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承香墨影的原创集合面试
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出现意外情况时,为保证稳定,是如何处理的

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出现意外情况时,为保证稳定,是如何处理的

作者: 承香墨影 | 来源:发表于2020-02-13 15:30 被阅读0次
    image

    一. 序

    当我们聊到 TCP 协议的时候,聊的最多的就是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但是大部分资料和文章,写的都是正常的情况下的流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三次握手或者四次挥手时,如果发生异常了,是如何处理的?又是由谁来处理?

    TCP 作为一个靠谱的协议,在传输数据的前后,需要在双端之间建立连接,并在双端各自维护连接的状态。TCP 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面对多变的网络情况,也只能通过不断的重传和各种算法来保证可靠性。

    建立连接前,TCP 会通过三次握手来保证双端状态正确,然后就可以正常传输数据了。当数据传输完成,需要断开连接的时候,TCP 会通过四次握手来完成双端的断连,并回收各自的资源。

    我们在学习 TCP 建连和断连时,多数都在说一个标准的流程,但是网络环境是多变的,很多时候并不像教科书那样标准,那么今天就来聊聊,TCP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时,如果出现异常情况,是如何处理的?由是由谁来处理?

    二. TCP 三次握手

    2.1 简单理解三次握手

    虽然是说三次握手的异常情况,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三次握手。

    在通过 TCP 传输数据时,第一步就是要先建立一个连接。TCP 建立连接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次握手。

    我们经常将三次握手,描述成「请求 → 应答 → 应答之应答」。

    至于 TCP 握手为什么是三次?其实就是要让双端都经历一次「请求 → 应答」的过程,来确认对方还在。网络情况是多变的,双端都需要一次自己主动发起的请求和对方回复的应答过程,来确保对方和网络是正常的。

    下面这张图,是比较经典的 TCP 三次握手的消息和双端状态的变化。

    image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张图:

    1. 在初始时,双端处于 CLOSE 状态,服务端为了提供服务,会主动监听某个端口,进入 LISTEN 状态。

    2. 客户端主动发送连接的「SYN」包,之后进入 SYN-SENT 状态,服务端在收到客户端发来的「SYN」包后,回复「SYN,ACK」包,之后进入 SYN-RCVD 状态。

    3.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发来的「SYN,ACK」包后,可以确认对方存在,此时回复「ACK」包,并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

    4. 服务端收到最后一个「ACK」包后,也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

    这是正常的 TCP 三次握手,握手完成后双端都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在此之后,就是正常的数据传输过程。

    2.2 TCP 握手的异常情况

    三次握手的正常发包和应答,以及双端的状态扭转我们已经讲了,接下来就来看看在这三次握手的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1. 客户端第一个「SYN」包丢了。

    如果客户端第一个「SYN」包丢了,也就是服务端根本就不知道客户端曾经发过包,那么处理流程主要在客户端。

    而在 TCP 协议中,某端的一组「请求-应答」中,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只要没有收到应答的「ACK」包,无论是请求包对方没有收到,还是对方的应答包自己没有收到,均认为是丢包了,都会触发超时重传机制。

    所以此时会进入重传「SYN」包。根据《TCP/IP详解卷Ⅰ:协议》中的描述,此时会尝试三次,间隔时间分别是 5.8s、24s、48s,三次时间大约是 76s 左右,而大多数伯克利系统将建立一个新连接的最长时间,限制为 75s。

    也就是说三次握手第一个「SYN」包丢了,会重传,总的尝试时间是 75s。

    参考:《TCP/IP 卷1 18|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

    2. 服务端收到「SYN」并回复的「SYN,ACK」包丢了。

    此时服务端已经收到了数据包并回复,如果这个回复的「SYN,ACK」包丢了,站在客户端的角度,会认为是最开始的那个「SYN」丢了,那么就继续重传,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错误 1」 的流程。

    而对服务端而言,如果发送的「SYN,ACK」包丢了,在超时时间内没有收到客户端发来的「ACK」包,也会触发重传,此时服务端处于 SYN_RCVD 状态,会依次等待 3s、6s、12s 后,重新发送「SYN,ACK」包。

    而这个「SYN,ACK」包的重传次数,不同的操作系统下有不同的配置,例如在 Linux 下可以通过 tcp_synack_retries 进行配置,默认值为 5。如果这个重试次数内,仍未收到「ACK」应答包,那么服务端会自动关闭这个连接。

