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高清MP3歌曲,数据量为40960 Byte(字节)/秒。
普通的高清手机视频,数据量约为2097152 Byte/秒。
4G网络的理论速度,是13107200 Byte /秒。
普通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是524288000 Byte/秒。
而人呢?
人用正常的速度说话,每秒只能说大约5个汉字,折算为字节,则是惊人的10 Byte(字节)/秒。这个速度仅仅是MP3歌曲的1/4000、4G网络的1/131万,已经慢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但这还不是最糟的!最糟糕的是,人还有“沟通漏斗”这么一个严重缺陷存在:
一个人心中完整(100%)的想法,当说出来时,由于表达会有疏漏,就会只剩下80%。而当这80%的东西进入别人的耳朵时,由于听众的疏漏、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等关系,就会只听进去60%。而听进去以后,真正被听众听懂消化的东西,大概只剩40%。等到听众按照领悟的40%具体行动时,由于遗忘,就会只剩下20%。最终,经过一段时间后还能被听众长期记住的内容,可能就只剩下区区5%。
如果我们按照沟通漏斗来计算,那么,一般人的最终有效沟通速度就是10Byte的5%,即0.5Byte/秒。
如果你尝试用这个速度来打开一张普通的2MB大小的照片,那你将需要等待高达4194304秒,即不眠不休不分昼夜等待整整50天!这个令人发指的速度恐怕没有没有任何人能够接受!
这种慢到让人震惊的传输效率说明了什么呢?我想这已经足够让任何人明白,传统口述为主的社交,基本上是毫无意义、浪费时间行为。
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人,仍然在主动或被动接受这种无用的社交。
这很容易理解,毕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信息流闭塞,口口相传几乎是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信息的多寡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古往今来,只要一个人的人脉广,获得的信息就会更多,也会有更高的地位。
更何况人本身就有社交本能,社交本身的愉悦感,就足以让很多人对社交乐此不疲。
所以,社交一直在人类社会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急速进步,互联网已经完全颠覆了以往的信息流通方式。很多人都已经察觉到,相比过去,近年的世界早已在互联网的兴起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在过去,不识字也并不会阻碍你完成大多数工作,但现在,一个不会使用网络的人,几乎没人愿意雇佣。
按照这个趋势,未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还会持续对个人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个人如果达不到要求,那么就会立刻面临被社会无情淘汰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无用社交,就会导致许多人的效率低下,阻碍他们的进步,让他们与信息社会的高效率完全脱节。最终,他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成为了信息社会的巨大问题。
那么,如果告别了传统社交,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获取信息呢?
正所谓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也会给你开一扇窗。信息获取也不例外。
不同于人类语言那慢到令人发指0.5 Byte/秒的速度,人的眼睛拥有无与伦比的信息录入速度。据相关资料显示,人的眼睛,可以输入2511482126 Byte/秒,这个速度甚至比固态硬盘还要快5倍。
那么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个人想要高效获取信息,多看、少听、闭嘴将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选择与其他人语言交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毫无意义的。正所谓“沉默是金”,这甚至已经不足以说明沉默的宝贵之处,更为准确的说法是:在信息社会,沉默,是比黄金珍贵百倍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