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碡剧场

作者: 大弯山遗民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08:44 被阅读3次

碌碡剧场

题记:

初秋陪爱人去渭源企业家张鹏举先生为家乡创建的农耕文化博物馆---碌碡剧场观看渭源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志祥先生的演出,有感而作。

1

我随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

第一次踏进碌碡剧场的大门

眼前大大小小,或立或卧的碌碡

一排排摆在偌大的露天剧场

像一个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不论是青石麻石还是红砂石的碌碡

被岁月浅磨深雕的沟槽

是一个个农人脸上深深的皱纹

所有的沧桑和故事

都溢满沟壑纵横的脸庞

你身下曾经打碾过

满山满洼的麦黍   

又有多少的凄婉故事

发生在你的打谷场上

你目睹了丰收的欢悦

也亲历里饥馑的折磨

如今像一座座无字石碑

把这座城市的农耕史娓娓诉说

2

回首四顾

剧场的南北两侧

大小不一的木车轱辘

并肩而立

逆着时光追溯而去

那是一匹匹骏马驾辕的战车

车上的士兵披甲执戟

战鼓如雷战旗林立

渭河源头在血色的夕阳里

静望征人在关山隐去

抑或

是一驾牛车

一位老人执鞭驱牛

在淡淡的暮霭里

漫一首悠扬的牛啦啦

载满一车丰收

窄窄的木轮碾着泥泞的土地

咿咿呀呀的驶过

3

碌碡的下面

是一盘盘高低不一的石碾

像一面面刻满文字罗盘

你只需静心的阅读

四季轮回,岁月流转

春种秋收的秩序井然

石刻的线条已被磨平磨浅

可从两块岩石间流出的

不仅仅是养活人的糙米粗面

还有神仙狐妖的故事

装满了乡间的沟沟坎坎

4

那些木锨锄头犁铧

那些油灯簸箕风箱

每一件都是一位农民称心的工具

每一件都在讲述一个久远的秘密

在这个农耕文化的大观园里

任时光纵横

任想象驰骋

5

锣鼓齐鸣

今夜的大戏拉开序幕

碌碡上早已座无虚席

一位从这片土地上出去

唱红了陕甘数省的农民

今晚为他的乡亲

奉献一出他的拿手好戏

台下,是温饱后静享精神食粮的父老兄弟

6

碌碡剧场

一位挣了大钱的农民后裔

拿出大把汗水换来的人民币

实现他人生的一个心愿

让农耕文化在工业文明的缝隙里

闪光熠熠

让一群物质富足但精神贫瘠的现代人

思想丰盈,铭记农耕

也为他们的子子孙孙

构筑了一块灵魂的皈依之地

我任思绪飞扬

也满怀敬仰

久久驻足这满地石块

却灵性张扬的碌碡剧场

2018年秋

相关文章

  • 碌碡剧场

    碌碡剧场 题记: 初秋陪爱人去渭源企业家张鹏举先生为家乡创建的农耕文化博物馆---碌碡剧场观看渭源籍秦腔表演艺术家...

  • 碌碡

    风中的碌碡 少去了一幅簸架 谁也不会 再看看它 风雨冲刷 不曾倒下 孤单地暂且 和杂草对话

  • 碌碡

    碌碡是农村一种比较原始的工具,可用于压路碾平场地,也可用于夏收季节轧谷物、碾麦子。碌碡分青石料和麻石料,青...

  • 碌碡

    碌碡,农村人家,每户都有。石头的,圆柱形,粗粗的,笨笨的,又叫石磙。它的两头凿有凹槽,安上木质框。两根手腕粗的绳子...

  • 碌碡

    碌碡这个词和它所代表的物品使用频率已经不高了,偶尔会在偏远的村头见到它,有时也会在农家乐院子里看到仿制品。 它是石...

  • 碌碡

    又到中秋节。 老家有一个传统,每年中秋,要“犒劳”​碌碡。中华传统文化节日众多,祭拜不同。比如春节祭祖先,端午拜屈...

  • 碌碡(同题诗)

    也说土中碌碡 文/交口 走向自然 当年深山千锤凿, 一生立志为民绕。 今且功成重归地, 只留清贫伴春草。...

  • “碌碡”怎么读

    民间有句俗语:“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是说天气冷了,不想出门,只在家喝红薯粥。 红薯粥也是许多...

  • 山村物语

    碌碡 我记事时,碌碡就默默地守在麦场边的一隅。它经历着风吹雨打,寒霜酷暑,任凭身边长满...

  • 《木石村庄》5

    马拉碌碡牛踩场 碌碡是给庄稼脱粒的工具。它的形状像碾磙子,只是比它小得多。秋天,将成熟的庄稼收割倒,拉回场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碌碡剧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hq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