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秋夜》有感

读《秋夜》有感

作者: 洛洛ee | 来源:发表于2024-07-23 23:32 被阅读0次

一直知道读书的两种模式,读出声和不读出声的差别其实是很大的。

小的时候一般老师会让我们读出声。可当我们越来越大,可能因为腼腆,可能因为害羞,我们越来越少读出声。特别在看爱情小说的时候,我不仅是默读,还会一目十行。因为跳过一些字或者自然段是不会影响大的结局。顶多看完觉得哪里不明白,再回去细看便是。毕竟爱情小说注重的是情节,爱不爱,过程到底怎么爱,爱的形式是什么等等,看完一遍基本能把大概理清了。

不过文学作品就不一样,比如一些选入课本的文章,像鲁迅先生的这篇《秋夜》,我看了几遍,后来慢的,快的各读出声了几遍,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文字,感觉真不一样。

刚开始默读,觉得很多句子看不懂,不是字不懂,是不知道写的意义何在。接下来朗读,觉得很拗口,有很多的文句或者字跟现在的用法不太一样,有点影响阅读。再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再去看,然后读的情绪不同,理解果然也不同。很神奇的转变。

这首短短的散文,收录在鲁迅先生的《野草》,他本人觉得这是属于他很私人的东西,他不太想年轻人去看。我朗读完后又去看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什么鲁迅先生会这么说,然后再看文字,好像忽然能懂为什么他不想了。

同样一个秋天的晚上,如果是现在的你,你会觉得凉爽,但是如果当时的你,会觉得凄凉。鲁迅先生选了枣树来寄托感情。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就像杯子里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说只有半杯水了,但是乐观的人会说,还有半杯水,鲁迅先生在这里是说现在是秋天,秋天过去了是春天,但是春天过去了又是秋天。这棵枣树,即使明知道春天来了要走,明知道春天之后是秋天,它仍然把它铁一样的枝干笔直伸向天空。好像在提示青年们,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是反抗,都要反抗,不要以春天是否到来为前提。

难怪卓老师说《野草》是一本哲理散文,真是如果不说,我好像永远也不可能理解得到。这就是文学要研究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读《秋夜》有感

    初读《秋夜》时,我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学生。只能跟着文字想象动静结合,凄美冷清的画面:秋天的夜里,作者站在月光下的...

  • 读鲁迅《秋夜》有感

    鲁迅的《秋夜》,是借物叙事叙情的一篇散文,在这篇散文里,通过各种植物和动物来隐喻各种不同的人,在恶劣的环境里不屈不...

  • 第四单元第九课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 秋夜逢雨·读红楼有感

    夜阑冷雨叩南窗,榆老桑残旧画梁。 红楼一梦今何在?落花流水徒自殇。

  • 读《秋夜寄邱员外》有感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 秋夜有感

    安徽阜阳/守望幸福 秋夜随想(一) 月挂中天火车鸣,独坐天台望星空。 蟋蟀欢叫花丛中,爽风掠过方知秋。 路灯照亮街...

  • 秋夜有感

    夜半秋雨入窗来, 一袭薄衾神自哀。 三十流年等闲度, 明镜台上花始开。 半夜秋雨忽至,突然醒来,思及30年来,为生...

  • 秋夜有感

    当夕阳照亮了肩膀,一寸寸缩短着梦想。城市里昏暗的灯光,哪一盏是为我而亮,当我已不再年少和轻狂,是否还有追梦的勇气…...

  • 秋夜有感

    昏黄的灯光, 点亮了凝固着的心房, 这纷呈的落叶, 竟似那年的大雪纷飞。 伸开双手, 触摸到一片叶子, 让它停留在...

  • 秋夜有感

    入夜渐感秋意凉, 此意令人常忆往! 旧时朋友已渐远, 为了生活各自忙。 老人孩子不听劝, 生活工作左右难, 梦想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秋夜》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yu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