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聊天时说到小朋友的兴趣班话题,她说她家小姑娘刚开始上舞蹈课很开心,后来有一天突然不想去了。也问不出来具体原因,小朋友只是说换了一个不漂亮的老师,她不喜欢,她的妈妈说,那我们可以再换一个班次,小姑娘还是不愿意。上了2个月的舞蹈课,歇了快一年,不管怎么说,都不愿意再去了,她妈妈的2万元几乎差点打了水漂。
但是就在这时,转机出现了。
在去打疫苗的时候,给小姑娘接种疫苗的医生奶奶随口说了一句:"哎呀,小姑娘身板真好看,又直挺又有气质,肯定是学跳舞的吧?"她非常开心快乐地连声说:"是的是的,我是学过跳舞的。"
回家后,就追在妈妈屁股后面喊:"妈妈我想去跳舞了,明天就去。"妈妈心下那个喜悦啊。但是周三没有班次,妈妈就说:"那你忍一忍,周六我们就去。"
小姑娘兴高采烈地拍着手跳起来:"太好了,太好了。我都等不急了。"
01.那到底是为什么小姑娘之前有将近一年的时间都不愿意再去跳舞呢?
即使这样,她的妈妈也没有着急上火,也没有执意逼迫。而是耐心地花了很长一段时间,通过玩扮演游戏和读绘本,才使小姑娘慢慢打开了心扉,说出了她心里的小疙瘩:原来,有一天一个新来的舞蹈老师就只是简简单单说了一句:"小朋友,腰板挺直一点,这里做的不太好。"就这样,大人可能认为是很不值得一提的一句话,小姑娘就听得"入脑入心"了,心思细腻和敏感的小姑娘有可能都会觉得这是一种巨大的打击,一下子浇灭了她小小舞蹈家的梦,让她自己认为自己是不适合跳舞的,一个动作做不好,可能整个舞蹈是她永远都做不好的坎。或许这也是出于小姑娘自尊心太强了,从此不再喜欢、也不再敢去学跳舞了。
但是她的妈妈说,只要在家里,大人放起音乐,她依然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地跳起来,久久不愿停下来,很陶醉于自己随音舞动的感觉。
妈妈就会看在眼里,她知道孩子内心深处还是很喜欢舞蹈,应该不是因为没有兴趣而不再去上舞蹈班了,一定另有原因,妈妈也是挖空了心思、做足了功课去一步一步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来的。
所以说,小朋友对于大人的话都是很在意的,尤其是心思细腻的孩子,她对于别人的话会在意到影响自己的一生,如果这时候家长又不跟她交流,不去引导孩子说出来,忽视了她的心情,那就有可能会成为一辈子的伤。
不过幸好那个医生奶奶的小夸赞拯救了她幼小的心灵,依靠别人的力量重拾了自信和勇气。
小孩子的心灵太纯洁也太脆弱,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将儿童心理健康重视起来。切不可大意。
02.如何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呢?
第一、这就需要家长朋友们多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用大人敏锐的感知能力去观察了解孩子的小心思。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自卑倾向的时候,要多鼓励孩子,而我们这里说的鼓励不是直白地夸赞,不是让夸他"你真棒""你好厉害"这样假大空的词汇,而是要结合实际,比如他自己搭积木搭了很久,终于搭好了一个作品,这时候你就可以说:"我看你专心致志地搭积木,好认真,好努力,你的作品真的很有创意。你一定运用你的大脑想了好多好主意吧。我喜欢这样克服困难做出来的酷酷的作品呢。妈妈都想不出这样的好主意。"越具体越好,可以运用你认为好的品格的词语来夸他,孩子的自尊水平也会提高,而恰恰是自尊水平决定了他的内驱力有多强大。一个孩子,如果家长只知道用力推着走,那就像驴拉磨一样,越拉越累。而如果有了一定的内驱力,那么这个孩子会自动自发地向前奔跑。
第二、 需要家长朋友们积极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果你之前给她报名的兴趣课确实不喜欢,那么就一定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家长首先不要着急上火,觉得自己白花花的银子白交了,而逼着孩子,推着孩子去上他实在已经不感兴趣的课程。那么有可能从此就真的浇灭了他喜欢这件事情的愿望。此时,家长应该采取迂回战术,专门有一段时间不再提及此事,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般。让孩子渐渐从心里淡忘掉自己反感上兴趣班的强烈的原因,隔一段时间后,再旁敲侧击地通过玩其他游戏,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第三、具体要如何引导呢?首先家长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将你的提问尽量变得简单易答一点,小孩子还没有那么强的逻辑能力,问题提问的太复杂反而会让孩子有畏难情绪,觉得无从交流。有可能孩子会更加封闭自己想要交流的心。其次,提问要尽量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问,大家全部都心情愉悦且放松,更容易进一步交流。