    同时由于客户端在没有收到「SYN,ACK」时,也会进行重传,当客户端重传的「SYN」被收到后,服务端会立即重新发送「SYN,ACK」包。

    3. 客户端最后一次回复「SYN,ACK」的「ACK」包丢了。

    如果最后一个「ACK」包丢了,服务端因为收不到「ACK」会走重传机制,而客户端此时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

    多数情况下,客户端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后,则认为连接已建立,会立即发送数据。但是服务端因为没有收到最后一个「ACK」包,依然处于 SYN-RCVD 状态。

    那么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服务端在处于 SYN-RCVD 状态下,收到客户端的数据包后如何处理?

    这也是比较有争议的地方,有些资料里会写到当服务端处于 SYN-RCVD 状态下,收到客户端的数据包后,会直接回复 RTS 包响应,表示服务端错误,并进入 CLOSE 状态。

    但是这样的设定有些过于严格,试想一下,服务端还在通过三次握手阶段确定对方是否真实存在,此时对方的数据已经发来了,那肯定是存在的。

    所以当服务端处于 SYN-RCVD 状态下时,接收到客户端真实发送来的数据包时,会认为连接已建立,并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

    实践出真知,具体测试流程可以参考这篇文章:《TCP三次握手的第三个ack丢了会怎样

    那么实际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客户端在 ESTABLISHED 状态下,开始发送数据包时,会携带上一个「ACK」的确认序号,所以哪怕客户端响应的「ACK」包丢了,服务端在收到这个数据包时,能够通过包内 ACK 的确认序号,正常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

    参考:《What if a TCP handshake segment is lost?

    4. 客户端故意不发最后一次「SYN」包。

    前面一直在说正常的异常逻辑,双方都还算友善,按规矩做事,出现异常主要也是因为网络等客观问题,接下来说一个恶意的情况。

    如果客户端是恶意的,在发送「SYN」包后,并收到「SYN,ACK」后就不回复了,那么服务端此时处于一种半连接的状态,虽然服务端会通过 tcp_synack_retries 配置重试的次数,不会无限等待下去,但是这也是有一个时间周期的。

    如果短时间内存在大量的这种恶意连接,对服务端来说压力就会很大,这就是所谓的 SYN FLOOD 攻击

    这就属于安全攻防的范畴了,今天就不讨论了,有兴趣可以自行了解。

    三. TCP 四次挥手

    3.1 简单理解四次挥手

    说完 TCP 三次握手,继续来分析 TCP 四次挥手的异常情况。

    保持行文风格,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简单了解一下 TCP 的四次挥手。

    当数据传输完成,需要断开连接的时候,TCP 会采取四次挥手的方式,来安全的断开连接。

    为什么握手需要三次,而挥手需要四次呢?

    本质上来说,双端都需要经过一次「分手」的过程,来保证自己和对端的状态正确。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你先提出的分手,也要把最大的善意給对方,不能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你说不玩了就不玩了,那以后谁还敢和你玩。

    下面这张图,是比较经典的 TCP 四次挥手的消息和双端状态的变化。

    image

    我们解释一下这张图:

    1. 初始时双端还都处于 ESTABLISHED 状态并传输数据,某端可以主动发起「FIN」包准备断开连接,在这里的场景下,是客户端发起「FIN」请求。在发出「FIN」后,客户端进入 FIN-WAIT-1 状态。

    2. 服务端收到「FIN」消息后,回复「ACK」表示知道了,并从 ESTABLISHED 状态进入 CLOSED-WAIT 状态,开始做一些断开连接前的准备工作。

    3. 客户端收到之前「FIN」的回复「ACK」消息后,进入 FIN-WAIT-2 状态。而当服务端做好断开前的准备工作后,也会发送一个「FIN,ACK」的消息給客户端,表示我也好了,请求断开连接,并在发送消息后,服务端进入 LAST-ACK 状态。

    4. 客户端在收到「FIN,ACK」消息后,会立即回复「ACK」,表示知道了,并进入 TIME_WAIT 状态,为了稳定和安全考虑,客户端会在 TIME-WAIT 状态等待 2MSL 的时长,最终进入 CLOSED 状态。

