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作者: 锋华雪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4-05 11:46 被阅读0次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清明时节。作为清明节相传最广的一首诗歌,说出了这个时节哀愁清明既悲又乐,悲是一个寄托情感的日子。乐之是一个踏青游玩的季节。清明游走在自然之中,因此古有上巳节。

    清明的由来还有寄托心志之意,《岁时百问》中写道: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来自春秋时期,晋献公有个儿子叫重耳,因当时的情况,为了避免被所害,于是他就选择逃亡到其他国家去。

    一路颠沛流离,别提有多惨了,有一天,他又累又饿。实在是走不动了,连站都站不起来,随从的人到处给他找吃的,好半天都没有找到。正在这时,其中一个随从叫介子推,偷偷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一块,煮了一碗汤给重耳喝了。他知道这件事后,感动的哭了。这边就是历史上的“割肉奉君”。

    逃亡19年后,重耳重回晋国继位后,重赏当初随从他的人,但唯独把介子推给忘了。但介子推觉得,当初也是迫不得已,只想救人,现在也无所谓了,我也不在乎这个。于是他就背着老母亲去了山西的绵山,过着隐居生活。

    晋文公知道以后,感觉很内疚,很羞愧,他派人去找,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这吋,有人给他出了骚主意,干脆把山烧了,烧三面留一面。这样把他逼出来,晋文公一听,有道理,那就烧吧。人还是没有看到,又派人去找,找到了,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靠着一棵老柳树被烧死了。直接寒食节的来源,于是,晋文公把这一天规定为寒食节,并且,规定这一天任何人只能吃冷食,不能生烟火

    但是发现他背后的那个地方有个树洞,树洞里面有一本书,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意思是希望主公,做一个造福百姓,富国强民的清闲明君。第二年的同一天,晋文公再次登山拜祭,发现那颗老柳树长出了新的绿叶,他便给这棵老柳树赐了一个名字叫“清明柳”。并且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了“清明节”,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清明节”。

    愿“常清明”,愿万物“皆清洁而明净”,留的清明在人间。

    据说人一生要死三次:

    第一次是他断气时,这是生物学上,意义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他下葬时,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社会上他死了;

    第三次,是最后记得他的人也把他忘了,那他是真的死了。

    人的一生,不仅仅是生物体还活着,更要精神层面活着。我们做不到古人的人生目标: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件是永不磨灭的功德伟业。如同《左传·襄公二十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但是也不能生物般生存。

    清明(一)

    寒食清明天犹寒,

    枯草新发绿黄间。

    乡童想见年半时,

    共在墓园话童时。

    清明(二)

    春日玉兰花先开,

    杨柳依依思别离。

    纸灰飞做寄情物,

    那个空间犹平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dk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