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从技术角度拆解元宇宙,会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不论是虚拟或现实、区块链还是5G,都是此前已为人所熟知的技术。只不过,随着软硬件的迭代、算力低成本化、端云结合等,元宇宙才有了适宜的土壤。
理论上讲,未来我们可以把线下的一切都映射到线上,线下没有的也可能出现在线上,这就是元宇宙未来的状态。
所以,不要狭隘地将元宇宙理解为一个社交游戏平台,未来如果它能将我们的现实世界更加3D化、立体化,效率将会得到大大的提升,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极致沉浸的交互体验能带给人们远超2D时代的体验,生活、工业、社会、科技迭代将大大提升效率,人力成本、资源成本、时间成本、交易成本等也有望降低……似乎前景一片光明。
总之元宇宙在今天似乎成为了“一个筐”,关于人类未来的任何设想、设施、计划、工具等等都可以往里面装。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科技的发展有它客观的路径和速度,与其谈论元宇宙本身,不如追根溯源,聚焦支持这个故事底层的技术如何迭代及行业发展。
世界上并没有称为“元宇宙”的单一技术,元宇宙是现有各种技术的组合和升级。元宇宙有三种最核心的技术,即扩展现实技术(由VR和AR提供沉浸式的体验)、数字孪生技术(能够把现实世界镜像到虚拟世界里面去,在元宇宙里面,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虚拟分身)及区块链技术,未来可能会有爆发性、指数级的增长。元宇宙作为新兴事物,仍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不同参与者以自己的方式不断丰富着它的含义。但元宇宙的搭建涉及到区块链、AI、芯片、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注定是个复杂的过程。无论是虚拟人、AI、算力、IP,还是数字产品和NFT,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元宇宙的要素层;而在交互层面,像XR、裸眼3D、全息投影、脑机接口这些,又都可以看作元宇宙的平台层。
首先,突破技术瓶颈,是元宇宙从概念走向现实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行业众所周知,对于元宇宙来说,最大的技术挑战是算力。从未来的需求看,真正的元宇宙世界所要承载的远不止两三千人同时在线的规模,同时承载百万人、千万人乃至亿级用户同时在线,需要怎样庞大的算力储备?我们目前还看不到行业相关的尝试或者估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算力来自哪里?都需要真金白银大量的硬件投入。
当下我们研究元宇宙概念,应当抛开以往那种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割裂开来的研究方式,如果带着割裂的、矛盾的、对立的思想和方式去研究,那终将得到的还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整个宇宙世界无论虚实,都是一个圆融的非对立的不二世界。学术探讨,尤其对处于萌芽状态的元宇宙概念,还是应当抱着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度,不同的人,因为掌握的信息量和视角不同、境界不同、自然得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宇宙是包容一切的,对学术探讨也应该怀着包容一切的态度,去积极的探索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用争论,更不能妄自菲薄,和谐之“道”才是宇宙存在的根本之“道”。
元宇宙融合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 Web3.0、NFT、AR/VR/MR/XR、芯片技术、游戏技术(包括游戏引擎、游戏代码、多媒体资源)等等,目前人们还停留在更多关注沉浸设备的视、听方面的软、硬件科技开发上面。而未来的元宇宙就像区块链1.0、2.0、3.0技术,互联网形态Web1.0、Web2.0、Web3.0或者移动通信网络的2G、3G、4G、5G、6G等迭代发展类似,会不断的升级更新换代,其智能设备应该包括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在眼、耳、鼻、舌、身、意等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的软、硬件及应用体验场景开发上。我们相信元宇宙未来会推动我们对哲学(包括宗教)和科学不断深入的研究和互相交叉融合互动,不断扩展,不断更新换代。
相关资讯:
目前各地政府开始正视元宇宙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后续产业支持细则政策有望陆续出台,预计将从虚拟现实产业应用融合和底层支撑技术两个层面因城施策。但同时以元宇宙作为卖点的虚拟资产开始盛行,行业野蛮生产后政府监管将加强,预计针对虚拟资产炒作的监管或将趋严。
2021年12月23日,中纪委网站刊文:“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
随着“元宇宙”概念持续走热,一些利用相关概念”圈钱”的套路也层出不穷。近期,国内各领域知名企业纷纷加入申请元宇宙相关商标的行列,卖奶茶的蜜雪冰城、卖火腿的双汇也没有错过这拨申请热潮。包括腾讯、小红书、爱奇艺在内的许多企业都尝试着申请“元宇宙”相关商标,然而申请均遭到驳回。2022年2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回复澎湃新闻的采访中表示,截至目前,在商标数据库中约有1.6万余件“元宇宙""METAVERSE”相关商标申请。据了解其中 99.9%的商标均于2021年开始注册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还特别指出,坚决反对、严厉打击“蹭热点”和不以使用为目的囤积等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人士称,元宇宙是一项新技术,不能作为商标被个人独占,否则容易产生误认,如果缺失了法律监管,最终会影响到新技术的正常发展渠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