或者在刚刚上床睡觉,关灯以后,轻轻抱着孩子,很轻声地跟他谈心,在黑暗中,他不会有被人盯着必须要作出答案的紧迫感,提问也会进行的更顺利一些。再次,在提问之前多跟孩子聊一些他最近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将他想要表达,想要说话的欲望激发出来,再顺势引导沟通,效果会更好。就像杨澜曾经说,她最欣赏犹太人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他们的母亲在孩子放学后,不是问孩子今天成绩考了多少,而是问今天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今天你提出了一个什么有趣的问题,你是如何找到方法解决它的。即便孩子说今天最好的事情就是中午的午饭很不错,多了几样不同口味的菜,你也要表示出你对于这个答案的兴致,这些交流和沟通是保障你们之间亲密关系的最基本方式。
第四、就事论事,解决问题。不要指责孩子,也无需苦口婆心的劝解和唠叨,都没有用。他担心害怕的因素并不会随着你的苦口婆心而自动消失。所以,家长要找到根源,直击要害。如果是老师的原因,家长应该直接跟老师去聊,或者另换一位老师,以便为重新接受兴趣班做准备。其次,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故事里偶然发现的解决办法,专门去找一个医生或者其他有点权威但孩子不太熟悉的人,找个看起来顺理成章的机会顺口夸赞一下他这方面的天赋感。或许一击即中,一下子自信心就找回来了,就像文中小女孩一样。
第五、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就是架起了亲子沟通的桥梁。很多孩子越长越大,却越来越没有主见,反而小小孩在自我意识萌芽的时候,是他们一生中最有"权力"的时候吧。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家长多多少少都会对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小孩自然而然地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待遇就越来越少,家长对孩子的打压随之而来,以至于最终失去了自我。有的孩子连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件事情都不知道了。没有了主见,人生自然就没有了自由,那还会有创造力吗?人类还会进步吗?还会出现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吗?或许都不会了。说回来,到底再要不要回去兴趣班,真的还是由孩子说了算。让孩子自己试着去找到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声音,家长可以做一些辅助工作,帮助他找到自己的真爱。比如说让他弹钢琴,硬逼绝对是行不通的,那就先带他看看演奏会,现场感知一下音乐大师的震撼力,再搜集一些大师钢琴视频,让他时不时在家里就能接受到音乐的熏陶和体味一下音乐的张力,不同的风格都可以尝试;再次就是看音乐大师的绘本,了解他们的生平,看看他们是如何坚持,如何获得成就的……
如果能有文中小姑娘这么幸运地解开这个心结当然皆大欢喜,但也有很多,在这个世界上的小孩子,内心藏了多少秘密是没有被人理解和感知的。这就需要全社会都有这样的意识和共识才能让更多人救赎自己的心灵。
03.写在最后
看了那么多育儿书籍,终于发现一条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那就是:请家长永远懂得要用无条件的"爱"去与孩子共同解决人生中的种种难题。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那就是不附加任何一种条件,就爱着你是你,而不是因为你的其他好的品质簇拥起来的你。对于孩子来说,就爱着这个孩子本身,他聪明、懂事、可爱也爱他,他调皮、捣蛋、做错事也依然爱他。
反观孩子,他们对于自己的父母,从来都给予的是无条件的爱,父母优秀、温暖、励志也爱他们,父母愚笨、粗俗、无趣也爱他们。
怎么样做才是无条件的爱呢?
在孩子遇到挫折失败而气馁时,我们需要做他们坚强的后盾,告诉他们无论怎样,我们都爱你;在孩子调皮捣蛋犯了错误时,我们首先要说的不是去指责,而是全身心的先表达爱,在爱作为底色的基础上,孩子才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美的人生;在孩子害怕孤单害怕分离时,依然要给与他们充足的爱,让"爱"的小毯子时刻裹在他们身上,此时的他们才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奔跑。
爱,是每个人一生最重要的追求和最大的人生课题。穷其一生,得"爱"所幸。
个人简介:我是希和,一个爱读书的妈妈,遇见了人间小天使。欢迎大家关注我,“转、赞、评”一条龙,让我们更好地沟通交流育儿话题。尽自己最大能力让祖国下一代受到更好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