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笔记:《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谈父母的情绪管理

阅读笔记:《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谈父母的情绪管理

作者: 让爱在每一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21:43 被阅读0次

孩子的世界是纯净无暇的,没有不犯错的孩子,他们就是在一次次犯错、改错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成长起来的。

怎样对待犯错的孩子呢?

有的妈妈理智、宽容,有的则爱大发雷霆,就如同绘本中的《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中的企鹅妈妈一样,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喊大叫。

面对这样的妈妈,孩子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呢?

阅读笔记:《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谈父母的情绪管理

这是一个要从封面读起的故事,因为,封面传递了妈妈大吼大叫的起因,这是故事的开端。

而这个起因是每个妈妈都非常熟悉的:

不服从。

你看,企鹅妈妈僵硬挺直的背影,拉着小企鹅往前走,而小企鹅扑打着翅膀,腾跳起双脚,不甘心的回头张望。

这样的场景太容易发生了:

还要再玩一次碰碰车、还想去买一个有了很多的托马斯、还想从高高的阶梯上跳下来……

孩子们大喊大叫、胡搅蛮缠、流泪打滚,无所不用其极,

而你,在讲道理和数一二三都无用的时候,是不是也和企鹅妈妈一样只想发脾气?

发脾气,太简单了,就像这样:

眼神冷漠,嘴巴大张,言语像冲击波一样从舌尖喷出。

那时,我们想过孩子的感受吗?失控的情绪下,我们其实已经深深的伤害了孩子,就如同画家的描绘: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

(内心里充满恐惧的孩子确实容易神游!以天马行空的神游来逃避令人恐惧的现实世界。)

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

(内心充满恐惧的人也容易贪食、过量进食,肚子像大海一样填不饱。)

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

(内心里的恐惧、害怕还会让我们紧紧抓住某人或某物,形成病态互依关系。)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嘴巴在高山上,是否意味着孩子想喊又喊不出来,想表达又无法尽意表达?)

我只剩下了一双脚,跑啊跑......

我想叫,但 没有嘴。

我想找,但没有眼睛。

我想飞,但没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故事读到这里,发了脾气的妈妈是不是都已经很难过很自责了?

这也是我自己发完火的状态。

孩子常常因为妈妈的大吼大叫而吓哭了,看到孩子无助的样子,妈妈的心里比孩子还难受。

我常常为自己的无能,为教育的无助,为我那么爱她还伤害她。

冷静下来,我也会抱住孩子,慢慢地告诉她我生气的原因,让恐惧从她的眼里消退,让她平静下来,依偎在我的怀里,就像企鹅妈妈一样:

原来是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找我了。

她已经把那些丢掉的部分帮我给找了回来,并把他们重新缝好连上。

最后找到了我的脚,这下全缝好了。

开着大船,走遍每一个角落,缝好丢失的每一个部分——这个过程是治愈孩子的过程,也是妈妈自我成长的过程。

当然,治愈有神药哦,那就是三个字:

对不起!

——“对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

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


绘本解读

这个绘本字数也不多,甚至很无厘头:

脑袋、肚子、翅膀、嘴巴等等身体的部件怎么可能分开了又缝好了呢,怎么可能不死还活过来呢?

可是,孩子的世界本身就是无厘头的啊,他们才不会问这样的问题呢。

孩子与这个绘本甚至形成了共鸣,那就是孩子被吼叫后的撕裂感。

孩子就像小企鹅,看到发脾气、大喊大叫的妈妈就想逃。

可是,小小的他能逃到哪儿去呢?

想表达心声和需要,没人听;

想找到努力的方向,经验和智慧还不够;

想展翅高飞,却被发脾气的妈妈挡住了去路……

而妈妈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就能得到孩子的原谅——只要改了就是好妈妈。

孩子无条件地爱着我们,

我们是否也能无条件地爱他?

可能会有家长说,我这么吼叫就是爱着孩子呀,如果不爱,我就会对他不闻不问了。

是的,如果不爱,就会疏离,客客气气的交际空间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是,爱,一旦变形,就会产生伤害。

比如,大吼大叫。

哪一个妈妈的吼叫背后不是因为爱呢?

规则的约束、习惯的养成、成长的期望,希望孩子好、很好、更好,偏偏孩子是有自己的节奏和规则的,碰撞不可避免,吼叫一触即发。

“我是为了你好。”

“我不要你这样为我好。”

这样的博弈中,创伤形成。

孩子内心很柔软,虽然他们习惯原谅,但经过缝合后的身心已然受到了伤害。

这创伤是双向的。

孩子受到惊吓,妈妈也不会好过。

有人说:教育是自我的救赎。

我们在一次次吼叫和吼叫后的自责中看到的是自我的压力和缺陷。然后,我们就像那个企鹅妈妈一样,不论多远,不论多难,都会努力,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当我们对孩子说出“对不起”三个字时,我们就在反省中修复了孩子,也完善了自我。

书名:《大吼大叫的企鵝妈妈》(中文繁体台版)

作者:尤塔.鮑尔/图文

出版社:天下杂志

出版时间:2015年

绘心理

发脾气的坏处:

对孩子发脾气,会让孩子害怕。

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人心烦的行为暂时会看不见,但一般都会有这样的反应: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并且说爸爸妈妈好可怕。

继续跟爸爸妈妈谈条件:

如果乖乖吃饭(听话),就满足自己的一个心愿。

条件被拒绝后,逃离事发地:

“我要到别的地方,不想跟你待在一起。”

对孩子发脾气,还可能有后遗症。

将来的某一天,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发脾气的样子简直就是自己的翻版。

爸爸妈妈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

1,发火对孩子到底有没有用?

有用。它组织了孩子正在进行的不良行为。紧急时刻,你的一声吼叫也许能够让孩子避开危险。

2,孩子除了害怕,还学到了什么?

别人也是有脾气的,要学着尊重彼此呢。

情急中,每个人都会发火。

这种情绪表达有可能给彼此关系带来紧张,事后父母往往会通过一定的行为来消除紧张,修复关系。

3,发火对自己到底有没有用?

有用。让你的情绪迅速得到宣泄,你的头脑很快会理智起来。有不少父母,刚吼到一半,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当。

给爸爸妈妈的建议

1,不必刻意压抑自己,让孩子了解一个真实的你。否则你积攒的负面情绪太多,爆发时更会让孩子不知所措。

2,无论如何,你都要给自己设一个限:不能打孩子。但可以用神情、语言和动作造成一定的声势。

3,发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孩子该怎么做;有没有其他因素让你心情不好,等等。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否则孩子会以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

4,可能的话,发火之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

5,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同时可以寻找其他温和的策略。即使爸爸妈妈看到孩子哭的样子心痛了,但是仍然要态度坚决。

6,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比如孩子纠正了刚才的错误,就给她鼓励,牵着他的手,说:“我们再找个安静的地方谈一谈好吗?”此时已心情平静的孩子比较能接受大人的意见,也能听得进去。 

“要修复孩子内心伤痛的最好方式,不是外在物质的给予,而是真诚的表达爱与歉意。”

当我们意识到言语的杀伤力时,

请像企鹅妈妈那样:真诚的抱住自己的宝贝,勇敢地说出“对不起”。

阅读笔记:《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谈父母的情绪管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笔记:《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谈父母的情绪管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nrlctx.html