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多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等来进行分类的。
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
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需要注意的是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厨余垃圾:在上海又称为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指的是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额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废弃物。
有害垃圾包括电池、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者填埋处理。
其他垃圾:是指除上述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是一些难以被分解的垃圾,果壳、尘土、食品袋(盒),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