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颇不宁静。想到是要与这孩子别离,心中顿生烦恶而非惜别之感。于是出门走走,想了却一段心事。
错落有致的行道树,树下慢慢悠悠的是晚饭后出来纳凉的人们,有的牵着狗儿,有的说着话儿,也有的看着这一切……一条长廊走下去便是河边最悠然的景致。石阶梯延伸到河里,孩子们伸出脚丫在河水里荡着,最是童心显露的一刻,你们的世界是无忧的,身后的世界是杂乱的。疏疏落落的坐着的是几对情侣,彼此依偎,眺望远处的江面以及江面上的大桥,时不时还抬头看看星星,你们的世界是静谧的,周遭的一切都是嘈杂的。
而我,轻轻踏上石阶,坐了下来,忽然想起就在我屁股落下的位置,在一个有阳光的初春,一个孩子身着一袭黑衣坐在这阶梯上面,远眺江水对面,阳光打在脸上的温暖让孩子沉醉。很快,孩子便睡着了。或许进入了梦乡,脸上露着微笑,或许又梦见了魔鬼,显出惶恐的一面。我轻轻拍打那孩子,说,嘿,还好吗。孩子惊醒,一脸错愕,说,你叫醒我是个错误。
之后的日子,我和孩子成为了朋友。而这所谓的朋友,一年下来总共也见不到一次。可是孩子总是给我分享所有的事情,就好像我们天天都有见面。
孩子说:
“每天,当你睁开眼,推开窗,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香,窗台上的花已在夜晚悄然绽放,花香伴随着清新的空气,一天下来就会有好的结局,不错的收获。
“今天,又下雨了,这正好是今年的第147场雨,而这一年才过去228天,我爱这雨水爱的深沉,就像爱着我自己,我曾尝试在它的怀抱中奔跑,结果它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嘿。你喜欢吃面吗?这里的面总是好的,在外流浪的日子里,每每到就餐时就会想着这里的面条,而每每回到这里时总是先去吃上一顿,也不管兜里的钱是否能够承受这顿美餐。
“……”
孩子的话,已经太久远了,太模糊了,我在河边久坐只能回想起这么多,而那句意味深长的“叫醒我是个错误”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你。
起身想要离去了。月影昏暗,树影婆娑,明明还是个不错的天气转眼却欲落雨,慌慌张张的,人头攒动。顷刻间,雨水已经落下,人们已经散去。远远的,一个孩子奔跑的影子出现。
路灯照亮着整条马路,山峦的轮廓隐隐约约还能看见,江面的静谧早已被雨水破坏。
孩子的影子已经远去了,远处的路灯似乎被雨水淋坏,闪闪烁烁,我好想大声疾呼,嘿,停下来……
闪闪烁烁的灯光下面是孩子奔跑的影子,影子早已被雨水浇乱,像一幅用近视眼才能画出的印象画。影子周边,是雨滴轻敲柏油路面冒出的青烟,其实也分不清是雨滴溅起,还是真的因为柏油路在白天吸收了太多的热量。恰似太虚境中悬浮着的一缕薄雾,又似舞娇娘身上的一层轻纱,又似冬日浓雾中的一束阳光。细雨过处,浇润大地茁壮成长,仿佛演奏着一曲成长奏鸣曲。俶尔,雨水更加肆意,雨滴的个头也变大了,像细细一粒米,击打在身上、树叶上、陆地上,瞬间已是粉碎。雨滴顺次落下,不仔细辨别还以为是无数的银丝。但不安的是,影子的黑似乎让人有雨水未在其中的错觉,遮住了淅淅沥沥的雨水,没有一丝颜色,就像黑洞。而孩子本身就更显神秘了。
我伫立了良久,衣衫早已浸湿。不过这不要紧,我在乎的只是那孩子,又忽然想到《锦瑟》中: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两句诗无关于这一刻的画面,但就是偏偏想到,或许忘了出门溜达的本意故而刻意提醒,其实后两句已太真切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孩子的背影已经远去,我再是声嘶力竭的吼声也传不到孩子的耳畔,我想我能追赶上,但是我没有,因为孩子还会与我分享乐事,诚然此行的目的也已然达到。
告别,默契到已经互相知晓。
别离,成为今晚的琴箫。
别了,等你从孩子成为少年,我再来看你。
别了,等你从孩子成为少年,我再来欣赏你。
别了,等你从孩子成为少年,我一直在守护你。
去奔跑吧,雨水中的少年。
文/司马文若。致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