    5. 服务端收到客户端回复的「ACK」消息后,直接从 LAST-ACK 状态进入 CLOSED 状态。

    正常的经过四次挥手之后,双端都进入 CLOSED 状态,在此之后,双端正式断开了连接。

    3.2 TCP 挥手的异常情况

    四次挥手的正常发包和应答过程,我们已经简单了解了,接下来就继续看看,四次挥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1. 断开连接的 FIN 包丢了。

    我们前面一直强调过,如果一个包发出去,在一定时间内,只要没有收到对端的「ACK」回复,均认为这个包丢了,会触发超时重传机制。而不会关心到底是自己发的包丢了,还是对方的「ACK」丢了。

    所以在这里,如果客户端率先发的「FIN」包丢了,或者没有收到对端的「ACK」回复,则会触发超时重传,直到触发重传的次数,直接关闭连接。

    对于服务端而言,如果客户端发来的「FIN」没有收到,就没有任何感知。会在一段时间后,也关闭连接。

    2. 服务端第一次回复的 ACK 丢了。

    此时因为客户端没有收到「ACK」应答,会尝试重传之前的「FIN」请求,服务端收到后,又会立即再重传「ACK」。

    而此时服务端已经进入 CLOSED-WAIT 状态,开始做断开连接前的准备工作。当准备好之后,会回复「FIN,ACK」,注意这个消息是携带了之前「ACK」的响应序号的。

    只要这个消息没丢,客户端可以凭借「FIN,ACK」包中的响应序号,直接从 FIN-WAIT-1 状态,进入 TIME-WAIT 状态,开始长达 2MSL 的等待。

    3. 服务端发送的 FIN,ACK 丢了。

    服务端在超时后会重传,此时客户端有两种情况,要么处于 FIN-WAIT-2 状态(之前的 ACK 也丢了),会一直等待;要么处于 TIME-WAIT 状态,会等待 2MSL 时间。

    也就是说,在一小段时间内客户端还在,客户端在收到服务端发来的「FIN,ACK」包后,也会回复一个「ACK」应答,并做好自己的状态切换。

    4. 客户端最后回复的 ACK 丢了。

    客户端在回复「ACK」后,会进入 TIME-WAIT 状态,开始长达 2MSL 的等待,服务端因为没有收到「ACK」的回复,会重试一段时间,直到服务端重试超时后主动断开。

    或者等待新的客户端接入后,收到服务端重试的「FIN」消息后,回复「RST」消息,在收到「RST」消息后,复位服务端的状态。

    5. 客户端收到 ACK 后,服务端跑路了。

    客户端在收到「ACK」后,进入了 FIN-WAIT-2 状态,等待服务端发来的「FIN」包,而如果服务端跑路了,这个包永远都等不到。

    在 TCP 协议中,是没有对这个状态的处理机制的。但是协议不管,系统来凑,操作系统会接管这个状态,例如在 Linux 下,就可以通过 tcp_fin_timeout 参数,来对这个状态设定一个超时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当超过 tcp_fin_timeout 的限制后,状态并不是切换到 TIME_WAIT,而是直接进入 CLOSED 状态。

    参考:《关于FIN_WAIT2

    6. 客户端收到 ACK 后,客户端自己跑路了。

    客户端收到「ACK」后直接跑路,服务端后续在发送的「FIN,ACK」就没有接收端,也就不会得到回复,会不断的走 TCP 的超时重试的机制,此时服务端处于 LAST-ACK 状态。

    那就要分 2 种情况分析:

    1. 在超过一定时间后,服务端主动断开。
    2. 收到「RST」后,主动断开连接。

    「RST」消息是一种重置消息,表示当前错误了,应该回到初始的状态。如果客户端跑路后有新的客户端接入,会在此发送「SYN」以期望建立连接,此时这个「SYN」将被忽略,并直接回复「FIN,ACK」消息,新客户端在收到「FIN」消息后是不会认的,并且会回复一个「RST」消息。

    参考:《Coping with the TCP TIME-WAIT state on busy Linux servers

    四. 小结时刻

    本文聊了 TCP 在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时候,出现异常的处理逻辑。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依赖超时重传来保证 TCP 的可靠性,但是重传的次数,状态的转换,以及有哪些状态是被系统接管,这些细节,就是本文的主题。

    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讨论,有所帮助也别忘了转发和点收藏支持一下,谢谢!


    公众号后台回复成长『成长』,将会得到我准备的学习资料。

    imag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出现意外情况时,为保证稳定,是如何处理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fl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