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在飞驰,我在痛中思考着,但是我坚信不痛的成长一定不是真成长……
这一个礼拜,完全是学习的癫狂状态,五天,八场专家讲课,我和我的朋友又在课余拜访了两位新教育领头人郝博士和邱校长,和优秀的人交流总是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查佐明教授对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解读,我意识到作为教育首先要了解政策,了解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源头活水,我知道以后我的讲座要以政策为引领;
吴铁钧老师在努力将行政力量和学术力量结合起来,做更好的教育培训,他让我们感到认清事物的真相,依旧热爱生活,就是最大的浪漫主义。所以,老师再也不必把生源当做自己不努力,不尽职,不进取的原因了。记忆最深刻的是关于技能的传授,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难以言传,类似学开车,老师说轻轻踩油门,轻轻到什么程度,所以一定要设定技能的情境性。
惠兰老师,姑苏教学教研的领头人,温婉谦和,筹建学校,组建工作室,规划五年发展,解读政策,走进课堂,成为名师,哪一件事都伟事,大事,她如同金线绕指环一般轻松自如,我感觉舞台前她柔柔的说起来,幕后一定有巨大的付出。
精彩的刘玮校长和徐斌校长多重身份,但是他们最看重的是自己教师的角色,我昨晚和几个校长聊起,一个学校尚且忙的东西南北不分,刘玮校长做了四个校区的校长我们却看不出他的不堪重负,而是举手投足间都是从容和自如。
郝院长和邱校长是我们这次来苏一定要拜访的老师,他们是新教育的实践者,走进半书房,我和友震惊了,不仅仅是书,有竹,有折下的腊梅,飘的满屋有书香,还有花香,友说,就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我的师傅大伟老师说,这是一位好校长,要好好向他学习,邱校长带我们去吃一碗面,送一本书,然后继续去奔波。
我的友说,蒋凯校长是她的偶像,在蒋校长讲结束后,一片提问声,一个校长怎么会把课程解释的如此清楚呢?因为他真正的在课堂上感受知识生成的过程,然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主张。
一个大学可以为一个小学老师专门成立研究所,30岁就被评上特级教师,被人民教育杂志称为“教材点唱机”,每天正常上课的校长,他就是无痕教育倡导者徐斌教授。他说名师的第一个本领就是上好一节又一节好课,如同什么是名医,就是看好一个又一个的病人。课程,课题,专题是名师应该做的研究。
王秀荣老师的主题是赋能教师,抱团成长,如同江南女子一般温婉,出口便是王国维林清玄老师的人生境界,喜欢这个题目,如同我和我的团队一样,报团发展。
刘电芝教授将自己研究了30多年的教学生学思维成果和我们链接,我又一次感受到,教师要学心理学,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做好教学,做好教育。
这些行走在校园里的专家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课堂上,都是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在一起实施教学的,都是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都在用自己课堂中的案例说话,都是身兼数职却轻松自如的研究者,他们让我深刻理解一句话:用专业赢得尊重。专业应该是教育研究者一生追求的东西。这就是苏地教育,不愧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前沿阵地。
回家,先把这几日的收获和我的小伙伴分享,下个礼拜开始回归我的高中化学课堂,边听边讲,读课标,读教材,聚焦精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感恩这一路遇到的给我思考,引起我改变的老师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服务于我的教育属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