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日,又去了雨城。又,近三年。
带了雨具,带了相机,带了纸笔与画具。打算到古镇雨巷的尽头,将自己留在这款款深情撩人心弦的风里,雨里,天地里。
雨巷,曾是我一个长长的、充满无限愁思的、遥不可及的梦。
当年在班上朗诵这首诗,不知道是否同样感动了其他人,结束时自己已潸然泪下。接过同桌递上的纸巾擦着眼泪和鼻涕,坐下后还久久地出神…
记得那次月考作文,是满分…
“风静静地吹,蝴蝶静静地飞,我静静地站在这个有着无限忧思的雨巷里,等一个人…”
只记得这是作文的开头…写了自己的雨巷,在文中,痴痴地等一个人。后来,他出现,才明白,他便是那个我等的人…
不只在文中,也在生命里…
一如既往地,直奔了廊桥下的江边。
贪婪地听着江水拍打着岸边鹅卵石的声音,也贪婪地看着彩虹桥那端云雾缭绕着的幽蓝的山…十分贪婪地,贪婪地…
喜欢这里,甚至,有些痴迷。说不清为什么,便是,没有理由。
若是,真要想一个理由。
是这里的一切都刚刚好。
或是,她是位美人。一位静静地站在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眼神中带着丁香一样淡淡哀怨的美人。
文学形象的塑造中,这样的女子,总是尤其婉转动人。
安静地坐在一块大的鹅卵石上,感受着她带给我的一切…亲切,温柔,魅惑,还有一丝隐隐作痛的撕扯…
因此,总会想,前世的故事,会不会就在这里上演着…又有谁能说得清、分得清,前世今生不过就是一场梦,一场如同朦胧烟雨中,易碎易逝的梦。
他说,到雨城,不吃李姐哒哒面配咸鸭蛋和顺河抄手的糍粑,是非常遗憾的事。
所以,再去了李姐的小面馆。面馆是地道的苍蝇馆子。地上有很多扔弃的卫生纸,也真的有很多苍蝇。可,小小的脏旧的店,我却找不到位子坐下。等了许久,如愿地吃到了手工素椒哒哒面,还加了一个咸鸭蛋。晚饭,点了顺河抄手的糍粑和银耳。
都没有以前的味道好。或者,味道依旧,心境不同。
后来去了,那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古巷。
陈旧的木质建筑,废弃的断残木料,锈迹斑斑的铜锁和平实坚硬的青石板…都还存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只叹人世不再,早已换了当年…如今这般颓败的景象,想必才是古镇该有的模样。繁华的,张扬的,隐忍的,悲情的,喜悦的…坐在檐下的老人,深陷的眼窝中,能否还存有某些关于这里的故事…
雨城。雨巷。
带了伞。但那日,雨城并未下雨。古巷中,也没有被雨淋湿变得清幽光滑的青石板。
依旧要到小廊桥的亭子里点一杯茶。不巧的是,雨城的雨未下,茶馆也未开。
坐在茶馆对面的咖啡馆里,看着窗外,冬日暖阳,身体热乎乎的,脱下了外套放在旁边,呷了一口茶。
清晰地看到远空有暗沉的云慢慢聚集…
临走时,还在等一场清冷的雨…会下在心里,梦里,雨巷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