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对琳而言,是养育之恩,而琳并非“忘恩负义”之徒。琳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一个父母从小离异,4岁开始,由外婆带着养大的人,她的需要报答的恩情似乎很多,每一个在她成长中给予过她帮助与关怀的人,似乎都是她的恩人,而每一个“恩人”对她会有这不一样的要求,每个恩人之间,与她的亲生父母又有着不一样的观点,那么身处其中的她应该面对,怎样才会是“处处不得罪”。
在这些人的当中,当然把外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讨好了外婆,就等于处理好了所有的关系。然而,随着年龄的成长,琳跟着外婆一起生活时,发现了一些让自己觉得很伤心的事情。外婆对鸭子、鸡、狗相当残忍,总是希望别人对她百依百顺就好。并且外婆还觉得,一个人能够用巧言巧语,鼓励小孩子做事情,是那个人足够聪明。那口气、与那神情充分显示了她觉得小孩的愚昧与无知。琳忽然想起来自己小时候。
琳从4岁的时候,开始被外婆抚养,在外界看来,外婆是一个顶好的人,善良。琳也一直这么认为。小时候,为了讨好外婆,为了让外婆觉得没有白白养自己,从小成绩特别好,特别勤奋,为外婆挑水、洗碗,那还只是几岁的时候呢,然后什么事情都一五一十地跟外婆讲,却导致自己跟舅妈关系很不好。但她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然而现在,她忽然明白了,外婆在利用她,用“利用”这个词似乎有点残忍,但却是事实,她不懂什么叫做打小报告,不懂什么叫做“欺骗”,她以为外婆是天底下最好的人,而实际却是再“利用”她打听舅妈的一举一动,“利用”她为自己帮忙干活。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她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外婆养育了她,却期待她百依百顺,却利用她的天真去达成自己的目的。她养育了她,却剥夺了她的人身自由,剥夺了她尊严(在外婆的眼里与口语里,她总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从而是善良的外婆养育了她),有客人来了,要起身端茶倒水,养着她,似乎就是养着一个丫鬟,吃不好,也穿不好,尽管外婆自身也十分节俭,这无可厚非。守着果园从不敢偷摘一颗果子,所有孩子的童年与快乐,都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不管哪里来了客人,大人还是小孩,只要有新的孩子来了,自己绝对要让位给他们,自己从来吃不上一口肉,晚上睡觉也要让床给别人。
而在外界看来,要感谢外婆,她含辛茹苦地养育了你。你爸、妈不要你了,你多苦,多么受人欺负。而实际上是外婆养了她,却没有给她以人的尊严。这应该怪谁?失败的婚姻,不被要的孩子。琳从小到大生活在要“知恩图报”的支言碎语里。她很想逃走,而对于她而言,唯一逃跑的方式就读书,所以她努力的学习,她要离开这些,离开得远远的。她讨厌这些。每一个人用虚伪的善良来掩盖自己的目的。没有谁真正关心自己。
母亲从来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小时候抛弃了她,在成长的过程中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抛弃”她,但是等到她大学快毕业了,却又开始讨好她,寄希望于她,在他人面前处处显示自己对自己的女儿有多好,心里满满地想着自己的女儿要嫁个好人家。无论她做什么,琳都会觉得她心里都是充满了邪恶,绝不是真正关心自己。或许她误会了母亲,可是造成这种严重的偏见又是因为什么呢?她非常清楚。
父亲是天底下的恶人,是他背叛了婚姻,所以恨他也是理所当然的,但琳真的早就厌倦了这些,都不怪他们。琳只想离开这些是非之地,永远不要回来。她总是小心翼翼地处理这些亲人之间的关系,总是要表现的完美无缺,留一个好名声,讨好外婆,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有孝心”,没有辜负外婆的养育之恩。之前是基于感恩,而现在,当自己识破了了这一切谎言的时候,觉得真心的是“受够了”。
现在面对外婆、母亲,自己真的很想告诉她们:我已经看透了你们的表演,请不要再来折磨我了,好吗?我真的很想认认真真地跟你们一起谈谈,让你们真正的了解一下自己,让你们知道自己有多丑陋。并且让你们知道,我已经知道了,请不要再演了!
真的很想逃离这些没有任何美好回忆的地方。
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的孩子,又怎么有时间与精力寻求更大的发展。
所有因主观原因抛弃子女的父母都通通应该去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