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可能——我为什么要参加300天写作挑战?
【300-1】20240810
今天 2024年8月10日,是挑战写作300天报名的最后一天,也是开始写作的第一天。
写什么呢?面对小尘发出的三个预设目标——
【教育行走一起写吧】三个目标:
1.活动期间,在“文质大课堂”按要求打卡满300天(每天500字以上),完成10篇主题文(每篇2000字以上);300天写作的第一天,挑战主题写作,2000个字。
2.选定主题,搭好框架,每周完成2000字以上文稿,活动截止时,整理出一本有主题、有框架的10万字以上书稿;
3.活动期间在市级及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六篇及以上文章。
我一开始锁定目标1,我觉得那是我能够轻松做到的,而小尘老师的回复:“来吧,你直接选目标二,挑战一年一本书。”这样一句鼓舞人心的话语,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我内心深处那扇久未开启的门扉——是啊,三年前我可不是想写一本书来着,这次的相遇会不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呢?另一想法,我可以重新开启我的公众号文章了。我想可以再大胆一点,相信自己,说不定就做到了呢。我信誓旦旦,跃跃欲试,有些许期待,满脑子都是这事儿。
下午我就开始写了,就写“为什么想参加300天写作挑战”这个主题。开始时,还刻意看了下时间14:54,我想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一直写到15:17,我觉得还算满意,八百多个字,已远超预设的每天500个字了。等我发出去之后,才发现小尘老师发的链接里每个小伙伴都写了2千字以上,还有不同的标题。于是,再仔细阅读规则,才发现这个主题是本月的主题写作,需要要2000字以上。因此,想想没关系,明天再写。
晚上回家后,还是惦记着这事儿,觉得还是想清楚为啥要参加这个挑战吧。
回顾反思痛点
痛点1: 失败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
记得三年前自己曾满怀雄心壮志地下定决心要写书,计划将所学的时间管理、萨提亚心理学等知识运用到孩子身上。我坚信,所有的学习只有在生活中得以应用并落地生根,才真正具有价值。当时决定在每日工作时间观察、倾听孩子,记录真实的学习故事,在给予孩子成长支持的同时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可时至今日,却连一篇文章都未曾完成。
简书日更失败,2018 年我在简书开启了写作之旅,期间断断续续,进步甚微。我的文采未见明显提升,坚持最久的时日也不过 100 天的日更。
公众号经营不下去,2019 年开始运营公众号,也是写半年停半年,始终未能保持稳定的输出。
日常记录也持续不了,2023 年,我在鹅打卡发起一年顶十年的记录打卡,可惜仅仅坚持了 44 天便夭折。
痛点2: 逃避失败失去信心
众多的失败经历,让我一度对自己失去信心,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能坚持的人,时常否定自己:这并不是我擅长的事,所以我做不好,我畏难、我恐惧,我不喜欢写长文,也写不了长文,因为那太需要花时间了,而且经常写了很久,写到头晕,还是写不好,被自己全盘否定,我不能面对自己那粗书不堪的文字,也不喜欢阅读他人的长篇大论,因为,看着他人的好文字,会让我自责自己的文字拙劣,让我更窘迫。
反省感悟:写到这里,我不禁深思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让曾经的写书梦想如幻影般虚幻缥缈?
思考过后发现:其一,缺乏坚定去做这件事的信念,也就是不清楚为何要做;其二,没有清晰地规划出具体的执行策略,导致专注度不够,没有将此事视作非做不可且极其重要的事项列入日程,常常被日常生活中的突发状况干扰,身心疲惫,放弃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
尽管在写作的道路上历经坎坷,但我从未停止学习的步伐。我广泛涉猎各类书籍,学习正念,参加心理学课程等等,收获了诸多宝贵的知识和感悟。然而,当我回首审视时,却遗憾地发现未曾留下任何清晰可寻的痕迹。
确定写作意愿
明确为什么要写作?
1.榜样的力量。我仔细阅读了小尘老师在简书上 2022 年的一篇文章《坚持写十年》,在那一行行文字里,我深切地感受到她清晰地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轨迹。她不断地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探索、明确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我想,或许正是那份对写作深入灵魂的挚爱,那份坚定、毫不动摇的信念,才使得她能够如此从容地面对十年的写作历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她成功地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共进。正如那句“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在写作的道路上,有了伙伴的相互激励与支持,才能走得更加稳健、长远。
记得在 2024 年 8 月 9 日参加《勇气之路》共读时,听到晓铭同学说:“唯有思想可以传承。”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是啊,把学习所得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分享自己的思想,在记录分享中不断明晰自己的内心,在写作这个共同体这个场域的支持下,不断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
2.在当下的力量。叶武滨老师说:”烂开始,好结果“。做得不好不要紧,关键是坚持去做,从微小的行动开始,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每日精进一点点。时间长了,必定会越来越好的。
3.心的需要。今日我毅然决然地发起这次挑战,是想与自己的“心”来一场真正的、毫无间隙的交融。我期望能够有意识地借助外界事件的触动,去洞察自己内心本真的部分,让潜意识的部分更多地显现,充分释放其蕴含的强大能量。
相信相信的力量
我深知,这 300 天的挑战绝非易事,但我已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满心期待着 300 天后,能够邂逅那个更为圆满、更为卓越的自己。我坚信,只要锲而不舍,用心书写每一个字、每一篇文章,我必定能够达成自己的目标,完成这场与自我的深度交流和成长之旅。
就让我们共同翘首以盼,300 天后见证那个焕然一新、熠熠生辉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