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恩仇录》之第三章

《恩仇录》之第三章

作者: 龙_隆 | 来源:发表于2022-02-17 18:43 被阅读0次

第三章    赵京娘

“苗训”,堂后转出一位女子,“想起死去的家人,你痛哭流涕,可是否还记得将你从一个小小军校,提升至推事之职,官家的简拔之恩?!是否还记得生着进来,死了出去——加入孩儿班的誓言?!”

“你是……”苗训收住眼泪,犹疑望着女子。

诸葛青松躬身行礼,退在一旁。

“苗训,难道加入孩儿班时,没人给你讲述京、银、铜、铁四司,京司居首的缘由吗?!”

“因为先帝千里送义妹之事,你,您是安平县主……”苗训双眼圆睁。

“不错,我就是赵京娘。诸葛虞候,把他带下去吧。”

诸葛青松一挥手,两名跟在身后的随从,将苗训架了出去,处于震惊的他,嘴中还在嗫嚅而语,只是已听不清说些什么。

随着大门被轻轻关上,赵京娘缓缓抬头,目色似水,望向墙上的画像:

当年被他自清油观救出,千里之行,心意相通。原想以身相许,可义字当头的青年,为避免见色起意的闲言碎语,结义兄妹,以堵他人之嘴。分别之后,听说他拼杀疆场,一路升迁,只至面南背北。自己受封为安平县主,本以为此生只有生离,唯剩死会,可是八年前,密使带来了虎符一对与一封信。

想至此处,一抹微笑浮于赵京娘的唇边:

在最大危机来临时,他把我当做他最后的,也是最坚实的城墙,把以我的“京”字为名,组建的孩儿班京司秘密交在我的手上,以防止某些人的野心,一个迁都设想,测试出的某些人。面对现实压力,他不得不先把此事搁置,并表现出深深焦虑:“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当然他并没有说,某些人都包括谁……

“县主,下一步如何做?”诸葛青松问道。

“苗训从另一方面,证实了我们了解的情况。只是他们从河阳刺探到的消息,真假难辨。赵普密奏立储,让晋王对其痛恨至极。任宰相时,赵普屡屡打击晋王亲信,甚至把东京府尹判官姚恕,贬至澶州任通判,旋即又找碴,将其斩首,弃尸于黄河。如此水火不相容的两人,在七年前就互相勾结,这,可能吗?!”

诸葛青松答道,“赵普权倾朝野,在政事堂中放置大陶缸,内外臣子的奏章,只要他不认可,便投入缸中,放满后,一把火烧了。甚至连吴越王钱俶都要送'海产'于他,所以,被先帝贬职后,心怀不满,暗中与晋王勾结,也是有可能的。

更何况,出来证实杜太后离世前,订立兄终弟继的金匮之盟,只有他与晋王。正是金匮之盟,使晋王继位,显得名正言顺。而赵普也由一个被踢出朝堂,贬斥地方者,复任宰相。有这么巧合吗?!最大的受益者,居然是互证清白者。”

“可赵普这只老狐狸,却是不好查呀。”赵京娘淡淡的说。

“县主,青松有个疑问,不知当讲否?”

“说吧,你自幼便在我们蒲州赵家,跟随我也这么多年,有什么不能说的?!”赵京娘转身,望向诸葛青松。

诸葛青松叉手行礼,躬身问道:“这件事已经过去那么多年,您调查它,还有什么意义?!”

“是呀,这么多年过去了……”赵京娘又望向那幅画像,

“当年孩儿班京司交在我的手上,我还以为义兄有些过虑。次年义兄撒手而去,晋王登基,又有杜太后的金匮之盟为此背书。虽说这是朝廷改元的大事,可毕竟还是义兄家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只是朝廷兵败,武功郡王居然让晋王三言两语,逼的自刎而死。两年后,兴元尹又不明不白死去。列在杜太后确认的金匮之盟第三、第四位,居然都死了,这就有些蹊跷了。去年,列于第二位的秦王,东京府尹又被免去,贬斥洛阳,这可就不简单了,从那时,我就开始派人密查此事。”

赵京娘叹息一声,“可惜有些晚了。当日,服侍的宦官、宫嫔共有二十五人。次日,一名宦官失踪。当然,现在知道他是为苗训杀了。第四天,十一名宦官被打发入冷宫,十二名宫嫔被分发出宫。待到我的人找到时,仅剩一名宫嫔活着。只是她仅见到,当晚晋王入宫,与先帝宴饮情形。幸好在宫门禁军记录中,查到当晚入宫人员,有这位失踪多年的苗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恩仇录》之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co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