:自己蹦一蹦,加把劲就可以实现,这样可以给自己阶段性的成就感;
2、循序渐进:没有任何事情可以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在设定多个目标,逐渐增强自己的能力,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进行适度调整,使得自己可以快速达成目标。
当然,仅仅设立目标是不够的的,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动力和决心。可以考虑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从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这个榜样,可以是体育明星,也可以是科学家,当然也可以是自己的同学中某一方面比较强的(体育或者学习)。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二、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俗话说;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根据认知神经科学中的一些理论,每个人的大脑发育程度和擅长点都不一样,比如有人适合看书学习,有人适合听一些音频类的课程,而有些人则适合看一些视频讲座吸收起来会更好。所以,每个人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途径。
下面,程老师从大脑对于信息的处理环节来讲述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结合大脑对信息的加工流程,我们谈谈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必须增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训练:
1、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是所有信息流程的第一步,其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输入的信息我们能够get到多少。注意力高的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摄取更多的信息量,而注意力低的则有可能错失重要信息。
有很多学生上课时很认真,下课后做作业的时候却抓耳挠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上课的时候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老师所讲授的一部分内容没有听进去,所以完成作业的速度比较慢。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注意力的评估和训练呢?
我们最常用的道具是舒尔特方格,一个5*5的方格内随机填入数字1~25,测试者需要按照1~25的顺序迅速指出方格中的数字,用时越短越好,这是训练视知觉注意力很好的方法。当然,也可以将字母A~Y填到各自里面,随后按照字母顺序选出。
长时间训练,可以极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2、思维训练
当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信息通过我们的身体传达到大脑之后,大脑根据一定的处理顺序进行分类、规划和整合处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到一种很好的工具——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是著名的托尼博赞先生大力推广的一种思维模型,博赞先生也因此获得了“世界大脑先生”的称号。
所谓的思维导图,就是将我们所需要信息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清理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用导线将其相连,形成一幅由放射性线条组成的图像。
以七年级数学中的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为例:
首先,将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相关知识点提取出来,比如方程的概念、应用范围及相应的解题范围等等;
其次,整理清楚各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比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范围包括水箱充满问题、打折销售、追赶问题等等,而水箱充满问题则主要反映容器形状变化与体积变化之间的关系;
最后,用导线根据关键词(句)直接的关系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
当我们把枯燥的文字说明用这种图形模式呈现出来的时候,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就非常清楚了。
3、记忆力训练
古希腊著名作家埃斯库罗斯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说:万千智慧始于记忆!
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经这样说过:“一切知识,只不过都是记忆!”
纵观古今中外,无数优秀人物都拥有着超人的记忆力。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的时候,感觉上非常熟悉,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种情况,如果在考试的时候发生无疑是令人痛苦的事情。
所以,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差,而又想提升自己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讲,除了进行相应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训练之外,记忆力的训练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日常,我们经常采用的记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朗读记忆:需要将所记忆的文字读两三遍或者更多次数,通过朗读来打通大脑底层的声音记忆通道,从而达到记忆的效果;
图形记忆:需要将所记忆的文字,转换成相应的图形或者场景,编成一幅幅动态的图像。这种方法又被成为联想记忆法;
思维导图式记忆:这个和图形记忆有些类似,只是在进行操作之前需要将所记忆内容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并且根据记忆内容将这些关键词按照一定的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形成图形的样式来记忆,详细操作流程可以参照上文;
照相记忆:掌握这种方法的人,将所要记忆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到三遍,就可以将内容记忆下来。这种方法对于记忆大段文字是非常有效的,不仅快速而且由于利用了潜意识层面的功能,记忆留存时间也比较长。只是,和前面三种方法相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大量的基础性训练才能达成一定效果。
以上是四种大家经常使用的记忆方法,有些人擅长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这里,程老师建议大家经常使用后面三种方法。事实证明,经常采用后面三种方法记忆的人,在思维层面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4、输出能力训练
关于输出能力,简单说来就是将信息在我们大脑中处理后的结果用各种形式呈现出来。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将所学习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常见的形式有文字的输出方式——作文;图像的输出方式——做图或者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声音的输出方式——辩论赛或者对话训练。
这些输出方式中最常见的难点就是作文训练,这也是困扰很多中小学生,甚至包括很多大学生和老师的问题。
对于这点来讲,结合零秒思维写作的整个训练步骤效果就会非常好,参照程老师之前关于写作训练的文章就好,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三、家长的支持和鼓励
1、孩子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鼓励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在这三者之间,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家庭的影响最大。
孩子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鼓励,但在大多数中国家庭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最缺少的就是鼓励,而更多的是贬低式教育。
比如,当孩子实现了阶段性目标,“贬低式”家长也会很少去鼓励和表扬,甚至有可能会冷冰冰地抛下一句话“等你成功了再说!现在才进步了这么一点点,就开始翘尾巴了?”而“鼓励式”家长则会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一定会实现目标的,你真棒!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我们可以想象下,这两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究竟会有什么样不同的表现?假设前面的情况都相同,孩子一样的努力,用一样的方法……
事实很明确,鼓励型家庭中的孩子一定会比贬低型家庭中的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是因为当家长认可孩子的进步,并给予孩子鼓励,并且不是敷衍式鼓励的时候,孩子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量就会增加,就会产生很明显的兴奋。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被认同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就会在后面投入更大的经历和努力,产生的效果就会越好。而贬低式家庭中的孩子则反之。
2、为孩子提供好后勤保障
家长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
这里面包含三部分内容:
一是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避免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干扰;
二是为孩子准备相应的学习资料,优质的学习资料不仅会给孩子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还会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
三是为孩子提供均衡的营养。科学家研究表明:高盐高糖高脂的饮食对于人的注意力、记忆力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家长需要在日常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多食用高盐高糖高脂的食品。
四、结束语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孙权劝学》,讲述了三国期间吴国大将吕蒙在国君孙权的劝诫下发奋读书的故事。
吕蒙刚开始的时候也不喜欢读书,当孙权督促他多读书的时候,就用军中多务来搪塞,害的孙权发了一顿火,并用自己学习的例子来告诫吕蒙。
于是,吕蒙就开始发奋读书,鲁肃看到后惊奇不已,云“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回了鲁肃一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就是“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的故事。
所以,不管之前是什么样的情况,只要孩子想要发生改变,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努力,方法对路,逆袭并非不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