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的评价
常态课的好坏是决定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
昨天说,只有老师优秀的表演还不足以称为一节优课,学生表现的优秀、出色更重要。
新课标引导我们高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真正主人”的口号,但我们备课、讲课、甚至评课的着眼点,更多的还是注重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是否到位,教师课堂教学环节的处理是否恰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是否合理,教师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是否达到,教师在课堂呈现的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我们的出发点似乎都离不开“教师”。
我们现在的想法常常是从教师的角度去强调“教”,“教什么”、“如何教”,脑子里自然想的是“我”、是“教师”的作用,“我”怎么把学习的知识内容灌进儿童脑子里,“我”怎么能让学生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此时的“我”眼前是一个个要学习要攻克的“任务”,而不是活生生的“学生”。
每一位教师在准备一节优秀的课时,都体验过费时又费力的三四五六七八节课,越来越讲究精雕细琢的形式、套路,越来越变成了完美无暇、无懈可击的表演。效果先不论,难道每一节常态课我也有这种心思这种准备吗?保证是没有的。准备一节优秀的课当然不易也不错,但是能为每一节常态课做出什么样的示范呢?做出的那一点示范到底有多大意义呢?反正我觉得,追求优秀的课没有错,追逐个人名利也没有错,但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而越来越不重视常态课,不好。
上一堂课,本身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一起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在一节课上,老师有意把这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遮掩起来,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展示给把一些毫无思考价值的东西搬出来,只为达到自己想要的一派“和谐”画面,才是真正的出了大问题。
课堂教学中,各种多媒体手段、技术方法可以用,一定要讲究科学严谨;教学形式、方法可以多样化,一定把内容放在首位;五彩斑斓的繁荣可以绽放,一定要最终回到生活接到地气。
大道至简,追求简单。化繁为简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可以更简明,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核心问题就很不错了;教学内容可以更简约明了,不止是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也要把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生活中的知识讲到;教学环节可以再简化,去掉可有可无的废话,启发学生思考一两个有思考价值、实用价值的问题;教学方法可以更简便,真正能为学生所用、能独立解决问题就够了;教学手段更要简单,回归课本才谈得上走出课本。
删繁就简的课显得更加大气磅礴,化难为简的课显得更加明了实用。好课,应该留白。留点时间,留点空间,留点暗示,让学生去思考、联想、亲身实践、动手探究,应该是引导学生用课本上的知识学到生活中的能力的过程。
2017.7.31
乱花渐欲迷人眼,删繁就简入人心。忠告自己,各种形式的赛课可以快速地锻炼一个人,但是不可在哲学美学生命科学的丛林中迷了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